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劉赫
固定電視的時代,也許七年才能讓一位健身教練為全國所熟知。但是短視頻的年代,7天就可以塑造一個頂級的抖音健身網紅。劉畊宏引發的關注和聲量,的確創造了健身領域的新神話。而同時,劉畊宏的「前輩」帕梅拉也入駐了抖音,熱度與流量也始終居高不下。
而互聯網時代最早崛起的健身網紅,當屬韓國的鄭多燕女士。不過現在,我們只能偶爾從媒體對于健身網紅發展的盤點中,看到昔日鄭多燕風靡全國的情景。「一代新人換舊人」,從滿足休閑娛樂到倡導留住異性,再到以鼓勵追求健康、自我、社交多元化需求的健身網紅們,其變遷過程也是一場跨越三十年的全民健身「狂歡史」。同時,由于健身操的參與者大部分是女性,這也是一場跨越了三十年的「女性主義發展史」。
電視時代:央視與健美操
「天天跟我做,每天五分鐘;健康又美麗,延年又益壽。」
在即便過了很多年,也許很多90后還能回憶起來這位穿著高開叉健美服,口里喊著運動口號,伴隨著麥當娜的《Spotlight》的BGM的教練電視機前帶領大家鍛煉的場景。
當時央視的節目畫面
這就是1993年5月在CCTV2開始播放的《健美五分鐘》欄目,由中央電視臺體育部制作,每天早晨7點半播出。其中的主持人馬華,可以稱為是中國第一代健身網紅。那些年,很多女性早起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視,一起跟著馬華做健美操。馬華流暢自如的肢體動作,配上韻律感極強的音樂,還有精心設計的口令,讓運動變得簡單易行,充滿愉悅。也許你的母親和祖母,都曾經是「馬華女孩」。
除了馬華以外,郭莎莎、易海燕等國家級運動員也都主持過《健美五分鐘》。易海燕是北體大學健美操專業科班出身,多次為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及各地方電視臺拍攝健身節目,郭莎莎老師也是藝術體操專業運動員。節目的編排后來越來越多樣化,除了健美操,還有水中操、繩操、呼啦圈操等都出現在了節目中,娛樂性完全不亞于如今的短視頻。
郭莎莎
在今日看來極為簡單的健身操,當年為何會火遍大江南北呢?
上世紀90年代,是一個計劃經濟剛剛結束的時代,是一個百廢待興欣欣向榮的時代,也是一個剛剛走出保守、擁抱開放的時代。民眾的物質生活得到極大滿足,開始向往精神及身體層面的需求,屬于女性的娛樂活動則更少。而馬華,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開啟了中國女性乃至中國人的健身啟蒙,其本質是為了滿足女性乃至民眾的業余娛樂需求。
而且,1994年中國開始全面接入互聯網,當年國內僅有不到30萬臺計算機,大多數中國人尚對互聯網「一竅不通」,電視是那個時代僅有的影音傳播工具。所以,那時候的節目特別是央視的節目的權威性與影響力都是極大的。有央視作為背書,馬華女士和《健身五分鐘》的普及度就非常之廣了。
馬華的雜志封面
不過,那時候許多觀念保守的觀眾對她的評價并不積極。畢竟彈力緊身衣、鍛煉肌肉這些概念,在那個時代還是過于開放,大家會對健身的女性評頭論足——認為展現身材是有傷風化的行為。而那時的平權主義浪潮,還只是「星星之火」,這樣大眾輿論阻礙了當時很多想要追求美好身材的女性對健身的進一步嘗試。
好在,馬華女士及一批健身愛好者克服了外界的輿論,除了堅持做《健身五分鐘》的主持人外,還開始成立馬華健身俱樂部,極大程度地在全國推廣了健身與健美概念的同時,也為個人IP商業化鋪好了路。而這條商業化變現的路徑,在今時今日也依然被健身網紅們所應用。
馬華創辦的同名健身俱樂部
多重因素影響,《健美五分鐘》在進入21世紀不久之后停播,而后雖然CCTV5還播出過《健身動起來》等節目,但是央視再也沒有產生過如馬華一般有影響力的健身教練。如今在B站上搜索《健美五分鐘》,在高播放量之外仍能看到許多網友的「回憶向」評論。雖然節目已經停播數年、動作編排現在看來也較為簡單,但是確實仍是那一代人的健身記憶。
不過深為遺憾的是,斯人已逝的馬華女士未能看到今日如火如荼發展的全民健身景象。
網端時代:鄭多燕與小紅帽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普及與發展,為下一代健身網紅的出現提供了土壤。
2004年,樂視網、搜狐視頻成立
2004年,優酷網、土豆網成立
2005年,PPS網絡電視成立
這批帶有視頻、音頻功能的網站,開始在電視節目之外,為群眾生活提供了娛樂與消遣的新選擇。
95后對于線上健身的回憶,那一定是一頂鮮艷的紅色帽子,宿舍樓里女大學生們跟著土豆網上480p畫質的平均40分鐘長度的視頻,效仿著韓國的鄭多燕女士,跳著以她名字命名的減肥操。
鄭多燕的減肥操
那是2012年,鄭多燕受邀參加湖南衛視《我是大美人》之后,國內開始刮起了「鄭多燕風暴」。那個年代,北京奧運會帶來了全民健身的浪潮,國內的健身產業方興未艾,歐美的健身方法已經開始廣泛傳播。更重要的是,互聯網的娛樂特性開始加大了其在青少年人群中的滲透率,鄭多燕的粉絲群體已經很少再受到上一代對于健身的輿論影響,她們開始把健身當作一種日常的活動方式。
不過,這次爆火的健身網紅卻是一位韓國的女教練,為何那個時代會選擇了鄭多燕和她的減肥操呢?
「看到自己手臂上出現了一塊塊健碩的肌肉,實在嚇了一跳。我們亞洲女人身形嬌小,最怕就是做『大只妹』。」,這是鄭多燕說過自己自創減肥操的初衷。在那個時代,增肌、舉鐵、重量,是大多數亞洲女性們不敢碰觸的詞語,以有氧燃脂為內容、以身材嬌瘦為目標的減肥操便是當時女性健身的上佳之選。
同時,鄭多燕鼓勵的那一代女性里,秉承的主流觀念還是「為悅已者容」,不少人對失去丈夫,失去男性的愛還深懷恐懼。鄭多燕減肥的原因也是因為有一次老公在睡覺時說了夢話被她聽到,「真懷念你婚前得樣子呀」這句話對鄭多燕造成了極大的打擊,她才開始健身減肥。鄭多燕的減肥成功學,讓跟跳的大多數女性深有共鳴。
此外,那也是一個中韓關系密切發展的時代,「韓流」是那個時代當之無愧的「流量密碼」。鄭多燕就和無數韓國偶像團體、演員、電視劇、品牌一起,成為了中國年輕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是,隨著國際關系因素、新技術的興起、女性思潮的進步,鄭多燕和「韓流」一起消失在了移動互聯網時代。
現如今,鄭多燕的Youtube頻道也還在更新中,而且也有近30萬人訂閱。不過與「后輩」帕梅拉、MadFit等人動輒百萬的播放量相比,確實已經相形見絀。
短視頻時代:帕梅拉
2012年,快手短視頻社區上線。同年,字節跳動集團成立。
2015年,時任阿里CEO張勇烏鎮喊話 「網紅經濟」,標志著中國網紅時代的全方位來臨。
2016年,抖音上線。同年,以內容短視頻為主的Papi醬爆紅。
2021 年,根據第4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顯示,我國網絡短視頻用戶規模達8.88億,占網民整體的87.8%。
中國短視頻用戶發展規模
移動互聯網的普及與短視頻的出現,不僅僅改變了中國經濟的業態,也改變了網紅們的發展模式。短視頻的便利性、可觀性、碎片性使得視頻網紅們爆發式發展,直播互動的高沖擊性加持了背后的零售與消費,使得「制造」網紅們開始變成一項利潤可觀的生意,這樣的商業模式也自然會改變健身網紅的發展。
所以,這個出生于96年的德國姑娘帕梅拉,在短視頻時代選擇以instagram為起點開啟了健身博主的職業生涯,通過視頻平臺YouTube發布其快速易學的健身動作視頻,再加上簡潔清晰的后期制作、歐美流行音樂的加持和堪稱「勞模」的更新頻率(YouTube平均一月4更)這些出彩的運營方式率先在短視頻時代火遍全球。
當然,除了技術的發展,我們也要結合宏觀環境的變化。如果說在2020年前,短視頻健身與博主只是小部分人的狂歡。那在疫情爆發后,居家健身則變成了全民的盛宴。所以,帕梅拉進入中國的時機確實十分「微妙」,內生與外生因素的結合塑造了這位短視頻時代第1位爆紅的健身網紅。
數據是人氣的最佳證明,在得知自己在中國擁有大量粉絲后,在2020年6月份,帕梅拉先后開通了自己的微博、小紅書和B站賬號,同年8月,帕梅拉入駐Keep成為Keep正式引入的第一位海外優質健身達人。迄今為止,帕梅拉在這四個平臺的粉絲量合計約3500萬,全平臺粉絲量讓歷史上任何一位健身博主都望塵莫及。
帕梅拉全平臺粉絲量(數據截止到2022.5.19)
短視頻博主的盡頭是網紅經濟,帕梅拉的發展思路沒有局限于單純的做一個健身博主——除了更新健身視頻,做模特、打造個人內衣品牌、健康食品創業……有了短視頻和社媒的加持,帕梅拉的商業版圖越拓越廣。帕梅拉在知名度、數據、商業上,都打開了中國健身賽道新的想象空間。
同時更為重要的一點是,從鄭多燕到帕梅拉這10年的時間中,女性平權運動已經席卷全球,這也直接影響了女性健身KOL們的發展路徑。
2012年至今,國際女性平權運動進入「第四波女權運動」時期。十年的時間里,國際上經歷了#MeToo運動、#EverydaySexism、婦女大游行「Aurat March」等等歷史性的時刻。國內則經歷了反對「小品歧視女性」、反對「白幼瘦」審美的大討論,這都推動了中國女性思考、挑戰、重建新的女性氣質。
賈玲與瞿穎的小品當年引發了集體聲討
因此,中國傳統文化語境下纖瘦柔弱、惹人憐愛的女性形象在這些年逐漸退散,汗水型與肌肉導向型的身材開始成為這個女性覺醒年代的選擇之一。女生們開始崇尚肌肉線條的美感,「筷子腿、A4腰」等以瘦為美的風潮逐漸褪去,更多的女性開始跳脫出主觀男性審美意識。這也正是鄭多燕不再「受寵」,而帕梅拉一舉成為頂流網紅的關鍵原因。
網紅易逝,精神長存
鐵打的互聯網,流水的網紅,網紅在不同時代有著不同的成長史與生長路徑。
健身屆大小網紅已經換了幾茬,有人已經消逝在歲月的長河中,有人風頭正勁,也有人始終呈現旺盛的生命力。包括當下最火的劉畊宏也是如此,畢竟從馬華到鄭多燕再到帕梅拉,一代又一代的健身意見領袖都是女性,健身網紅們的發展也終于迎來了一位男性。或許未來還會出現其他的健身網紅,甚至是「元宇宙」網紅,畢竟歷史的車輪一直是不斷前進、不斷重復的。
延伸閱讀:《劉畊宏的流量,「家庭健身」接得住嗎?》
但是與其他領域的網紅不同,無論電視、電腦、手機屏幕后的粉絲喜好如何變遷,健身網紅們始終都傳遞了積極的體育態度。即使健身網紅們更新換代,消逝在互聯網長河之中,為群眾培養起的全民健身、修正審美、追求健康的精神是可以永久保留的。我們不知道帕梅拉、劉畊宏還會火多久,但是為群眾所養成的健身習慣或許可以一直存在。
健身網紅易逝,體育精神長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