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已經(jīng)足夠勤奮,卻還是不夠成功?為什么忙忙碌碌,生活中卻依然恍恍惚惚?對人生和未來的焦慮,似乎成了當(dāng)代人的底色,在無數(shù)個晝夜里,才下眉頭,又上心頭。
勤奮重要嗎?當(dāng)然重要!但勤奮是槳,思維方式是帆,真誠地投入和正確的思維方式,才是逆襲人生的關(guān)鍵。最近,李筱懿視頻號更新了一期名為《提升自己,從改變底層思維開始》的內(nèi)容,講述了晚清政治軍事家曾國藩,他的開掛人生,就是從改變底層思維開始的。
論天賦,曾國藩絕不算聰穎,甚至可以說是資質(zhì)平平,他從16歲開始考取科舉,連續(xù)六次落榜也并未放棄,直至第七次中了秀才。正式步入仕途后,曾國藩十年七遷,連躍十級,從一名七品的翰林院“飛升”到從二品的禮部右侍郎,創(chuàng)下了清代官員最快的升遷速度。
正如李筱懿老師所說,“如果一個人真誠地投入,自我完善,他的本領(lǐng)可以增長十倍,見識可以高明十倍,心胸可以擴(kuò)展十倍。”
眾所周知,曾國藩是個讀書人,然而他卻在43歲創(chuàng)立了湘軍,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湘軍首戰(zhàn)大敗時,他也曾心灰意冷跳江自殺,被救起后他痛定思痛,在一次次戰(zhàn)敗中反思總結(jié),最終帶領(lǐng)湘軍平定太平軍。曾國藩體驗過人處低谷,感受過失敗的無助,是他靠著堅韌硬生生扛了下來。
“曾經(jīng)的曾國藩心浮氣躁,為人傲慢,但就是這么一個人,通過改變底層邏輯自我更新,成為了一代名臣。”李筱懿老師一語中的地點出了曾國藩成功之道,要想決定自己未來方向,改寫人生命運(yùn),改變底層思維很重要。
俗話說“再大的餅,都大不過烙餅的鍋”,行為是思維的放大鏡,你所做的任何事都很難逃脫自己的思維模式,而不同的思維邏輯,得到的結(jié)果往往是大相庭徑的,只有提高思維的深度和高度,你才有可能獲取你想要的命運(yùn)或者生活。所以改變底層思維對于人生以及自我的提升具有決定性作用。
勤奮有時會對你說謊,改變底層思維卻能讓勤奮不被白費(fèi)。朋友們,改變底層思維并為之不斷努力,也許就是改變和書寫自己傳奇的轉(zhuǎn)折!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