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個久別重逢的故事與你相約
奶奶步履蹣跚,身子顫巍巍地走在菜園里看看西紅柿,摸摸豆角,嘴里還嘟囔著這個長得好,那個又長得快……
隨即又反手靠在背后,搖晃著步伐,回到家里,躺到了竹椅上,不一會兒就閉目睡著了。
看著奶奶逐漸安睡的面容,我的心軟軟的感動著,奶奶動蕩凄苦了大半生啊!
01
我叫笑梅,從小我就是個可憐的孩子。
其實對童年的許多往事都記不清楚了,但總繞不過那幾件撕心裂肺的事,我一直都不愿接受那些人真的都走了。
我的老家是個傳統工業老區,一年四季都在加工床上用品,幾乎家家戶戶都會絎繡,都有縫紉。
一個小家就是一個小作坊,有些還會把它發展成一個小型加工廠,全家齊上陣。
但我爺爺是個例外,他覺得每天都和針線打交道能有多大出息呢?他早年時學了泥水匠的技術,閑暇時喜歡捉魚摸蝦。
人各有志,這沒什么不好。
可就在我10歲那年的某個秋日,爺爺很早就跟著捕魚船去打撈魚了。
可結果爺爺始終沒有回來,我爸一路問過去,都沒有打聽到任何消息。
最后有人在一條小河里,發現了爺爺,他的身上還掛著打撈工具,但他永遠都醒不過來了。
我們當時還報警了,可最后給我們答復是爺爺沒到捕魚的地方就掉進河里了,現場沒有任何異樣,最后被判定是一場意外。
一個活生生的人就這么突然沒了,全家陷入了許久的悲痛,那個笑嘻嘻地大開嗓門喊著,今晚有鮮魚湯喝的爺爺再也不會回來了。
02
兩年后,正當我們從失去爺爺的不習慣和哀痛中漸漸走出來時,不幸又降臨在我們這個家。
爸爸在送貨回來的夜路中,也永遠離開了,想到就淚崩和心痛。
當時爸爸騎著摩托車,被大卡車拖了幾公里,最后被碾壓在滾滾車輪下。
媽媽和奶奶哭得都暈過去好幾次,我從此也被蒙上了悲傷的面紗。
我至今都不知道那段時間,家里人是怎么熬過來的,我記得從黃昏到黑夜,媽媽始終一聲不響地坐著,直到奶奶過來才打開電燈,而恍入我眼簾的是媽媽完全煞白的臉龐。
后來媽媽的娘家人把她給接走了,臨走時對我和奶奶說,帶著媽媽去散散心,否則媽媽的精神承受不住了。
我原以為媽媽會很快回來的,但十天后,舅舅到我家告訴我們,媽媽已經去外地打工了,暫時回不了家了。
從此我的眼里多了一份對媽媽歸來的期盼,但媽媽除了寄過兩次生活費,連一點消息都沒有捎回來過。
終于盼來了新年,對媽媽回來的愿望膨脹到了極點。
除夕那天,媽媽終于到家了,她的氣色好了許多,臉上掛著淡淡的笑容,拉著我的手,心平氣和地說打算再婚了,希望我和奶奶能理解。
當時我腦海一瞬間閃過的念頭就是媽媽一定會帶我走吧!
可媽媽只讓我要聽奶奶的話,好好讀書,生活費她都會寄來,她還說這個新年她就要結婚了,到時會來接我。
媽媽絲毫沒有帶我走的意思,只在那個大年初五接我到了鎮上,參加了她的婚禮。
看著他們熱熱鬧鬧,我完全就是個外人。那天媽媽根本顧不上我,只在晚飯后,讓舅舅送我回家,又給了我一些錢。
03
媽媽最終嫁到了外地。
之前我還盼著媽媽能回家,但那時才如大夢初醒,我感到了深深的痛,并對未來的不安如影隨形。
我想著只能和奶奶一起生活了。
其實我們一家三口早已和奶奶分家了,只在逢年過節時才聚到一塊,而且我一直覺得爺爺比較和善,奶奶比較兇,我曾經在她屋里碰壞過一個杯子,她指著我的腦袋罵了一通。
惴惴不安的生活開始了,但奶奶變了,以前高聲講話,大聲談笑,如今好多時候都沉默。
奶奶很少和我說話,更不會罵我了。
我記得冬天時她會做不少饅頭,早上配濃濃的米粥,還會為我炒一道菜,讓我吃得飽飽地去上學。
一次我在日光燈下寫作業,奶奶坐在我對面居然打起了毛衣,橘黃和奶白色的絨線在奶奶的手指上上下翻飛,一小朵迎春花馬上綻放了。
燈光下的奶奶,發如銀絲,動作快速流暢。我問她給誰打毛衣啊?
她抬起頭,雖然沒有笑容,但眼里滿滿是我,說還能給誰,給你啊,我給你打得大一點,穿個兩年,夠暖和。
她嘴里還小聲嘀咕著年輕時可會做手工了,你爸身上里里外外的衣服褲子,可都是我做的。
一提到我爸,瞬間安靜了。屋子里只有我寫字的聲音,奶奶打毛衣的聲音幾乎沒有。過了好久,她才重重地嘆了口氣。
04
小學六年級時,我特別羨慕那些有零花錢的同學,羨慕他們自由買零食,還羨慕女孩子買的發飾和明星卡片。
媽媽仍然會寄生活費過來,不多,都是奶奶收著的,可她幾乎不給我零花錢。
我特別渴望買一個漂亮的發卡,當時正好在訂閱報刊雜志,我之前從沒有訂閱過,我想到了一個辦法。
中午放學后,我直接到被套加工廠找到了奶奶,那間平房內堆滿了山似的布堆,并列放著兩排縫紉機,頭頂是白花花的白熾燈,周圍都是“嘟嘟嘟”的馬達聲,地上立著幾架落地扇,噗噗噗地吹著,空氣中似乎還黏著汗水的味道。
我徑直朝里走去,找到了在這工作將近兩年的奶奶,她的身子前傾,幾乎伏在縫紉機上了,抬頭看到我,抹了抹臉上的汗水,問我為何沒回家里吃午飯。
我支支吾吾地把訂閱報刊的事說了,而且還多要了10元錢。
奶奶居然毫不猶豫地給了我錢,又拿著一張五元摩挲了一會兒,就遞到了我面前,慈愛地說,中午回去已經晚了,就到學校外面買點吃的吧!
我接過那張五元紙幣,呆呆地摸了又摸。奶奶看著我不動就馬上催我回學校。
后來,我訂了報刊,吃了面,多余的十元始終沒有花掉,可也不敢告訴奶奶。
我不知道怎么處理這10元錢,不敢還給奶奶,怕被罵,只能小心翼翼藏著,可是心里難受極了。
奶奶還是發現了我的不對勁,那次下班回來,她從兜里掏出了幾個黃金水梨,又買了些蜜餞零食,她摸摸我的頭說,笑梅啊,奶奶只顧干活了……今天給你買了點吃的,高興點吧!
記憶中,我最感動的就是這次了,我拿著零食已泣不成聲,終于把多要的十元錢還給了奶奶。
05
媽媽改嫁后又生了個兒子,她很少來看我,暑假時讓舅舅接我到無錫,我只去過一次。
我越來越離不開奶奶了,家務活我都會干了,假期時幾乎全包,這讓奶奶省心不少。
尤其在夏天時,奶奶從廠里回來,還會到農田干活,我永遠都會準備好飯菜,讓奶奶吃現成的。
奶奶休息時,總是說托孫女的福,我才能這么早休息啊,躺著真舒服啊!
夏風微涼,酣睡如夢。
06
初二時,太奶奶摔跤后生活不能自理,她的幾個子女商量著輪流照顧。二姨奶奶提出來,讓奶奶就別輪流了,畢竟孤苦伶仃一人,還帶著孫女。
可不知為何,太奶奶堅持要讓奶奶照顧,說也是她十月懷胎帶大的,六個子女,兩個月一輪,不是正好一年嘛?
奶奶只好答應,太奶奶在的兩個月,奶奶不能去上班了。太奶奶隨時會叫她,吃喝拉撒睡都離不開奶奶。
一次奶奶急了,終于對著太奶奶罵起來了,你就讓我干一會活吧,田里草長得很高啦,你讓我一刻不離,怎么行呢?
太奶奶微閉著眼睛說,你那孫女那么大了,好多活可以讓她干的……
“笑梅都初二了,要讓她好好讀書考大學呢?大不了我不干活了,就周到伺候你,你說現在要讓我做什么?”那是奶奶最后一次兇悍地說話。
太奶奶話少了很多,不再多挑剔。
奶奶能去田里干農活了。一次滿頭大汗地回來,她拿出了三根雪糕,分給我和太奶奶一人一根。
她笑著說,這天太熱了,吃這個涼快,笑梅,好吃吧!
奶奶正要撕開包裝紙吃的時候,恰巧舅爺爺來了,太奶奶忙說,你別吃了,你大哥這會來,太熱,給他吃。
見奶奶沒動,太奶奶又連說帶罵讓奶奶把雪糕給了舅爺爺。
我上前把自己的雪糕遞給奶奶時,她擺擺手,捂著嘴巴走出了屋。
我在后院找到了奶奶,她搖著涼帽在扇風,望著田地說,我在娘家是最大的女兒,什么累活臟活都是我先去做,但你太奶奶從來都不待見我,有時忍不住只能去吵……如今我無兒無夫,她也一點都不體諒,笑梅啊,一定要好好讀書啊,給奶奶爭口氣。
07
我確實越來越努力學習,我的課外輔導書很少,我就借來鄰居姐姐的書,把她寫過的字能擦的擦,不能擦的就蓋上她的答案,自己寫在練習本上。
許多的名著和必讀書目,我都借過來用心讀,所以那時我在鄉鎮初中幾乎年年名列前茅。
畢業時我選擇了定向師范生,沒有上普高。我想要早點畢業自立,好讓奶奶不再操勞了。
這事被我媽知道了,她還來怪我沒和她商量,她說就盼著我上高中,然后到無錫上大學,到時就留在那工作。
我斷然拒絕,和她在電話里吵了起來。她從沒有來看過我和奶奶,到了外婆家也不過來看我,只是偶爾給點錢。
我聽著她的委屈和訴苦,不再和她爭吵,她的生活不如意吧,在那又當著后媽。
08
后來我上了師范,暫時離開了奶奶,此時農田已被轉包出去,就剩下了一點菜地。
大家都勸奶奶不該勞累了,可奶奶哪聽勸,還是去小工廠打工,雖然不能踩縫紉機了,但還是去做些打雜的零活。
一個晚上她打電話給我,只是哭,我急得哭了,說我馬上回來。
奶奶終于說話了,她抽抽噎噎地說,小工廠把她辭退了,說她眼花,已經好幾次把活做錯了,以后再也不能上班了。
我反而開心,好言安慰了好久,她才平復了心情。
可那年寒假我回家后,看到奶奶正躺在竹椅上,用薄被子蓋著腿,正和鄰居聊著天。
我發現奶奶以前住的那屋來了一戶外地人,我尋思望著,鄰居奶奶說,你奶奶用了三個多月的時間,請工人把房子都翻新裝修了,她說以后不能上班了,就拿點租金也好,年紀這么大了,真是好本事啊!
“但是她的腳被一塊木料砸傷了,她讓大家都瞞著你,讓你安心讀書……”
我眼淚嘩嘩嘩下來,可奶奶笑著說,只是腫得厲害,又沒有斷掉,不是大事……昨天我做了一碗蛋餃,中午菜湯里放幾個,可好吃了。
奶奶的白發在陽光下微微跳躍,她臉上幾塊灰灰的老年斑變得格外素凈。
09
在這兩年后,我畢業了,到了家鄉的鎮上小學教書。不管再忙,我都想好好照顧奶奶的飲食起居。
也是從那時起,奶奶一向硬朗的身體漸漸有了各種不適,其實都是早年辛苦所累。
在辦完爺爺的周年祭后,她徹底住進了醫院,好多基礎病都洶涌而來。
白天幸好有我的一個表姨來照看,我下班后就去照顧,當時我眼里只有兩件事:工作和讓奶奶康復。我絲毫沒感覺到有一雙眼睛在關注我。
就是楊旭明。
他是那家醫院的胃腸科醫生,見到我時總是點頭打招呼,有時還會笑著說,今天這么早來了,奶奶今天精神不錯。
在醫院住了將近一個月,奶奶嚷著一定要回家了,她說一點都受不了再整天窩在病房。
其實我知道奶奶有胃病,膽結石,高血壓,關節炎,這次住院只是緩解了病痛。
但為了讓奶奶開心點,我只好帶她回家,為她配了藥,以后帶她來定期檢查。
正當我離開時,楊旭明追過來,讓我加了微信,并說以后有事就來找他。
10
我在學校工作,說媒的不少,有些還是當地富二代,但知道我的家庭后,他們都無法接受。
因為我的要求是婚后要和我住在鄉下,如果一定要住在男方家里去,那得答應讓我帶著奶奶一起過去。
楊旭明和我斷斷續續聊天,說話間終于有了一絲曖昧,就差進一步的表白了。
后來楊旭明下鄉為老年人普查身體,好巧認識了我家,此后他有空就會帶著禮物來看奶奶,也成了我家飯桌上的常客。
他第一次約我出去,竟主動帶上奶奶,說讓奶奶看看外面風景,換換心情。
楊旭明家境普通,父親一直在工地工作,媽媽是服裝工人。
平淡的相處,互相愿意接受的現實,讓我們愿意進一步靠近。
他理解我的處境,接受我這樣的安排,他說我們都在鄉下工作,在鄉下住挺好,奶奶更不會寂寞。
他父母完全接受我的家庭,只是楊旭明快要三十了,就希望我們能盡快完婚。所以交往半年后,我們就結婚了。
婚前奶奶給了我一個存折,緩緩地說,奶奶只為你準備了喜被,這份存折我一直沒用,是當年你爸爸出事后得到的賠償,當時分成了三份,一份給你媽了,剩下的是你和我的,本想給你讀書用,但奶奶竟然供得起,就沒動過,現在都交給你保管。說完就往我懷里塞。
不敢提的往事隨風吹醒心傷,奶奶隱忍承受,默默付出,就是希望我這棵獨苗能郁郁挺立。
11
我和楊旭明的工作真的挺忙的,奶奶把給我們做飯當成了樂趣,她說一點都不讓她干活,要變癡傻的。
我們吃得津津有味,夸她煮菜好吃時,她常常笑彎了眉眼,這是她的欣慰和驕傲。
女兒出生后,也和我們一起生活,家里請了一個鐘點工,幫忙看護老人和小孩。
女兒乖巧,奶奶時常閑不住,還要張羅菜田,常常在田里散步。
開頭的一幕就是她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希望奶奶能長壽康健。
讀一個故事,品一段人生。本故事來源于現實,文中名字均為化名。作者如沐芳華,文字耕耘者,致力于用故事探索人生意義。世事百態皆故事,人生五味皆有情,歡迎關注如沐芳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