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菇番茄蛋湯-
Video
哪一個中國胃里沒有流淌著的「番茄雞蛋湯」?
番茄+雞蛋,真的可以說是國民搭檔了,紅黃相間,走到哪兒都很容易撥動我們的DNA。
在我們家的飯桌上,不管怎么著,菜、肉、湯總是缺一不可的。吃飯,要靠一碗湯講究潤潤嘴,吃得不那么干巴。這樣每日必有的湯品,通常說來是不宜太復雜的,畢竟一樣東西,只要難了,就很難長久。
除了醬油配豬油的「神仙湯」,最常見的就是一道「番茄雞蛋湯」。大塊番茄已經煮到沙質,淺黃的雞蛋絲絲縷縷纏繞在整個湯體中,一把蔥花一拋,就自成一派風情。
即便是在物資不那么富足的年代,這道湯也足以給生活聲色添香。當然,番茄蛋湯的崛起,靠的不僅僅只是清麗可人的搭配,滋味也是可以很能打的。
啥?如果你還保有番茄蛋湯就是「刷鍋水」的偏見,只能說你或許還沒有找到打開它的正確方式。
按照我的方子來,番茄蛋湯也能鮮!掉!眉!毛!
「鮮」味真的不亞于味蕾上的腎上腺素,什么料理,只要夠鮮,就能讓人心生歡喜。通常為了增強鮮味,很多人家里都會準備味精、雞精這樣的調味,但其實很多食材中天然就有游離的鮮味氨基酸(谷氨酸、天冬氨酸等)和核苷酸。這兩者就能很大程度激發鮮味。
我這回做的番茄蛋湯略有一些變形,除了番茄和雞蛋,還加入了菌菇,可以說是再多了一重鮮味保障。
番茄和雞蛋中都含有更豐富的谷氨酸,這就是鮮味的重要味道分子。這也是為什么,咱們在炒雞蛋的時候,壓根就不需要單獨加味精,因為它本身就有可以在加熱過程中生產谷氨酸鈉。
除此之外,菌菇也是鮮味活性物質「富戶」。
就有研究結果表明,菌菇中所含的氨基酸有25%~35%處于游離狀態,其中谷氨酸、天冬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等都屬于呈味氨基酸。同時,菌菇中也有大量的鳥苷酸,這也是人們之所以會用菌菇來提鮮的原因。
只有鮮也是不夠的。番茄中的維生素、菌菇的植物纖維和雞蛋的蛋白質,都是我們日常所需的營養成分,一道簡單湯品,就能很好補足。
因為個人口味原因,我從小就不太愛吃大塊雞蛋,覺得蛋腥味過濃,所以這道菌菇番茄蛋湯里,我盡量想法子把雞蛋打散,形成絮狀,降低存在感,卻不減鮮味。
解決的辦法就是給這道湯「勾芡」——可不要小瞧這一步哦。正因為勾芡,增加了湯本身的密度,湯不會泄,蛋液在其中就不易凝結成大朵大朵,反而是呈絲狀,極其優雅如緞帶般浮動。這樣入口,就更加絲滑細膩。
其實小伙伴們學會了,也可以展開自己的「闖作」。有了這道湯底,完全可以再加入蔬菜、魚蝦甚至瘦肉,讓各種類型的鮮味物質混搭,形成新的復合滋味。
簡單,日常又快手,這就是記憶中最親切的家的滋味。
我想如果冰箱里還有一粒蛋、一顆番茄,以及邊角料的菌菇、蔬菜,不如就把它們熬做一鍋最熟悉的湯,尋得片刻,安放自己。
-菌菇番茄蛋湯-
“ Ingredients”
西紅柿300g
金針菇100g
杏鮑菇50g
內酯豆腐 50g
白砂糖2g
鹽5g
白胡椒粉2g
土豆淀粉 5g(用10倍的水調開)
芝麻香油3g
“Method”
1- 番茄頂切十字刀,倒入開水,靜止3~5分鐘,去皮切小塊,可以直接在盤子里切,保留西紅柿汁水。
2- 金針菇一把,去根切成小段。杏鮑菇削皮,去根切成絲。內酯豆腐一小塊,也切成絲。
3- 準備一口能炒能燉的鍋,中火預熱。熱鍋涼油,加入適量的淡味食用油。放入金針菇和杏鮑菇,翻炒出香味。倒入西紅柿,調白砂糖和鹽。
4- 改成中小火加上鍋蓋,燜3分鐘燉出汁水。倒入開水約2L,改成大火煮沸。放入內酯豆腐,也可以放木耳/黃花菜/菠菜等,蓋上鍋蓋中火燜煮一會,此時調水淀粉。
5- 土豆淀粉5g左右,分次調入10倍涼開水,注意不要結塊。火力調到中大,保持沸騰的狀態,倒入混合均勻的水淀粉,用筷子不停攪動融合。
6- 2個雞蛋打散,保持中大火水面沸騰狀態,將蛋液細細點入沸騰翻滾處。嘗下咸淡再次調味,又放了一點鹽 和白胡椒粉,最后撒一把蔥花和幾滴香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