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城萬壽山抗日石刻下的實景黨課憶初心
1938年5月至7月,日本侵略軍為了實現徐州會戰,侵占津浦路的計劃,企圖從連云港登陸。在東北軍第五十七軍第一一二師第六六七團、第六七二團以及國民革命軍第八軍和游擊第二縱隊的配合下,多次打退了登陸日軍,保衛了祖國山河。為了銘記抗日軍隊不畏強暴,勇敢戰斗的英勇氣概,他們在宿城萬壽山的巖石上鐫刻了“保我山河”、“保衛疆土、復興中華”,以及記載戰斗事跡的石刻多處。
日前,灌云縣委統戰部組織全體機關黨員來到宿城萬壽山抗日石刻下,銘聽了連云區留云嶺村黨支部書記李雨楠以連云港保衛戰為主題的微黨課,通過“殷憂啟圣,多難興邦”、“保衛疆土,復興中華”等抗日石刻背后的故事,全體黨員回首了那段硝煙彌漫的崢嶸歲月,血淋淋的歷史告誡大家要時刻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要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擔負起新時代賦予的新使命。
在宿城留云嶺村,灌云縣委統戰部機關全體黨員還參觀了留云嶺村黨員教育長廊、村史館,了解該村從交通閉塞、貧窮落后到百姓富裕、鄉村振興的發展歷程,學習了留云嶺村幾代人在黨的領導下,在脫貧攻堅路上不懈奮斗的拼搏精神。大家紛紛表示,從活動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守住初心,立足本職,勇于擔當,踐行“爭當表率、爭作示范、走在前列”新使命,以優異成績向黨的二十大獻禮。(陳青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