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房小探
昨天上街吃飯的時候,赫然發現在遠東一鋪面上掛出了橫幅,麥當勞宣布將強勢進駐賀州!
賀州的肯德基開了這么多年,有多少人跟我一樣,“麥當勞什么時候來?”這句話就問了多少年。
想想甜過初戀的“香芋派”,比雪容融還治愈的“麥旋風”,其實沒多大但卻要叫“巨無霸”的漢堡,沒有人會輕易拒絕的“麥辣雞翅”……
不知道有多少人我一樣是M記的忠粉,不過,在滿心期待的同時,還是得先“管住嘴”,正經地嘮一嘮這件事。
麥當勞來了很重要
去哪里了更重要
麥當勞走到哪,似乎總能引起極大的關注,尤其是在商業的招商宣傳中,很多項目會標榜“我這里有麥當勞”。
1986年起,《經濟學人》雜志更是將麥當勞每年賣出漢堡包的價格作為一個非正式的經濟指標,用“巨無霸指數”來反映各地經濟的發展情況。
麥當勞之所以有這樣的影響力,關鍵在于它門店選址的“成功學”。
據說麥當勞有一本數千頁的規范手冊作為指導,以“尋找市場上最好的位置,為客戶提供最大便利”為選址原則。
通常要通過3-6個月的考察評估,對于區位的規劃、商圈的定位和發展程度、人流量和消費力等都有嚴格的考究。
而麥當勞開一家火一家的例子遍地,無形中也讓大家形成一種市場共識,麥當勞選擇開在哪里,相當于是該區域商業價值值得肯定的一種“標志”。
同樣的,諸如肯德基、星巴克、海底撈等巨頭連鎖品牌的開店選址,往往也被視為商業價值評估的“參照物”和投資決策的“風向標”。
所以,麥當勞選擇進駐遠東商圈,不單單是你去哪里買漢堡和雞翅的問題。
麥當勞站隊老牌商圈
姜還是“老”的辣?
麥當勞選擇進駐遠東商圈,其實并不意外。
放眼當下的城區,發展較為成型、人流比較旺盛的商業街區,還得數遠東。
除了麥當勞以外,我們看到不少連鎖餐飲品牌、百貨零售品牌等進駐賀州的第一站,都選擇了遠東。
比如肯德基、必勝客、南寧百貨、屈臣氏,再比如蛙小俠、來點烤肉、萃茶師、爸爸炒料、名創優品等等。
幾年疫情下來,很多商場、商業街的人流和盈收受到了不小的沖擊,但我逛了一圈發現,遠東商業街一層的臨街鋪面,依然基本是滿鋪營業的狀態。
即使有的門面易主經營,空置期往往也很短。
不過,目前賀州新建的商業綜合體項目也不在少數,頗有“你追我趕”的態勢,關于未來誰能稱霸賀州商界,大家的爭議也越來越大……
賀州商業體多點開花
誰說一定要“你死我活”?
賀州城區近年接連亮相了數個規模相當、檔次不錯的商業綜合體項目。
“一家獨大”的商業格局或將被打破,更多“拿得出手”的商業綜合體即將到達戰場。
比如約12萬㎡的繽紛環球城,選擇站隊老城區,未來與遠東商圈“打成一片”。
比如約8萬㎡綜合體+約4萬㎡商業街的賀州萬達廣場,選擇立于江南“自成一派”。
比如約4.3萬㎡的金源麒麟廣場,坐擁龐大的城市新貴消費群體,意向引進愛琴海購物公園“傲立”在城東。
以賀州的城市體量,讓不少人產生質疑,消費力是否能承受得起這么多的商業。
誰會先拔開業頭籌?老牌的遠東商圈何去何從?誰會成為賀州商業的No.1?
隨著項目建設的推進,這樣的話題也愈演愈烈。
不過,小探想說的是,商業投資不是做慈善,誰也不是拿著錢來賀州打水漂的,有這么多的大牌商業綜合體看好賀州,首先是一件值得自我肯定的事。
不同的商業綜合體項目都有其優劣勢所在,且看大佬們如何“出牌”。
但商業競爭并非只有“你死我活”,站在城市發展的角度,其實更想“既要、又要、還要”。
一個城市可以有No.1,但是如果只能有“一個中心”,失去了均衡發展的空間和能力,恐怕只會“致命”。
賀州正在以“單中心”模式,逐漸轉化為多“核”化的發展,當這些商業綜合體能夠“共享”繁華,也許才是這座城市最大的受益。
今天先這樣。
①
②
③
④
⑤
補充說明:1/本文為原創內容或原創編輯整理,歡迎轉發,但轉載須要申請;2/內容或觀點僅供參考和交流,不構成直接投資建議;若有意購買請自行了解項目,自行權衡利弊得失,簽署各類法律文件時仔細閱讀相關條款;3/任何投資行為均有不同程度風險性,投資需理性。4/若有疑問,歡迎添加微信HFWL_fangxiaomi跟房小密交流,或拉你進購房者交流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