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股票市場存在“日歷效應”,即某些特定的日期股市會出現大概率的上漲(或下跌),出現了規律性或者較大概率的高回報或者低回報。比如,美國股市就有“sell in may ,and go away ”的說法,港股有“五窮六絕七翻身”的說法……而我們的A股,有“春季躁動”、“四月絕斷”、“紅十月”等說法。
為了驗證這些說法,我特意將上證綜指過去20年(2000年至今)每個季度、每個月份的指數漲跌統計如下, 首先是季度漲跌幅:
從圖上可以看出,如果按季度算的話,股市大部分時間都在跌,。但是4季度的上漲概率明顯要高于另外幾個季度。(注:雖然跌的時間多,但最后的漲幅卻是83.75%,說明漲的時間雖然少,但是漲幅要更大一點)
然后再看一下月度情況,因為月度數據太多,所又不放原始數據了直接給結論。從近20年的月度數據來看2月的上漲概率明顯要好于其它所有月份。
不過從2010年之后, A股在10月份的表現有所上升,出現過較多次“紅十月”行情。上證指數在2010-2021年10月的上漲概率為67%,平均收益為2.07%,漲跌幅中位數為1.07%,表現僅次于2月。總體而言2月是A股表現最好的月份,10月、11月、12月上漲的概率又高于其它月份:
為什么會有這種現象出現。一個比較受市場廣泛接受的解釋是10月往往是國家重大會議的月份(比如馬上要來的貳十大),然后12月又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國家會統籌安排下一年的經濟工作。在這種情況,如果股市原本是牛市,那么市場的趨勢自然是向上的。如果股市原本處于熊市,那么會有很強烈的救市及穩增長的預期,如果兌現,可能就會引發反彈。比如2008年的4萬億,及2018年“一行三會”一把手紛紛表態力挺股市,這兩次都直接引發了新一輪的牛市。
那么,4季度哪些行業可能表現更好呢?我們也先看一下歷史情況。下圖是過去20年以來,4季度漲幅前5名行業排名:
可以看出通信、汽車和房地產是過去20年中表現最好的行業,有7次進入漲幅前5,其次是銀行、家用電器和傳媒各有6次進入漲幅前5。
如果結合前三個季度的數據分析,會發現A股有前3季度炒題材、炒成長,4季度炒價值的“估值切換行情”,即4季度銀行、建筑裝飾、醫藥生物、家用電器、食品飲料和房地產低估值板塊表現要好于成長。這可能是和機構的考核機制有關系,大多數據基金經理在前三季度獲得收益后,4季度更傾向于保住收益,而不是繼續進攻。所以,4季度需要關注低估值板塊的估值修復行情。
另外從月度數據來看(數據太多不一一展示),A股歷來國慶長假前跌多漲少,節后漲多跌少,而且節前表現越差,節后反轉的漲幅就越大,有較高概率在國慶節前后呈現出V型反彈的走勢。從行業月度數據上看,國慶前后消費行業相對占優,節后金融板塊表現更優。行業上看,消費行業的估值切換行情通常在國慶前后開啟。
以上只是一些客觀的數據展示,我們可以參考但不可按圖索驥,畢竟觀后鏡里看不到未來。結合當前的數據和形式,我們對未來的行情預測如下:
1、現在是估值底部,預測明天高開還是低開意義不大。但是如果低開,可以考慮抄底了,倉位可以考慮8成以上。
2、十一期間的地產銷售數據非常不理想。但是,考慮到當前金融地產板塊估值并不高,我們可以預期后續還有更有力的政策出臺。可以考慮少配一點金融地產板塊。
3、歐佩克減產可能會引發油價反彈,但是現在決定油價的已經不是經濟關系了而是政治因素,其中的不可預測的東西太多。對于這樣的板塊,我一般都是直接承認自己能力不夠,放棄算了。
4、歐洲的能源危機還是沒有看到緩解的跡象,北溪管道被炸之后,這種情況短時間變得更無法緩解了。所以,繼續看好煤炭、化工、新能源板塊,尤其看好新能源中的光伏產業鏈。
5、前文數據顯示以往四季度會有很好的消費板塊行情,消費行業會在國慶后迎來行情。但這次可能會落空了,因為前幾年消費板塊漲得太高了,現在還沒有跌透。而且疫情擾動下消費基本面修復較慢,就算有行情,估計向上的空間也不大。
祝大家投資順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