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丁中興,不僅得到了傅說、甘盤等賢臣的輔佐,同時他還得益于兒子和老婆的助力。
武丁有三個兒子。長子祖己,次子祖庚和幼子祖甲。
祖己是一名孝子,每晚要起床多次,看父母是否睡得安好,因此深得武丁的寵愛。
有一次,武丁在祭奠先祖湯的時候,忽然有一只孔雀飛到了鼎上鳴叫。這可把武丁嚇壞了,總擔心會有什么不好的事情發生。這時,祖己趁機勸諫老爸要節儉,祭品不要過于豐厚。
武丁其實是想將王位傳給祖己的。因為當時有一種祭祀方式叫“尸祭”。“尸”一般由長子或長孫充當,他們就代表了祖先的“尸”,在祭臺上接受祭拜,并且只食齋而不干活。(這應該就是最早的“躺尸”了吧)能夠享受這種待遇的就宣示了他是未來的太子,而祖己曾經就體驗過商朝版的“躺尸”。成語“尸位素餐”就是從“尸祭”演變而來的。
由于祖己的母親早逝,繼母很不喜歡他。常常在武丁面前吹耳旁風,說祖己這個不對那也不行之類的話。為此,武丁將祖己流放到外地。不過,武丁這么做其實是想讓祖己和繼母減少接觸,緩和矛盾;同時也是想讓祖己像自己年輕時一樣到基層進行掛職鍛煉,積累從政經驗。
可是,祖己應該沒有領會到老爸的意思。他覺得一定是老爸不喜歡自己了,為此他郁郁寡歡(按現在的說法應該是患上了抑郁癥),沒過多久就迅速下線了。
說了兒子,再來說說武丁的老婆。武丁一共有60多位老婆,在這其中,婦好算是最有名氣的。“婦”是一種親屬稱謂(就好比爺爺奶奶叔叔伯伯之類的),而“好”是則她的姓。她也是我國有歷史記錄的最早的女政治家和軍事家。
愛美愛打扮應該是女性的天性。不過,和其他養尊處優的貴婦人相比,婦好算得上是“不愛紅裝愛武裝”的典型。
有一年夏天,北方邊境發生戰爭,雙方卻一直相持不下。于是,婦好自告奮勇要求率兵前往。但是武丁卻猶豫不決,在算了一卦后才決定派婦好起兵,結果大勝。從此,武丁就讓婦好她擔任統帥,東征西討,先后打敗了周圍二十多個方國,為商王朝開疆拓土,擴大版圖打下了基礎。
除了領兵作戰,婦好還要擔任占卜官,主持祭天、祭先祖、祭神泉等各類祭典活動,參與商朝的各項軍政事務,向商王朝進攻(因為武丁分封了婦好一塊土地)。武丁和婦好的關系既是夫妻,又是國王與諸侯的關系。總之,凡是男人能干的事情,婦好都當讓不讓。
不過,婦好卻不像武丁那樣長壽,33歲就去世了。
或許是感情深厚,武丁擔心婦好死后無人照料,先后舉行多次大型祭祀,為婦好舉行冥婚。將婦好幽魂托付給武丁的六世祖祖乙、十一世祖太甲、十三世祖成湯三位先人照料。這種習俗,在今天看來應該會讓人大跌眼鏡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