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有句俗語:“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人們都知道人無完人這個道理,在大部分人心中,犯錯之后只要能及時改正,并對其進行彌補,事后解決了就不會有什么后顧之憂。這一說法在古時自然有用,可在如今的法治社會,就不存在犯錯之后相安無事的說法,比如因犯罪而留下的刑事案底。
隨著信息化不斷加強,社會秩序也在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進步,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獨一無二的檔案,從出生開始建檔一直到自然人生命的終結(jié),期間不管是升學(xué)還是工作調(diào)動等事務(wù),都能在個人檔案中詳細記錄,這其中同樣也包括服刑人員的刑事案底。
案底同樣也相當于一個人的污點,服刑人員自然是想要將這個污點消除。那么問題來了,服刑人員的案例可以消除嗎,對子女未來發(fā)展有沒有影響呢?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我國并沒有前科消除制度,因此服刑人員的案底一旦有了記錄,就會伴隨當事人終身。但這也并不是說服刑人員不管走到哪里,都會獲得他人的冷眼與歧視,這種刑事案底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權(quán)查看,只有司法機關(guān)或者律師在辦理刑事案件時,報請相關(guān)機關(guān)審批之后,才能看到相關(guān)記錄。
這樣做的主要原因也是為了能夠給服刑人員一次從頭開始的機會,不過并不是說犯罪之后就可以高枕無憂,人一旦留下了案底,不單單對自己本人有影響,同樣還會影響到其家人。我們可以通過一個案例來得知對子女到底有何影響。
案例分享
倩倩從小就是一個勤奮好學(xué)的好學(xué)生,品學(xué)兼優(yōu)的她更是憑借著優(yōu)異的成績?nèi)雽W(xué)了某一流高校。臨近畢業(yè),倩倩也有自己的想法:成為一名公務(wù)員,服務(wù)社會。父母得知女兒的志向之后,也紛紛為其感到驕傲。
眾所周知,這類考試競爭力都非常大,常常是幾百個人爭一個位置,但這對于倩倩來說不足為道,筆試面試都是佼佼者的她信心滿滿的在家等待錄取通知,其父母也為女兒感到歡喜,準備通知一到就為女兒辦個聚會慶祝一番。
正在一家人滿心期待時,卻等來了政審不通過的通知,導(dǎo)致女兒對公務(wù)員一職失之交臂,不甘心的倩倩立馬前去詢問理由。得來的竟然是自己的父親在年輕的時候因為醉酒而與朋友發(fā)生爭執(zhí),最后導(dǎo)致朋友受傷蹲了監(jiān)獄,從而有了案底。
得知心中的夢想從此與自己無緣的倩倩不由得痛苦起來,其父親此時也對年輕時所犯下的錯事懊悔不已。
以案說法
根據(jù)我國《公務(wù)員法》和相關(guān)錄取、政審的規(guī)定,父母有刑事犯罪記錄的,對子女會產(chǎn)生一定的負面影響,會影響其直系子女、父母、配偶在參加公務(wù)員考試、警校招生、軍校招生、銀行招聘、國企招聘等考試中的政治審查情況,政審不合格是不予錄用的,并且政審連查往下三代。
一般來說,父母犯罪對子女是沒有什么影響,也就是說倩倩如果是到企業(yè)單位工作或者是自行創(chuàng)業(yè),這對于她來說只不過是一件小事。可如果是需要進行政審這一步的話,要求自然要比其他行業(yè)嚴格得多。
不僅要審查直系親屬,甚至還要連查三代,只要有刑事犯罪記錄的,都會給予政審不合格通知,一旦是因為這個原因?qū)е抡彶缓细瘢敲催@一輩子都將與相關(guān)工作無緣。
根據(jù)《公安機關(guān)人民警察錄用辦法》第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報考人民警察:
(一)受過刑事處罰、勞動教養(yǎng)、少年管教的;
(二)有犯罪嫌疑尚未查清的;
(三)曾被辭退或者開除公職的;
(四)道德敗壞,有流氓、偷竊等不良行為的;
(五)直系血親和對本人有重大影響的旁系血親中有被判處死刑或者正在服刑的;
(六)直系血親和對本人有重大影響和旁系血親在境內(nèi)外從事顛覆我國政權(quán)活動的。
當然前面所說的只是單單對于直系親屬留有刑事案底時,對于參加這類考試的政審情況才會予以不通過。需要注意的是,倘若有孩子想要報考警校,那么不僅僅是直系血親對自己有著至關(guān)重要的約束作用,對報考的當事人具有重大影響的旁系血親中倘若又被判處死刑或者正在服刑的,同樣也不得報考。連報考的資格都沒有,那些想成為警察的孩子又何來圓夢一說呢?
因此,但凡是需要經(jīng)過政審這一步的,無論是工作還是考試,都是服刑人員子女的一道門檻,他們平白無故就被硬生生地堵在門口,連入門的資格都沒有,僅僅只是因為父母的一時過錯,而斷送了自己長久以來的夢想。
并不是不讓孩子參加政審相關(guān)的工作,就可以沒有這么多的顧慮,錯誤一旦犯下,就必定要為此承擔相應(yīng)的后果。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當孩子知道自己的父母有過案底會作何感想,在得知自己不論多優(yōu)秀,夢想早早就被父母親手扼殺在搖籃里的時候,又會作何感想。
但法律中對于這些方面的限制,并不是加大入選的難度,而是在從根本上減少犯罪情況的發(fā)生,只有當涉及三代的時候,犯罪人員才會對自己的行為有所顧慮,同時這也告誡我們,法律才是維護我們正當權(quán)益的途徑,切莫因為一時沖動而悔恨終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