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國慶檔主力影片在題材上有了明顯的拓展,主力影片所聚焦的題材在此前的國產類型片上比較罕見。
文/龐宏波
終于“開閘”。
前段時間,雖然又有多部熱門影片都密集發布物料,但都沒能定下檔期。隨著《平凡英雄》、《長空之王》、《萬里歸途》等相繼官宣定檔,今年國慶檔也算是徹底“開閘”。
今年國慶檔主力影片在題材上有了明顯的拓展,主力影片所聚焦的題材在此前的國產類型片上比較罕見。
從今年整個市場來看,觀眾對于題材獨特性的需求越來越高。但與此同時,“類型剛需”依舊是在大檔期競爭的關鍵,所以國慶檔歸根到底還是會回到“剛需”這一核心競爭上。
官宣定檔的《長空之王》聚焦的則是國產類型片非常罕見的試飛員這一特殊群體,在題材選擇上非常新穎,能夠滿足觀眾對于題材獨特性的需求;而從此前多支物料和定檔預告也能看出這部影片在視覺方面的優勢,這也是這部影片敢于進駐國慶檔的關鍵。
從過往幾年國慶檔來看,這一黃金檔期如今已經成為了全年競爭最激烈的檔期之一。所以,盡管檔期“開閘”較晚,整體預售和營銷周期較短,但內容本身的優質還是給檔期增加了一定的信心。
1
—爽—
視效依舊是大檔期的頭等“剛需”。
在大檔期里,保證“基本盤”必然需要能夠滿足觀眾“剛需”的影片坐鎮。在今天《長空之王》發布的定檔預告,強沖擊的鏡頭給觀眾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在定檔預告里,許多細節的呈現奠定了影片的“爽片”基調。預告中第一個鏡頭就是戰機從艦艇上起飛,直接高速爬升躍過海平面。而雷宇在試飛的過程中,“鎖定失敗”的主觀鏡頭、“雙發失效”后試飛員在最后關頭才選擇跳傘逃生的細節以及最后試飛的最新戰機在允許起飛后快速“穿云”的鏡頭都通過快速剪輯的特寫鏡頭呈現出了國產同類型電影少有的細節,這也讓影片有著很強的“大片感”。
“大片感”依舊是評價這類影片最重要的關鍵詞。航空題材此前在國產片中比較少見,這類影片本身的拍攝難度較高。據悉《長空之王》因為有空軍和航空工業集團的支持,所以電影在拍攝過程中也有實機參與拍攝,這為電影在“硬件”上提供了保障。
關于檔期的“類型剛需”,實際上在這兩年有所動搖。原因在于內容本身在電影競爭中的占比增加,導致“口碑”成為了電影更核心的生命線,隨著越來越多不同類型的影片在市場突圍,導致市場究竟還存不存在“類型剛需”是有討論空間的。
在商業電影市場,實際上“類型剛需”就主要是兩個類型,一個是喜劇,一個是動作。所延伸出來的是“喜劇的強情緒刺激”和“視效的強感官體驗”。在任何一個檔期內,“觀影剛需”都是以此為基礎,一旦優質的喜劇片或者視效動作片在質量上得到保證,那么在整個檔期里是最有希望迅速成為頭部從而帶動整個大盤熱度提升。
在此前發布的多支預告里,“爽”成為了《長空之王》的最大特點,這也是這部影片能夠躋身國慶檔并且占據著熱度高峰的關鍵。
電影此前多支物料都清晰的展示出,在這部電影里包括殲-20、殲-16、殲-10C在內的我國最頂尖的戰機悉數亮相,并且在空中多次做出大角度爬升急轉大仰角穿云等高難度動作。在定檔預告里,082駕駛著中國研制的雙發重型隱形戰斗機殲-20從雪山頂上、海面以及山谷中高速爬升,反復刺激觀眾的腎上腺素。也正因為“真機”在電影里的曝光和多支物料中所呈現出的細節,引發了觀眾期待。
2
—真—
“真實感”的故事,是整部電影的核心。
昨天,航空工業集團新聞發言人,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周國強談到《長空之王》時表示,看了三次電影每次都哭。真實的試飛員看完電影表示每一個故事都讓他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電影沒有任何不合邏輯的地方。這樣的評價也迅速沖上了微博熱搜,而電影官宣定檔后想看人數也實現了迅速增長。目前兩大票務平臺累計想看人數上,《長空之王》排名第一。
對于《長空之王》來說,殲-20真機所帶來的感官刺激自然是吸引觀眾的軸心,但能否留住觀眾的核心在于故事本身的“真實”。根據此前發布的特輯來看,電影在籌備初期主創團隊就采訪了數百名飛行員、試飛員、科學家和工程師。在劇本階段,真實的試飛員就已經介入,所以在文本上就保障了電影的可信度。而電影開拍后,真實的試飛員也在拍攝現場進行日常指導,這也極大程度上保證了演員表演的專業。
電影聚焦的試飛員本身是一個專業門檻過高的特殊群體,所以一方面需要對觀眾進行一定程度的“科普”,另一方面也需要通過保持這一專業群體的“神秘”來吸引觀眾。就目前國慶檔的主力影片來看,《長空之王》此前的物料釋放是最完整的。在發布的物料當中,劇組目睹真實戰機的場景以及在拍攝現場試飛員對于演員表演上的指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觀眾對于電影故事的“信任感”。
而在一些花絮釋放中,電影本身的感人情節極大的吸引了觀眾對于故事的興趣。根據此前發布的物料,電影最出圈的主要有三處。
一是《長空之王》試飛員遭遇空中特情,指揮官在短短幾十秒內切換7種情緒,不僅僅彰顯了演員自身的演技,實際上也吊足了觀眾的好奇。
二是王一博飾演的雷宇跳傘之后又遇到降落傘失去控制,降落傘拖拽試飛員劃過充滿砂石的土路近百米,但真實情況遠比電影中更加危險。
三是胡軍表示在接劇本時被觸動,尤其是真實的飛行員王偉聲音來源里的那句“81192,收到,我已經無法返航,請繼續前進”自然能夠憑借著真實觸動觀眾。
這三處細節,實際上背后是大量真實試飛員故事的縮影。有了“真實”作為故事的基礎,電影就能夠在情感上具備和觀眾共振的條件。
3
—燃—
“燃”在內核。
在定檔預告里,故事的基調是外軍的四代隱形戰機多次闖入我管轄海域,而我們自己還是三代機。“心臟病不治好,打起仗來太被動了”,這是故事的起點,實際上也是支柱。
在現實里,我國最頂尖的殲-20是雙重發型隱形戰斗機,屬于隱形第五代制空戰斗機,擔負中國空軍未來對空、對海的主權維護任務。電影里,也正因為有這樣的現實背景,才讓故事本身的熱血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情緒釋放。
所以,《長空之王》在國慶檔被廣泛看好的首要原因,在于電影本身通過最頂尖真機曝光和濃縮了大量真實試飛員的故事,展現了國防信心,能夠最大程度貼近國慶檔的檔期氛圍。
此外,試飛員需要嘗試新的機型,需要不斷的在極限狀態下探索飛機的極限,實際上一直是在危險的最邊界。但與此同時,在探索飛機極限的同時也需要突破試飛員自身的生理極限。所以,電影此前發布的首支正式預告里,試飛員和新飛機一樣,都要經歷各種極端條件的考驗。王一博飾演的雷宇多次挑戰生理極限的考驗。但實際上真實的試飛員需要經歷雙發停車、極限爬升、最大航程、超低空地靶、低空大速度盤旋等高難度風險課目,尾沖和尾旋兩大課目的試飛也是評估一架飛機性能優劣的兩大主要指標。
據悉,一架新的機型需要試飛一千多架次,試飛員需要在極限狀態下拿到真實的數據才能最終讓戰機定型。70年來中國空軍試飛員成功試飛180余型、22000余架國產飛機。背后則是500多次的重大險情和32名優秀試飛員獻出的寶貴生命。
《長空之王》在國慶檔聚焦試飛員這一獨特群體,今年是空軍試飛部隊組建70周年,本身在今年的國慶檔就具有特殊意義,與此同時在題材本身具有很強的獨特性,能夠滿足觀眾的獵奇。
在對真實試飛員進行采訪時,試飛員表示從此前的望其項背到如今的并駕齊驅,實際上背后是試飛員從灑汗水到灑生命的歷程。
總體而言,《長空之王》在今年國慶檔的優勢相對明顯。目前在雙票務平臺上累計想看人數領先同檔期其他選手,也勢必會讓其成為今年國慶檔的首選。一方面是在國慶檔普遍相對較短的營銷周期里,電影此前物料釋放實際上已經吊足了觀眾的興趣點。另一方面電影視覺體驗上滿足觀眾對于“大片”檔期剛需的同時故事本身的看點也能夠滿足觀眾的好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