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年,我搞砸了許多事。
雖然內心對沒有幫助到的朋友很愧疚,
但我還是想跟大家分享刻意做砸的心得體會。
在分享之前,我想先來說幾個前提:
1社會運作的規則往往不會被白紙黑字寫出來:
不同的人要一起協作,就涉及到許多的社會規則,不同的社會規則之間,有不同的運作模式。但是大家都知道有一個概念叫做潛規則,潛規則就是不被言說的規則,簡單來說就是默認的規則。
許多默認的規則,他們不被書寫,但是他們卻是看不到的銅墻鐵壁,會被記錄下來。
比如說,有些工作,雖然它沒有寫要加班,但是它就是在規定的時間內做不完,所以就必須要加班。那么可能你說,就是你可以去申請這個加班費,或者準時下班不做,但是跟你同樣職位的人,可能他們都加班,到了算業績的時候,就是你不加班的人,做得中規中矩,加班的人業績很好。或者說你的業績跟加班的人業績一樣好,但你在領導心目中的勤奮程度是負分的。
那么工作是有一定的升遷制度或者加薪機制的,那如果你不做加班狗就沒辦法得到領導的肯定,你的發展就會受限。
那么,你就成了這個不成文規則的受害者,或者沒有按照游戲規則玩。這是第一點。
2你身邊總是會有一個不斷私下diss別人但表面卻搞好關系的同事或朋友
他們會瘋狂地跟你吐槽某A工作多么的蠢,多么的不行,某B人格多么有問題,某C是如何擅長搞砸事情,但是表面卻跟對方維護良好的關系。甚至在大家眼中,你的這個同事或者朋友都是超級好好先生或者小姐。但是你很有可能就是一個比較情商低的人,那么很容易就會聽了這些話,就會開始疏遠對方,公開把這位同事的話分享給其他人甚至和對方結下梁子。
3成年人跟別人說的每一句話都是目的明確的
比如有些人會找你閑聊家常或者吐槽自己的工作,感覺上很關心你,然后最后就會問:那,你能今晚過來幫我帶娃嗎?你有個朋友三年五年都不找你,突然之間個個周末約你喝茶爬山吃飯,感情好得跟什么一樣,原來ta最近失業了,失戀了,找不到工作或者沒有人陪。所以你就成為了那個備胎。然后到對方找到工作了,有了新的關系,你再給對方發信息,都是這個已讀不回狀態。你就知道,其實你跟對方最近沒有什么利益關系了。
4只有永恒的利益,沒有永恒的朋友
這句話說出來,殺傷力極大,但是既然這個號都只剩下你們平均幾百個人在看,我就寫寫吧。我們總是說成年之后,交心的朋友很少,還是什么童年青春期的朋友最好。所以青春片中的友誼總是讓人又痛又癢。
實際上,人的生活當中,只有永恒的利益,沒有永恒的朋友。認為有誰會一輩子不離開自己,這是自我欺騙。
我們在影視作品中,總是看到很多歌頌永恒的友誼或不離不棄的關系的題材。然而現實生活中,總是會遇到朋友借錢不還,茍富貴,必相忘的劇情。
你對朋友好,朋友未必會對你好。但如果你不能為他人提供利益和價值,而另一個人可以,憑什么這位朋友不跟另一個人一起要跟你呢?這里指的利益是有很多種的,比如陪伴的時間,你的專業技能,人脈資源,或者比較直接的金錢支持。
所以,傳統上有禮尚往來的習慣,且朋友之間總是你來我往。而不講究單向輸出。
5運氣和時機在不確定性時代對成功的影響因素占比很高
如果是在比較有規律可循,凡事都形成了秩序的行業和時代,如果一個人很努力,他可能是有用的,而且能夠獲得更多機會。但是如果是在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努力可能會是無用功。比如開了個夢想中的咖啡館或者民宿就遇上了疫情。從事某個行業,剛開始上班遇到了政策調控,然后失業。大蕭條或者大災難來的時候,就跟海嘯之于小蝦小蟹,是很缺乏應對的方式方法的。
所以如果想在這樣的時勢干點什么,往往運氣的成分就很重要。因為未知數太多,成功概率太低,怎么選都跟賭博一樣,那就只能看誰的手氣比較好了。
基于以上五點,讓我來聊聊如何科學地搞砸一件事?
首先,完成這件事背后的規則和機制都沒有文字材料,都是各種盤根錯節的潛規則,沒有人會告訴你,可能你必須在碰壁試錯的過程中,才能總結出來。
在心理學的實驗中,我們把這個過程稱為trial and error的過程。
那么當你被容忍的試錯次數,少于你碰對潛規則的次數時,你就會被認定為搞砸了一件事。
第二,如果你能感應你身邊最少有一位以上符合第二點描述的同事,那么很有可能你會是背后會被對方diss的對象,最大的感受就是:你會有一刻感覺自己被邊緣化了,你會突然收到一個奇怪的你在某件事上被替換的信息,或者一個曾經信任你的前同事或者朋友突然拉黑你。這樣有毒的工作環境,通常都是肉眼不可見的。顯而易見,對方如果在你在的A場合說出這樣的話,那么在你不在的B場合,同樣的情景也可以發生。這樣的毒性的情緒會蔓延,從而讓本來干凈的地方被污染。
第三點的貢獻者,是某位學者,名字我不記得了,但學者閱人無數,ta表示,大部分的成年人語言或者行動背后都帶有了明確的目的,沒有目的的人是很少的。
也就是說,不會有沒有來由的交往,所有的交往背后動機都是可以被感知和預測的。
然而我在聽到學者的觀點前,經常就做出愚蠢又魯莽的交流行為。最后都會被告誡和發現,對方的動機是十分明確的。
比如一個頂尖的銷售,比較大可能性會是一個多角度很受歡迎的人,長相好看,對人態度和藹可親,樂于助人,樂觀且健談。平時積累的好人緣,會讓他們在給你賣東西的時候,擁有一種自然就想掏出腰包的功力。
那么搞砸事情的人,往往就是相反,他們非常讓人討厭,不懂得分場合說話,會用負面的表達。對于別人做得不好的事情就會大聲指正。
無論是無法感知到對方的目的和動機,還是自己無法按照一種有意識的高動機去做出行為改變,那么都很有可能把事情搞砸。
因為在有明確的行為動機的人角度看來,你做的事情可能偶爾能夠滿足別人,但大部分時候,你都會因為get不到對方的意圖,沒辦法達到要求。
第四點,嗯,說的就是那些總是有索取沒有貢獻的人(比如說我),跟人交往的時候的絕對盲區。以為別人理所當然會幫助你,跟你站在一個戰線,可是卻沒有給對方相應的回報。或者沒有說好,這個事情,彼此之間的利益關系,是要怎么規定的,最后就會導致有點難堪,尷尬。甚至是好朋友反目成仇,這些都是正常的。
搞砸,就從不理解“沒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開始的。
最后,這點,其實就很清楚了。
現在就是一個很容易把事情搞砸的時代。因為不確定已經成為日常。
那么如果你最近也跟我一樣,搞砸了許多事,不妨對號入座一下,也許并不一定是你不夠努力,也不一定是你做得不夠好,而很可能是因為
你不夠了解你腳下這片水域以及暗流位置,
你不夠了解和你一起出海給你保駕護航的人
你不夠了解跟你合作的人的目的和意圖
你不夠了解你和對方的關系深淺和利益關系
你不夠了解現在身處的環境有多少不確定性
這些我不知道,不了解以及信息不對稱造成的結果就是:
1你總是在失敗,受傷
2你被孤立沒有朋友
3你總感覺有一些事情并沒有按照額定的方向發展
4無論多么努力都無效
5你對很多事情都感到無助,甚至絕望
搞砸或者說失敗,
它的結果是肉眼可見的,
一定既有內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
沒必要純然自責或責怪別人。
只是希望大家能有機會再來一次的時候
可以用更多平常心去應對
也許下次明知道還是會搞砸,
也許我并不那么了解你信任你
我們還是一起做一件事,試試看
Best,
Yours K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