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華山是距離西安市區最近的秦嶺山水,秀美的湖光山色、罕見的山崩地貌,讓翠華山有了“終南獨秀”的美譽。八十年代曾經和大學校友留下周末團游的快樂,九十年代后,也有和家人攀登翠華峰、翠花姑娘廟的經歷。霜降的前幾天,自媒體朋友大鵬的一個航拍翠華山秋葉的視頻讓我有了再次去翠華山的念想。
霜降節氣的前一天和家人一起自駕走進西安市城南30公里的太乙峪中,一家家修繕雅致的農家樂已經替代了原來印記里的山峪人家。在原來東風儀表廠廠房附近的游客中心購票,驅車前往翠華山景區的天池,路上山谷被紅黃的秋葉覆蓋,滿目秋色,讓秋游翠華山充滿期待。到達天池停車場,高大迎賓松屹立湖邊,晨光里的湖光山色有點夢幻的秋意。
從天池到山崩石海景區,這個千年前地震形成的自然奇觀的石景上,一棵棵黃櫨樹用鮮艷的紅葉,給蒼涼的石陣穿上了秋裝,登上冰洞、風洞旁邊的觀景臺,仰望翠華峰上的太乙真人石峰,老人像是凝望著千年春去秋來的石陣與堰塞湖的變遷?;赝嫣氐氖棒~紅葉,不同視角里的山谷秋色,都是詩意般的風景。
沿著一個個臺階攀登翠華峰的路上,高處回望里,山崩景區和天池呈現著不同的秋色,晨光里的山谷,在秋葉裝扮下,用詩意畫韻描繪著翠華山的美。
登上翠華峰,接引臺上的廟宇和那棵挺立的松樹,勾起夏日登頂的記憶,太乙石峰屹立山巔,山巒上的一簇簇紅葉,讓人想起唐代詩人劉禹錫“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的詩意。從太乙老人山峰邊,經過吊橋來到海拔1414米的翠華峰最高處,翠華峰山梁這條窄窄的龍脊,西邊是巍峨的南五臺,東邊懸崖下是地震形成的山崩地貌魚堰塞湖“天池”(也被成為“水湫池”、“翠華湖”、“太乙池”等),紅葉滿山的翠華峰上,美麗的秋葉勝過鮮艷的春花,山下天池宛若碧玉之鏡,待著秋意山巔,秋高氣爽的山峰上,山水秦嶺的美,讓人沉醉其間。
翠華峰東邊,是海拔2145米翠華山主峰甘湫峰, 也是山崩源之一,在翠華峰之巔東望,翠花姑娘廟鑲嵌在甘湫峰半山崖,綠色為主的山峰,一抹抹秋葉點綴其間,山下碧綠的天池與青峰、廟宇一起繪成一幅沁心的山水畫卷。
從翠華峰沿著龍脊,步行4600米,可以到達山下景區的入口,走在龍脊臺階上,就走在秋葉的風景里,不時出現身邊大的森林空隙,可以西望逆光里的山谷,一道道山梁上,紅黃的秋葉閃爍著秋的光彩,若仙若幻,美不勝收。
龍脊東側的山谷,不時出現天池、山崩秋色,也許只緣身在此山中,不識龍脊真面目,窄窄的山梁在步行里,沒有航拍視頻里那份驚險,美麗的秋天顏色,更是讓長長的下山行程并不漫長。
下山途中,一個突出東方的觀景臺,可以南眺山崩地貌的全景,西北方向觀景臺,景區入口附近的翠華山水庫也成為鑲嵌山谷的一幅美景。
下路上的峭壁上,懸掛著一簇簇秋葉,藍天白云下的仰望,是一種秋天登高心情,而水庫大壩上的回望,是幾十年前攀登十八盤的道路與山巒身影。
秋天走進翠華山,秋葉若春花,天池如碧玉,而巍峨險峻的龍脊走過,讓身心融入秦嶺美麗的秋韻風景里,那份賞心悅目只有身處其中才可以靜靜體味吧。
圖文:辛秋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