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吃飯的時候,兒子比往常喝了更多的牛奶,在喝到第三杯的時候,他說,爸爸,我好像喜歡喝牛奶了。
之前也有過相同的經(jīng)歷,他從一個不喜歡吃榴蓮的孩子,慢慢變得愿意嘗試并且喜愛吃。
人就是一種奇怪的生物,不停在變,隨著環(huán)境和心境的變化,人也在悄悄發(fā)生著改變。
有一件事說起來應(yīng)該和我同齡的人都有感觸,我爸我媽屬于從貧困日子走出來的一代人,吃不飽,穿不暖,有了上頓沒下頓,經(jīng)常通過地瓜和玉米艱難度日,按理說,他們肯定對這兩種食物厭惡至極,但誰曾想,當(dāng)有一天生活條件變得優(yōu)渥,他們經(jīng)驗嘴饞一頓玉米餅子燉魚。
我是吃過玉米餅子的,先把大鍋放上幾天魚燉煮,待到魚完全下鍋,鍋壁的溫度上升時,再把玉米團(tuán)子在手里揉成扁平的形狀,倫起胳膊,使勁拍在鍋邊上,等到再上汽時,玉米餅子就好了。
我小時候是吃不下去的,總覺得嗓子太細(xì),咽不下去。
后來我知道了。有一種美食就是憶苦思甜,每當(dāng)吃到年代久遠(yuǎn)的食物,就會想到當(dāng)下的幸福。
人是會變的,這一點毋庸置疑,因為人類太脆弱,每天都要面臨突如其來的傷痛,然后把自己馴化成世界喜歡的模樣。
我也在變,身材,愛好,內(nèi)心世界都在貼合,人啊,就是多變的,
所以,當(dāng)有一天你覺得弄丟了自己,不要著急抱怨,悔恨,現(xiàn)實如此,不是你,不是我,不是大家逼迫著自己做出的無奈之舉,而是真切的體會,時間的必然選擇,你接受或者不接受,自己已然發(fā)生了很多。
有時候,一件小事都可以教會你我如何成長,比如我有一個蘋果,分一半給你,這是友情,我咬一口剩下的都給你,這是愛情,我一口都沒吃,全給你,這是父母,我把這個蘋果藏起來,然后告訴你,我也餓了,這就是社會。你看,蘋果的不同形態(tài),不同場景,表達(dá)的就是不同的語言,你怎么肯定自己就一成不變呢。
學(xué)著與自己和解吧,總有一天你會發(fā)現(xiàn),那些你原本覺得無法原諒的人和事,都會因為自己的不堪而變得沒了主意,因為,在這之前,你也許也是一個心有邪惡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