“我爸爸是大超人去打病毒了,等爸爸打贏了大家就能出門玩了……”這是澳海夢想城小區防控工作組副組長馮源不足三歲女兒的心聲。
3月8日,在接到疫情防控指揮部全員核酸檢測指令后,馮源迅速放下手中的工作,跟家人電話簡單交代了幾句,立馬奔赴抗疫一線,這次他將抗擊疫情作為踐行初心使命的“主戰場”,已整整奮斗40余天。
當好“戰役人”防控細節不遺漏。
馮源所包保的澳海夢想城小區共有居民2200戶,人口5100人,人口占比約為金錢區域20個檢測點總人口的1/8、占興隆山全鎮總人口的1/15,檢測任務量之大在興隆山鎮首屈一指。
包保小區本就人口密度大,管控難度大,物業還因出現核酸異常工作人員趨于停擺,下沉機關干部也僅有4名,面對龐大的工作量,馮源沒有退縮,而是迎難而上,通過挖掘小區志愿者與機關干部共同承接“臨時物業”職責,迅速完成人員底數摸排建檔,高效有序推進了小區封閉管理、核酸檢測等多項任務。
凌晨2點、3點、4點、5點……的長春是什么樣子的?這個問題,馮源能回答你,為了不耽誤防控任務,他每天24小時處于隨時待命狀態,手機從不離身片刻,正是因為他的分秒必爭,僅有10余名隊員的小團隊跑出了澳海夢想城小區的抗疫“加速度”,累計完成核酸檢測25次、8萬余人次;組織發放抗原自測試劑盒9次、4萬余個,他牽頭組建的“臨時物業”切實筑起澳海夢想城小區抗擊疫情的“堅強堡壘”。
當好“勤務員” 居民生活有保障。
“只有群眾日常生活有了保障才能安心居家抗疫”,為此,馮源帶領的小團隊又變身全能“大白”,當起了居民的“勤務員”,想盡辦法打通了居民生活物資保供的“最后一米”。
從暖心蔬菜包到后來的米面油肉果包,馮源他們已經為2200余戶居民上門配送各類物資累計達6700余包,同時對進入小區的人員、物資嚴格把關,筑牢了人防、無妨兩道安全防線。
“我是組長,我去2棟!”沒有太多豪言壯語,穿上密不透風的“大白”服,他走進了病例最多的樓棟,帶領機關帆布跑遍了9個單元350戶封控居民的家,逐門逐戶為老百姓清理生活垃圾清理,等到工作結束后脫下防護服,里面的衣服褲子早已被汗水全浸濕了。
在封閉管控的小區內,最令人著急的就是居民的尋醫問藥的問題,病情不能耽誤,時間就是生命,面對群眾的特殊需求,馮源上下協調、四處奔走,全力幫助居民解決就醫、產檢、慢性病藥品采購等迫切問題。
馮源說“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我要用自己的行動證明,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是好樣的,是堪當大任的!”
就這樣,澳海夢想城小區在馮源帶領的小團隊的日夜守護下,抗疫、保障“兩不誤”,小區上下井井有條,對于未來,居民們滿懷信心,“勝利已經不遠、解封指日可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