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這兩個字混用了,白話文讓人越來越沒有文化。
在古代漢語中二者是不一樣的。
從字形看,“貧”是形聲兼會意字,“貝”表示錢財,財分得少就是“貧”,或者說就那么一個可憐的“貝”還得分給別人;“窮”的古字形是人字洞穴中弓著身體,表示處在困境中,沒有發展空間。
引申義:“貧”指沒錢花,甚至不得溫飽;“窮” 可以指仕途坎坷,不得升遷。所以孟子云:“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莊子也說:“貧也,非憊也。士有道德不能行,憊也;衣弊履穿,貧也,非憊也。此所謂非遭時也。”——我有道行德行不能施展,這叫“憊(窮)”,衣弊履穿,這叫“貧”。 一貧如洗,家徒四壁,這些詞都是用來形容一個人沒錢,也是“貧”字本來的意義。“貧”常與“賤”是近親,所以古人才說“貧賤不能移”。 窮途末路,山窮水盡,人窮志短,這是“窮”字本意的表達。所以古人說:“窮視其所不為,貧視其所不取。” 那天看到呂梁山區孩子的兩張照片,第一張取名為“貧”,第二張為“窮”。其中含義,各位慢慢琢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