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臺媒瘋狂炒作解放軍武直-10越過所謂“海峽中線”之后,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大校直接表示“根本不存在什么海峽中線”并再次強調了解放軍所有的戰訓活動都是為了針對“臺獨”分裂活動與外部勢力干涉。狠狠地給“臺獨”分子上了一課。
而臺當局似乎也不甘示弱,選擇在“以武謀獨”之路上“更進一步”作為回應。根據參考消息報道,日前臺灣地區所謂立法機構負責防務的委員會要求臺防務部門研究在金門、馬祖外島部署各式精準導彈的可能性。隨后臺防務部門回應稱,他們已經拿出了一套具備可行性的計劃,將在金門、馬祖等外島上部署便攜式“毒刺”導彈,以強化臺軍的防空能力。
公然要在金門、馬祖地區部署便攜式“毒刺”導彈,無非就是要對解放軍進行“武力示威”。也是對此前武直-10飛臨臺海的回應,因為這一款導彈主要針對的作戰目標就是直升機。毒刺導彈的性能支持其攻擊高度在3800米,距離在4800米以內的飛機與直升機。
而處在這一攻擊范圍內的解放軍裝備只有前不久剛剛越過“海峽中線”的武直-10,針對意味十分明確。但就算是毒刺能夠成功部署,其能否對解放軍的作戰任務產生威脅還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毒刺主要采用的攻擊引導方式為紅外制導,主要的攻擊目標就是直升機的發動機系統。但現代的直升機普遍裝備了發動機排氣口紅外抑制裝置,部分型號的直升機甚至還配備了紅外誘餌和紅外告警裝置,完全能夠對付大部分的便攜式防空導彈的攻擊。
武直-10的發動機同樣配備了此類系統。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在現代戰場上,無人機使用的比例已經越來越高,此前武直-10承擔的任務多數都由無人機替代執行。因而在戰場上武直-10出現在毒刺導彈攻擊范圍內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而從戰略戰術的角度來說,臺軍在金門和馬祖部署毒刺,也不會對解放軍造成任何威脅。在馬祖、金門部署毒刺的唯一意義,便是阻斷大陸一側直接對臺灣本島進行突擊的直升機機群,但解放軍實現統一的手段顯然不止這一種,進攻的方向也絕不僅僅是西岸這一側。
若是金門與馬祖駐守的臺軍配備了毒刺,解放軍完全可以跳過對金門馬祖的攻擊任務,改為封鎖與監視即可,畢竟兩岸統一的核心戰術目標在于臺灣本島而非外島。
當然,就算是這些裝備的部署對于解放軍沒有威脅,我們仍不能放松警惕。如今臺防務部門既然敢于叫囂增射精準導彈,加強防控,便不會是空穴來風。我們也要有所應對。包括戰機、艦艇巡臺的常態化,以及聯合戰備警巡與實戰演練的定期開展都十分必要。我們必須保持隨時能戰的戒備水平。只要臺當局一天不放棄“以武謀獨”挑釁的舉動,我們就一天不能放松警惕,直到兩岸真正實現統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