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根據湖北日報報道,10月11日其從省供銷合作總社獲悉,目前,湖北省實施“基層社恢復重建工程”取得階段性成果。目前,基層社社員達到45.2萬人,其中,農民社員人數由2016年5.15萬人增至2021年33.3萬人。一石激起千層浪,圍繞供銷社的前世今生,網上展開了熱烈討論。贊譽有,反對也有。
對于當代年輕人來說,供銷社似乎是一個久遠的有些泛黃的名字。
圖片
公開報道顯示,供銷社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紀50年代,其從中央到省、市、縣、鄉村分為不同級別。在計劃經濟時代,供銷社為聯結城鄉、保供穩價作出了很大貢獻。在當時很多人的印象中,供銷社是以日常糧油米面、農資產品和日用產品供應為主的“小賣部”。
早期計劃經濟特色的底色,也使得供銷社隨著市場化的推進一度陷入低迷困境。90年代開始,隨著計劃經濟年代農資專營權的失去,加之私營經濟對農村商業流通渠道的擠占,供銷社系統虧損逐漸擴大。供銷社系統也不得不進行市場化改革,適應新的經濟環境,并最終扭虧為盈。
進入21世紀,供銷社系統“為農服務”的價值逐漸凸顯,國家層面日益支持供銷社系統服務鄉村振興。從2006年開始的“新網工程”到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部署,均將供銷社系統作為重要平臺。
事實上,近年來,全國供銷社系統銷售總額總體呈逐年上漲趨勢,以16年的時間實現增長8.5倍。2021年,供銷社銷售總額達到6.26萬億元,相當于6.5個“雙11”。在全國24個省份中,2021年,江蘇、安徽、湖北省供銷社銷售總額居前,廣東省增速最高。此外,在全國供銷社系統內,至少有13家上市公司,合計市值超過800億元。
圖片
此外,據小編不完全梳理,近期以下上市公司在互動易回復與供銷社有合作或者為供銷社參股公司,包括湖南發展、瀘天化、中富通、南國置業、冰輪環境、立昂技術、諾普信、富邦股份、永新股份、國光股份、燕塘乳業、好想你、天禾股份、雪人股份、武商集團、輝隆股份、張家港行和ST大集等。
受供銷社概念大熱影響,這些上市公司在二級市場都收到不同程度追漲。
展望未來,根據全國供銷合作網的具體案例,有業內人士認為供銷社至少有三大方向:其一,物流層面,加快構建現代化的農村物流體系。其二,金融層面,成立合作平臺為三農提供信用支持。其三,電子商務層面,構建城鄉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可以在上述三個方向尋找相應投資機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