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一開盤,海天味業股價極速下跌8%,創近1年來的單日最大跌幅。而上一次海天味業突發跌停,系其2021年二季度營收凈利潤雙雙下滑,增速遠不如往年。截至今日,海天味業報75.08元/股,跌幅擴大至9.35%,總市值3479億元,市值蒸發數百億元。
究其原因,在于國慶假期期間,網友的“爆料”。10月1日,在短視頻平臺有一些針對海天醬油添加劑的討論,稱國外售賣的海天醬油配料表上沒有添加劑,只有水、大豆、小麥、食鹽等天然原料,而在中國售賣的除了天然原料之外還有較多添加劑。部分短視頻賬號利用“海克斯科技”等話題指出海天味業的醬油產品是“海克斯科技食品”。
對此,海天味業很快做出了回應。
但是,網友又再次提出疑問。海天味業接連發出的兩份聲明中,海天味業第一次聲明對食品添加劑避而不談,第二次聲明的態度也十分強硬,引發網友對于海天味業態度的質疑。
海天味業解釋稱,由于每個國家和地區的食品法規標準不盡相同,對應的產品標識也有不同,說是一國(地區)一標也不過分,這不意味著哪國就一定比哪國好,也不意味著出口的一定都比國內的好。令消費者不滿的是,針對于同一個產品,海天味業在國內國外有明顯的“雙標”區分。此次的“雙標”風波,給海天味業的情況雪上加霜。
10月9日,海天味業又再次發出聲明。
公告中提及:海天味業產品銷往全球 80 多個國家和地區,無論是國內市場還是國際市場,公司均有高中低不同檔次的產品,均銷售含食品添加劑的產品及不含食品添加劑的產品。國內作為公司最大的消費市場,為了滿足廣大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在確保產品質量和安全的同時,國內的產品線種類更為豐富。
但是,節后開盤首日的情況側面印證了市場情緒依舊不容樂觀。
據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海天味業實現營業收入135.32億元,同比增長9.73%,實現利潤總額40.17億元,同比增長1.83%。據此測算,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達成48.33%,凈利潤達成53.78%。并且據業績會顯示,公司2022年計劃營業收入目標為280億元,利潤目標為74.7億元。不知道此次風波是否會影響全年業績目標。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長期主打“0添加”醬油的千禾味業獲得了投資者的青睞。10日開盤后,千禾味業一字漲停,報16.59元/股,總市值159億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