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期
“哐當”一下,我感覺腳下地板劇烈震動起來,不禁大驚。
沒事沒事,只是大潮路過而已,嚴勇安慰我,臉上現(xiàn)出一種“任憑風吹浪打,我自巋然不動”的淡定和從容。
嚴勇,上海市公安局邊防港航公安分局水上巡邏支隊支隊長,這位和上海江河打了28年交道的老水警,深諳上海每條江河的習性。采訪的地點,在盧浦公安碼頭的躉船上,躉船平時固定于岸邊,當大浪來襲或大船經(jīng)過,如坐過山車般搖晃。
上海因水成陸、依水而居、以水興盛。母親河黃浦江,昔日桅桿林立,萬商云集,如今仍是黃金航道、生命航道。
“浪奔浪流,萬里濤濤江水永不休”,浪奔浪流里,上海灘的水警們大部分時間都在船上度過,他們的日常融入了潮漲潮落的潮汐中;萬里濤濤里,他們有時與生命爭分奪秒;有時追蹤攔截神出鬼沒的“幽靈船”,他們是黃浦江的蛟龍,也是黃浦江里生命的擺渡人。
分秒必爭,對溺水者來說,下一秒,也許就是死亡。
采訪瞿樂時,他正在公安艇上當值。這艘巡邏艇長23.5米、排水量近50噸,最高航速18節(jié)。
駕駛艙里,有一套先進的“感知系統(tǒng)”,雷達、AIS、光電諸多數(shù)據(jù)融合呈現(xiàn)在同一張電子海圖上,直觀、方便。
艇上的救生設備,既有帶鉤竹桿、帶圈竹桿、輪胎救生圈等“老三樣”,也有橙色救生圈、可升縮式救生桿、跨背式救生浮標等 “新三件”,還有應急處突裝備箱、緊急救護醫(yī)療箱等。
水上巡邏支隊民警救援落水者資料圖,來自網(wǎng)絡
一般,水警接到群眾報警電話后從駐地開公安艇趕到事發(fā)現(xiàn)場需要三四分鐘左右。
分秒必爭,對溺水者來說,下一秒,也許就是死亡。
為了快速抵達現(xiàn)場,公安艇還會在外灘人民英雄紀念塔水域開展兩次駐點,確保警情發(fā)生時第一時間趕往事發(fā)水域。
據(jù)《新民周刊》去年2月報道,每年外灘水域的落水者大約有40 人左右,其中大部分都得到了及時的救助。
老水警瞿樂在多年的生死之博中,哭過。
2019年1月9日下午正值天文大潮,黃浦江水位很高。瞿樂和幾位同事按慣例,把船開到外灘天文臺附近駐點巡邏。
潮水從下游漫上來,“船老大”技術(shù)嫻熟地調(diào)整好舵位和速度,讓船只處于動態(tài)平衡中。發(fā)動機始終在怠速運轉(zhuǎn),空氣中一直有“嗡嗡”的聲音,船體地板也一直在共振,讓人昏昏欲睡。
這時,有人發(fā)現(xiàn)前方某處江堤突然人群聚集,還有人在吶喊和揮手。還來不及回應,就遠遠看見一個身影從江堤上墜下,投入茫茫江水中。狂風,把岸上焦急的呼救聲撕成了碎片。
又一個“投浦人”,在坊間,把一時沖動輕生者,稱為“投浦人”。
艇長急得大叫,把船開過去!巡邏艇全速啟動,很快就開到了現(xiàn)場水域。水面上,有一位穿羽絨服的女子在江水里掙扎,臉扣在水里。
黃浦江上有潮涌,下有暗流,水文復雜,此時的水溫已接近零攝氏度,經(jīng)驗豐富的瞿樂情知不妙:落水者已面部朝下,很可能是因為身體降溫太快外加體力不支所致。
命懸一線!
瞿樂一個箭步,躍入水中,他身上的充氣式救生衣遇水彈開,冰冷的江水剎那間沒至肩部,他根本來不及感覺寒冷,腦海里只有一個火熱的念頭——把人救上來!
瞿樂奮力往落水者游去,拽住對方,把臉翻轉(zhuǎn)過來,用力托出水面,女子身上的羽絨服已浸滿了水,加上她自身體重,足足有200多斤,當他把她拉回到船艇后方的救生平臺時,女子臉色白得像張紙,嘴唇發(fā)烏,已經(jīng)沒有知覺。
大家費力地把她抬到船艙里的開闊處,爭分奪秒做心肺復蘇。瞿樂心急如焚,窒息一旦超過3分鐘,就可能造成不可逆的腦損傷甚至腦死亡。
冬天救援最大的敵人,就是缺氧加低體溫。
與此同時,增援的民警坐上巡邏艇飛箭般趕到碼頭,接力加入救援隊伍,持續(xù)不斷地做心肺復蘇,直到“120”趕到。
救護人員搶救了半小時,還是回天無力。
看到女子瞳孔一點點散開,身體一點點變得僵硬、冰冷,看到她停止了脈搏、沒有了氣息,瞿樂非常難過,有些自責:如果他能游得再快點,如果碼頭有更加先進的急救設備,結(jié)果會不會不一樣?
瞿樂站起來,眼眶濕潤地沖死者微微鞠了個躬。警長走過來,拍了拍他的肩膀。
冰冷冷的水中,她感覺身體越來越冷,意識開始模糊,就在這時,他們出現(xiàn)了
這里的每個人都經(jīng)歷過這樣的場景,有過同樣的無力感。
每當成功救起一位溺水者,大家都會奔走相告;而一旦不幸與鮮活的生命失之交臂,大家會悶悶不樂。
搶救上,有個黃金四分鐘的說法,由于心臟驟停,人立刻失去知覺,一般人的最佳黃金搶救時間為4分鐘至6分鐘,如果在4分鐘之內(nèi)得不到搶救,患者隨即進入生物學死亡階段,生還希望極為渺茫。
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另一個生命的希望,水警們總希望自己能快一點,再快一點,在一次次與死神賽跑中能跑贏。
2017年4月6日上午10點左右,徐匯濱江的保安老羅感覺今天的江風有些異樣。他隱約聽到風里夾雜著一個女人微弱的聲音,若隱若現(xiàn),循聲往江中一望,天哪,竟然有個人漂浮在航道中心的航標浮筒旁。
袁孝偉接到出警指令后,挑選了一艘6.5米長的公安艇。這是一種高速救生艇,因為船體小、速度快、船舷低,轉(zhuǎn)彎半徑小,水中更靈便。
袁孝偉是隊里的“總艇長”,被稱為“老法師”(老法師,是上海俗語,指經(jīng)驗豐富的人或是精通某一行的人),對隊里大大小小公安船艇如數(shù)家珍,比如小到3.4米長、航速55節(jié)的雅馬哈摩托艇,大到42米長、航速24節(jié)的多功能指揮艇,上到駕駛艙讓人眼花繚亂的各類儀器,下到機艙里水、電、油、滑四套輪機系統(tǒng),他都能輕松駕馭。
袁孝偉等人全速趕往現(xiàn)場。
在118浮筒旁邊,有一個女子正死死抓著系在浮筒上的繩索,身體大半沒入水中。
怎么會有人漂在江中心?來不及多想,幾位隊員著手救人。
航標浮筒直徑約莫3米,露出水面2米多高,一般人是爬不上去的。浮筒上系有一段廢棄繩索(可能是小船停系時留下的),女子兩只手緊緊抓住這救命繩,被凍得瑟瑟發(fā)抖,明顯體力不支,連呼救的力氣都快沒有了。
情況萬分危急!
“老法師”袁孝偉駕駛公安艇,直接切近浮筒,停機,打舵,巧借潮水走向,將船艇穩(wěn)穩(wěn)地漂到落水女子身旁,其他四人合力將女子拉到艇上,此時是10點33分左右。
女子面色慘白,嘴唇發(fā)紫,眼神里是劫后余生的后怕,她還活著。
大家?guī)е祷乇R浦公安碼頭,隊里早已準備好了熱氣騰騰的姜茶,兩位女民警迎上來,幫助落水女子沖洗驅(qū)寒,給她換上“愛心衣”。這是隊里的傳統(tǒng),每年民警和家屬都會捐出許多衣物,提供給獲救者換穿,倉庫已經(jīng)堆得滿滿當當,各種尺寸、各種厚薄、各種式樣都有。
女子喝了熱水,緩和下來。兩位警花和她聊起家常,拉家常也是勸慰,是每次救上人后,民警們的“常規(guī)動作”。
兩位警花被女子的一頓吐槽給愣住了。
原來當天,女子她和老公兩個人駕駛一艘貨船運貨,丈夫在船頭開船,她在船尾生煤爐準備做飯。不料,一個大浪打過來,船猛地一顛,她腳下一滑,跌入江中。她急得大叫,可丈夫在轟鳴的機器聲里絲毫沒有聽見,她只能眼睜睜看著貨船揚長而去……
還好她水性好,趕緊游向最近的漂浮物、118號浮筒,死死抓住浮筒上的繩索。茫茫水域,她在江中心的浮筒下顯得那么渺小,接連幾艘路過的大船都沒有發(fā)現(xiàn)她,還差點被卷進去;離岸邊又很遠,她的呼救根本沒人聽見;在冰冷冷的水中,她感覺身體越來越冷,呼救聲越來越小,意識開始模糊,就在這時,他們出現(xiàn)了……
民警給她老公打電話時,這個馬大哈老公電話里還哼著小曲,果然毫不知情,他已經(jīng)一路把船開到了寶山羅涇……
幾天后,夫妻倆開著貨船到盧浦公安碼頭,帶著錦旗趕來感謝救命恩人,錦旗至今還在,靜靜地述說著這個溫暖人心的故事。
“救人”更要“救心”
霓虹璀璨的黃浦江畔,江面平靜,水下暗藏兇險。
每日,黃浦江兩漲兩落,漲水四五個小時,落水七八個小時,小潮汛時平潮基本不逾半小時,大潮汛到來時平潮大概十來分鐘,靜靜流淌的江面下有不少漩渦,還有暗礁等,情況復雜。
2020年3月20日上午,民警在巡邏中發(fā)現(xiàn)外灘廣東路有人員聚集。公安艇迅速趕赴現(xiàn)場,從水中救上一位輕生的老人。帶老人返回碼頭,幫老人脫去濕衣服,用熱水助浴,換上干凈的衣服,讓他喝上一杯熱氣騰騰的姜茶,勸著老人。此時,水警們,一個個成了老娘舅。
民警救上落水者,資料圖,來自網(wǎng)絡
“救人”更要“救心”。
當事人獲救后,水警們有一套“三部曲”的常規(guī)動作:送上一套干凈衣服,帶他們洗上一個熱水澡,然后送上一杯熱茶,然后開啟談心模式。
每個人都有難言之隱,除了意外落水的,大部分輕生者,一開始都不愿意主動開口,民警們的貼心話,一點點溫暖著他們的心,他們一點點打開心結(jié)。
外灘上最熱鬧繁華的黃金地帶,每天都有無數(shù)貨船來往穿梭。
外灘派出所水域巡邏警務站的水警們,直面著各種人間百態(tài)和冷暖。
民警們發(fā)現(xiàn),年紀大的輕生者,很多都是因為身患重病。
警務站老水警王懷慶,多年下來,救上來的人都有一百多人了,曾救過一位老人,老人患了癌癥,不愿意拖累孩子,救上來后,老人喝著茶說起這段原委,和民警談著談著,說自己后悔這么做了,老王趕緊通知他的小輩,小輩們其實很孝順,一接電話人馬上趕來了。
老人是不想拖累孩子,人到中年的人則是因為生活、情感的打擊。
曾經(jīng)有個中年女子,被救上來后,她說自己好幾天沒吃飯了,民警給她泡了方便面,一邊喂,一邊和她拉著家常,寬慰她。
她在上海做生意,也算有點錢,一開始,她說因為遇到了騙子,被騙了30多萬元,想不開,但說著說著,她才道出了另外一個結(jié),她發(fā)現(xiàn)丈夫出軌了——這對一個常年打拼、人到中年的女人來說,更像最后壓倒的一根稻草。
后來,民警把她送回家,還留了電話,等回來時,已經(jīng)天快亮了。
而年輕的輕生者,雖然背后的起因各種各樣,但每個人都有當下跨不過去的痛苦。
有時,民警還遇到“烏龍”事件。
2020年4月2日上午,民警登船檢查時,發(fā)現(xiàn)一條船上的實際人數(shù)少了一人。船老大想起來,說前一日晚上船舶靠碼頭裝貨時,與老婆激烈爭吵,兩人還開打了,后來兩人說也不理誰,民警這一查,他才發(fā)現(xiàn)老婆沒蹤影,電話也關(guān)機了,難道賭氣跳江了?他頓覺心灰意冷,大叫一聲“我也不想活了”,縱身跳入江中。現(xiàn)場公安艇上的民警眼疾手快,把他救了上來。后來,民警多方查找,發(fā)現(xiàn)船老大老婆在吵架那晚,已經(jīng)賭氣上岸了,還悄悄回了老家……
這些年,警務站每年會收到一張卡片和一束鮮花,卡片上寫著:謝謝你們給了我第二次生命。那是他們曾經(jīng)救上來的一個年輕人寫來的。
他們總想著讓鮮活的生命延續(xù)下來,哪怕為瀕死者做半小時口對口的人工呼吸也毫不忌諱,但有時無法挽回
黃浦江上的水警們,每個人都能講出與生命有關(guān)的故事,他們每個人也都有著自己的傳奇。
水警陸靜軍,僅去年1月初到同年11月,經(jīng)手救援的落水者就有32位。他也是參與去年“游艇著火事件”救援的水警之一。今年5月25日,被授予全國優(yōu)秀人民警察榮譽稱號。
陸靜軍,資料圖,來自網(wǎng)絡
2021年8月7日19點左右,上海北外灘國客中心水域一游艇“倫蒂諾”起火。水警們緊急出動,經(jīng)過一個多小時救援,到當晚20點40分左右,火勢撲滅,現(xiàn)場無明火,艇上11人全部救下,無傷亡。
2個多月后,同年10月31日凌晨4點50分,接到報警,外灘昌棧水域有一名男子落水,正值巡邏的陸靜軍和其他兩位同事趕緊出警,13分鐘到了事發(fā)現(xiàn)場。
凌晨光線昏暗,人在江中的身影又小,很難找,他們大聲呼喚,沒有得到任何回應。
經(jīng)過一番搜尋后,陸靜軍他們發(fā)現(xiàn)落水男子在近防汛墻的邊緣,只見一個小伙仰面漂浮在水面上。
但因附近水域水太淺,船只無法直接靠近,只能選擇一個比較接近的位置停靠,陸靜軍在后來接受媒體采訪時說,他本來想扔救生圈,但小伙沒有任何回應,就浮在水上,他當時害怕已經(jīng)出意外了。
執(zhí)法記錄儀記錄的當時畫面
陸靜軍隨即作出下水救人的決定,他首先拿出船上救援打撈的桿子,試探一下水域的深淺,還好不深,順著桿子“滑”進江中,過程中還被桿子刮傷了手掌,下水后發(fā)現(xiàn)水深至大腿。
他把救生圈往男子腋下套進去,拉起小伙手時,發(fā)現(xiàn)他四肢又僵又冷,嘴巴里還在一直吐白沫。
陸靜軍和同事迅速把小伙救到了公安艇上,小伙一直吐白沫,呼吸倒也正常,經(jīng)驗豐富的他分析可能是喝醉酒的緣故。
小伙獲救后,民警給他蓋上棉被取暖,來自網(wǎng)絡
后來知道,小伙是00后,前幾天剛過完生日。因為和父母有些矛盾再加上情感困擾,凌晨喝了很多酒,醉酒后,沖動地跳了下去……
在黃浦江面穿梭的巡邏艇上,還有著一位昔日國家游泳隊員、奧運獎牌得主蔣海琦。如今,他加入水警隊伍已經(jīng)4年。
2012年8月,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蔣海琦和隊友孫楊、郝運、李昀琦合作,以7分06秒30的好成績獲得銅牌,這也是中國男子游泳首枚奧運獎牌。
蔣海琦和同事在巡查,來自網(wǎng)絡
2015年退役后,從同濟大學本科畢業(yè)后,他轉(zhuǎn)換跑道,穿上夢寐以求的警察制服,成了上海市公安局邊防和港航公安分局黃浦江巡查警察,負責在黃浦江上巡查來往的船舶和救助落水者。
蔣海琦和同事在巡查,來自網(wǎng)絡
黃浦江水流湍急,水勢較險,對深諳水性、身高1米98的蔣海琦來說,有優(yōu)勢也有挑戰(zhàn)。
從落水者掉入江中算起,通常只有4分鐘的黃金救援時間。這時,蔣海琦運動員的體能優(yōu)勢發(fā)揮出來了。一次,一位老伯,等發(fā)現(xiàn)時人已有些昏迷。
而當時正好是落潮,船容易擱淺,巡邏船沒法靠近,蔣海琦縱身躍入波濤滾滾的黃浦江,江水渾濁,水下情況看不太清,蔣海琦疾速游到老伯身邊,把救生圈套在老伯身上……一次次把人救上來,給他帶給一種新的職業(yè)成就感和使命感。
想要成為一名水警,并不簡單。不光是水性要好,還要掌握急救技能,接受心理輔導培訓,還要學會如何開船,在江面來往的船舶中,駕輕就熟地像在高速上超車一樣轉(zhuǎn)彎、調(diào)頭、急速行駛、用最快時間到達現(xiàn)場,沒有幾把刷子是不行的。
許多警情發(fā)生在半夜,有時值班民警一個晚上要出警多次,而時不時響起的船舶汽鳴聲,也讓人很難睡好覺。
對水警們來說,救起一位輕生者,就相當于給了他或她一次重生的機會,挽救了一個家庭,“每次到這種時候,我們都會不遺余力”,嚴勇說。他們總想著讓鮮活的生命延續(xù)下來,哪怕為瀕死者做半小時口對口的人工呼吸也毫不忌諱,但有時無法挽回。
對被打撈起來的死者,水警、法醫(yī)們努力地把他們生命最后的時間梳理清晰,告知家屬的同時,也是讓家屬理解逝去親人的過程:每一個逝者都應該得到尊重,對他們來說,也許都有一段無法承受的生命之重。
它們將陪伴水警日常一起巡邏
2020年12月16日,上海市醫(yī)療急救中心與上海市公安局邊防和港航公安分局水上救護合作項目啟動。意味著水上120誕生了。
水上120項目啟動,來自網(wǎng)絡
從2021年1月1日起,120急救醫(yī)生的工作地點從急救車改到了急救船,可以縮短從事發(fā)到獲得醫(yī)療救助的時間,對落水者進行更加迅捷專業(yè)的搶救。同時,水上120項目啟動后,為水警船也配備了許多以前沒有的專業(yè)搶救設備,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對傷員的身體傷害。
但水警們也不敢就此放松,不斷提升救援能力,經(jīng)常舉行模擬演練,也借助“黑科技”來助一臂之力。
去年年底,上海市公安局邊防港航分局水上巡邏支隊在盧浦大橋水域開展水上救生模擬演習時,兩款新型水上智能救生裝備——智能救生圈和水上救生遙控機器人首次亮相。
這兩項黑科技,威力不小。
水上救生遙控機器人進行水域救援演練,來自網(wǎng)絡
新型遙控智能救生圈水上最大載重超過250公斤,載人速度約2m/s,可攜帶救援繩索、救生衣、必要給養(yǎng)等救援物資,快速抵近被困人員,進行溺水事故救援、內(nèi)澇災害事故救援等任務,同時設置有失聯(lián)自動返航功能;水上救生遙控機器人水上速度最快可達38公里/小時,可在波浪之中穩(wěn)定轉(zhuǎn)彎,抗風浪行進,推進功率超過5.5 kW,可同時救起4名落水者,落水者可以抓住它兩邊的繩子,或是趴在它的頂端等待救援,在前端還安裝有運動相機,即使惡劣環(huán)境下,搜救畫面也可及時回傳,同時具備救生、偵察功能。
新型遙控智能救生圈進行水域救援演練,來自網(wǎng)絡
它們將陪伴水警日常一起巡邏。
當有人員落水或者洪澇災害遇險被困時,水警可以在岸上、船上或者直升機上,通過遙控智能救生圈或水上救生遙控機器人,開展快速下水施救工作,這樣一來,不僅能更好地幫助落水群眾,對水警安全,也是一種保護。
這種情況,當時在水域清淤行業(yè)幾乎成為一種“潛規(guī)則”
救援落水者,只是上海水警日常的一部分。
他們的工作屬性決定了日常和水有關(guān),上海行政區(qū)域內(nèi)海(島嶼)岸線以內(nèi)沿海地區(qū)、黃浦江、蘇州河、長江沿岸部分水域及碼頭港口的水域安全,他們?nèi)粘B氊熤羞€有水域巡邏、應急處突、搶險救災、落水拯溺、治安巡邏、打擊犯罪等。
浦江百年,歷盡千帆。水警們是她忠實的守護者。
2014年1月28日,水上巡邏支隊民警李勤在例行巡邏中,發(fā)現(xiàn)了一個異常現(xiàn)象。
夏天,李勤進入狹小的船艙,來自網(wǎng)絡
盧浦大橋水域,正有幾條工程船在施工。白天,一條挖泥船熱火朝天地忙碌著,旁邊的兩條運泥船卻在“呼呼大睡”。到了晚上,這兩條運泥船滿血復活,頻繁作業(yè)。
從晚上6點到10點,短短4個小時,這兩條運泥船竟然進出了8次之多,平均半小時一次。起航時吃水線深,返航時吃水線淺;更可疑的是,拋泥點明明遠在幾十里開外的下游,它們卻偏偏往上游駛?cè)ァ?/p>
直覺告訴李勤,這其中一定有大問題。
船艇航行期間,每隔半小時就要下機艙檢查一次,資歷深的水警通過觸摸發(fā)動機檢查,來自網(wǎng)絡
次日一早,李勤徑直跑進嚴勇辦公室,聽著聽著,嚴勇的眉頭扭成了結(jié)。
專案組成立。十幾位專案組成員匯聚一堂,共商案情。
當時,疏浚行業(yè)處于惡性競爭狀態(tài),負責這次工程的疏浚公司報價明顯偏低,如果真的按要求把淤泥運輸?shù)侥康牡兀瑏砘?4小時不說,油耗還要近1噸,再扣去人力、傾卸等費用成本,怎么算都是樁虧本買賣。
水警李勤在駕駛,來自網(wǎng)絡
據(jù)查,這家疏浚公司老板姓沈,此次一共投入三條船,包括一條疏浚挖泥施工船和兩條裝載量為200噸的運泥船,工程為期兩晝夜。
還有人排摸到一條線索:這兩條運泥船暗中改裝過,在外側(cè)艙體加裝了鉸鏈、在艙底加裝了“泥門”,駕駛員在行駛途中可以電動開啟“泥門”,一邊開船,一邊放泥。這種情況,當時在水域清淤行業(yè)幾乎成為一種“潛規(guī)則”。
把自家剛挖出的泥,又暗中倒回去,反復做“無用功”,似乎很不可思議。
在人性的貪婪和瘋狂的逐利前,一切皆有可能。
黃浦江水泥沙含量大,江底淤泥多,深淺不一,所以有關(guān)部門出于安全考慮,定期組織清淤,投入的疏浚資金數(shù)以億計。這樣的犯罪行為,既讓國家的資金打了水漂,更直接影響到通航安全,輕則航道淤塞、水位上升,重則會讓母親河變成“地上河”,進而影響到城市安全。
嚴勇是喝黃浦江水長大的,他深知個中危害,黃浦江江面最窄處僅330米,平均水深20米,如果任意傾倒泥漿,不僅會讓本已繁忙的航道不堪重負,更易引發(fā)船只擱淺、傾覆等安全問題……
但專案組面臨的最大難題是取證。
大家集思廣益,很快形成了一個工作方案。當晚7時,所有參戰(zhàn)警力到崗。
施工現(xiàn)場水域附近,民警們睜大眼睛,暗中監(jiān)控,負責拍攝運泥船裝泥、離泊的視頻;浦江沿岸的某個秘密碼頭,肖琳坐鎮(zhèn)在公安210巡邏艇上,隨時準備跟蹤、攔截;南園濱江、日暉港上游、龍華港大橋、龍騰大道2500號等4處觀察點附近,袁孝偉帶隊暗中監(jiān)控取證,準備拍攝運泥船釋放泥漿和掉頭的視頻……
這邊通通準備到位,那邊卻遲遲按兵不動。
時間一分一秒流逝,眼看著時針躍過了晚上8點、9點、10點,甚至11點,對方還是沒有開工的跡象。
莫非打草驚蛇了?
晚上11點15分,運泥船開始裝泥了,在暗處觀察的民警們清晰地記錄下了運泥船裝載泥漿、滿艙出發(fā)的影像。
行動!
晚上11點45分,第一條運泥船裝載完畢,如往常一般,朝上游駛?cè)ィ傻骄嚯x出發(fā)點才1公里左右,船就匆匆掉頭返航了,這說明他們已經(jīng)干完第一波了。
果然,0時30分,第二條船滿艙出發(fā),這一次,出發(fā)才20分鐘就掉頭,距出發(fā)點還不到500米。
就在駕駛員洋洋得意吹著口哨返航之際,一艘公安巡邏艇閃著紅藍警燈攔在前方。果然不出所料,船艙里已是空空如也,出發(fā)時滿載的200余噸泥漿不見蹤影……
隨即,沈老板被警方傳喚,證據(jù)確鑿,他交代說他們常常選在后半夜傾倒淤泥,通常4分鐘就能放完200方,至今已將2000余噸泥漿傾倒入黃浦江主航道……
這是上海公安破獲的首例向黃浦江傾倒泥漿破壞航道案,引發(fā)社會高度關(guān)注。隨后,在水警、交通、海事等多部門聯(lián)手整治下,此類行為得到遏制。
過了兩天,這艘快艇不僅自己來了,還帶來兩個“小伙伴”,組成了一支小型“船隊”
2017年4月的一個夜晚,外灘駐點巡邏的公安艇發(fā)現(xiàn),對面浦東陸家嘴水域出現(xiàn)一條鬼鬼祟祟的快艇。民警用高倍望遠鏡觀察,這艘長約五米的快艇上坐了兩個人,正沿岸邊低速逆行,好幾次與正常航行的船只擦肩而過,可謂險象環(huán)生。
和城市道路一樣,黃浦江上分航道、航向,所有船只靠右行駛。這條逆向的快艇存在重大安全隱患。
公安艇向?qū)γ娴目焱эw速駛?cè)ィ瑫r用高音喇叭要求它停船接受檢查,快艇卻加速沿著岸邊淺灘逃之夭夭。
過了兩天,這艘快艇不僅自己來了,還帶來兩個“小伙伴”,組成了一支小型“船隊”,有時沿浦東岸線,有時沿浦西這一側(cè),在水上橫行霸道。
三艘快艇在黃浦江上和水警玩起了“躲貓貓”,公安艇多次出動攔截,但都失敗了。
沿著快艇來去路線,支隊派出多艘公安船艇沿途搜索大小碼頭,甚至深入到支流港汊,卻一無所獲。
水上人家是另一個“江湖”, 負責調(diào)查的民警王磊和同事逐一走訪船民的聚集點,拿著照片一家家詢問。終于,一戶船家反映說他好像在長興島某處見到過這幾條船,還聽說船主是電捕魚的。
電捕魚?!王磊半晌沒反應過來。敢這樣堂而皇之在黃浦江里開船捕魚,還是用電捕魚的,倒還真沒有見過。
事發(fā)水域不是漁業(yè)水域,禁止捕魚。而每年上海都會發(fā)布《黃浦江和內(nèi)陸水域禁漁期公告》,禁漁時間通常從2月至5月,為期三個月。這可是名目張膽地在違反“雙禁”。
幾天后的一個清晨,王磊帶隊追蹤到了長興島的一處錨地,這是毗鄰長江的一個避風港,里面停有十幾條居家船。那三條快艇就靜靜地停在坳口里。
走近一看,船尾掛有一個高速引擎,船艙里有用金屬線纏繞的網(wǎng)兜、變壓器、氧氣泵,還放著抄網(wǎng)和幾個特大號塑料箱,船體兩側(cè)還裝有漁網(wǎng)。
打擊犯罪講時機,水上也一樣,預測好潮汐走向后,支隊決定收網(wǎng)。
同年4月28日凌晨3點,當三條快艇滿載而歸,被等候已久的民警逮個正著。現(xiàn)場抓獲非法從事電捕魚作業(yè)的犯罪嫌疑人6人,查獲高速掛槳機快艇3艘,繳獲一批作案工具和漁獲。
漁政人員進行現(xiàn)場取證及鑒定。經(jīng)現(xiàn)場核查、比對和校稱,本次行動共查獲電捕魚用具3套,包括變壓器3個、電瓶6只,查獲鱸魚、鯽魚、青魚、黑魚等一千余斤。最終,幾名偷漁者受到法律嚴懲。
直到現(xiàn)在,黃浦江上非法捕撈現(xiàn)象基本絕跡。
后記:上海水警,上善若水
水上巡邏支隊民警唐誠曾寫了一首《水警之歌》,“時刻準備一聲令下,蛟龍迅出發(fā);危急時刻顯身手,百舸齊爭流……”
唱的就是身邊同事和自己的日常,“浦江蛟龍”,就是黃浦江上的水警們。
他們曾在一個晚上接連救起三位輕生者;他們既能勇敢撲滅貨船燃起的熊熊大火,也能拯救出不慎擱淺傾覆的沉船;他們妥善處置過復雜的外籍船舶故障,也曾成功處置過“6·5船舶沖撞徐匯濱江護欄”這樣的大事件;他們還曾跳進齊腰深的水里打撈浮尸,把嵌在礁石里的碎尸一塊塊取出來,只為還死者一個尊嚴……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上海水警,亦如是。
注: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wǎng)絡。
作者 :龍茗
排版 :細辛
編輯 :胡冰
【近期內(nèi)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