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歐洲的能源危機越演越烈。據報道,法國明年交付的基本負荷電價最高達到1130歐元/兆瓦時,相比去年同期的漲幅超1000%,德國同類產品也達到了刷新紀錄的995歐元/兆瓦時。換算成國內居民電價計量單位來看,法國明年交付的電價水平約合一度7.7元人民幣,德國明年交付的電價水平約合一度6.8元人民幣。
我查了一下最新的數據,今年上半年我國人均每個月用電量是72度,如果按三口之家算的話,一個月大概也就1400塊人民幣。這個對于歐洲家庭來說,咬咬牙也還能接受。但是能源是最重要的工業生產要素,能源價格飆升會造成制造業生產成本上升,影響整個工業部門的生產經營。如果電價遲遲不降,對于歐洲的工業和制造業來說,有可能就是滅頂之災。
如果最壞的情況發生了,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呢?我們來逐個看數據。
首先,我查了一下最新數據,這些年雖然被發展中國家搶走不少份額,歐盟的工業增加值和制造業增加值依然還是在世界領先的水平,大概和美國平齊。
表1、世界各國工業增加值(現價美元)最近數據
數據來源:快易數據
表2:世界各國制造業增加值(現價美元)
數據來源: 快易數據
這里不得不說一下,2015年時,我國已成為唯一擁有聯合國工業大類目錄中所有工業門類制造能力的國家。根據工信部數據,目前在500種主要工業產品中有40%以上的產品,中國產量均為世界第一。目前,中國制造業總值大概相當于美國加歐盟的水平)。
那么,假如歐洲的能源危機經久不退,歐洲制造的份額肯定會被別的國家和地區取代,問題是誰有可能拿到最多的份額呢?我們繼續來看數據。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歐盟27國制造業按銷售額排名情況:
數據來源:天風證券
根據天風證券的數據,2019年,歐盟27國制造業總產值7.8萬億歐元,其中汽車、食品、機械和設備、化工以及金屬制成品行業五大制造業領域合計貢獻產值3.92萬億歐元(合計占比約50%),各領域產值分別為1.12/0.97/0.74/0.59/0.5萬億歐元,占比分別14.3%/12.3%/9.4%/7.5%/6.4%。
然后,我找了一下各細分行業耗能排名情況,我們先以中國的最新數據(2019年)為參考(下圖):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可以看出有色金屬冶煉、黑色金屬冶煉和化工行業是耗能排名最前的三個行業。
而根據天風證券提供的歐洲生產單位產品的氣耗比和能耗比的排序,化工、非金屬礦產、食品飲料是能源消耗最多的三個行業: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居高不下的能源價格對歐洲、乃至日韓這些能源嚴重依賴進口的國家產生了巨大的沖擊,而且目前依然看不到解決的希望。
那又有人問了,為什么中國幾乎不受能源危機的影響呢。其實,我們多少也是受到影響的,只是受到的影響比它們小很多。比如根據海關數據,日本今年石油進口價格上漲147%,天然氣上漲155%,煤炭上漲268%,發電成本翻了一倍。而中國呢石油進口均價上漲了56.3%,煤炭進口均價上漲了81.2%,天然氣進口均價上漲了61.6%,然后因為我們自己產煤有優勢,所以電力價格基本不變。
而造成這個現象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俄羅斯為了緩解經濟壓力,低價向印度、中國等中立國家賣打折石油——折扣最高時每桶俄羅斯石油要比布倫特石油便宜30美元左右,也就是相當于打了7折。目前差價在10美元左右,相當于9折,而且目前俄羅斯接受以人民幣和盧布結算。
本來歐洲的人力成本、環境成本就要比我們高很多,現在能源成本又比我們高出這么多,歐洲的制造業企業都要瘋了。有人按照現在的歐盟與中國電力價格算過一筆賬,目前生產1噸電解鋁的成本,中國是1.12萬人民幣、法國是4.76萬人民幣、英國是6.44萬人民幣、德國是10.92萬人民幣。因為高漲的能源價格,歐盟目前至少有50%的有色金屬企業已經關閉,另外還有大量的化工企業也被迫關閉。
如果這個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那么這些高耗能的產業都有可能轉移到中國來,比如汽車以前是歐洲的優勢產業,以前我們需要大量進口歐洲的汽車,但是這兩年歐盟從中國進口汽車金額與份額大幅提升(下圖)。
資料來源:Trademap,中金公司研究部
總結
這次能源危機影響
1991年之后,俄羅斯的工業遭遇重大打擊,逐漸淪為歐洲的加油站。俄羅斯取之不盡的廉價能源為歐洲經濟的騰飛注入了一劑強心針。但是,這次能源危機對歐洲的沖擊非常之大,作為世界最重要的三個制造業中心(東亞、日本、歐盟)之一,歐盟的的制造業目前已經在崩潰邊緣。
所以,我們可以推斷這次能源危機中中國可能受益的行業:
1、部分高耗能產業。而中國和印度受益于俄羅斯打折油價和廉價的勞動力成本,制造業的競爭力有可能橫掃歐洲競爭對手,歐洲很多高耗能訂單都有可能轉移到中國,尤其是化工、有色、汽車等等。
2、光伏太陽能等新能源板塊。歐洲為了擺脫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一定會加大能源投入。而中國的新能源產業無論是從專利上還是從產能上都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中國未來從中受益程度也將是最大的。
3、上面兩個行業,從更理性的角度來講2比1好。因為我很擔心,歐洲扛不過這個冬天,在某個時刻把烏克蘭賣了,然后能源價格又下來了。但是,無論歐洲這個冬天采取什么樣的措施對付老毛子,他們追求能源獨立的步伐都是不會變的,所以新能源板塊目前是天時地利人和都趕上了,不要被這兩天的回調嚇破膽,回調正是我們低價加倉的好機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