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十九首》,是中國文人五言詩的選輯。南朝時期的蕭統,從東漢末年沒有作者的古詩中選了其中有代表性的十九首,編入《文選》而成。
后來,《古詩十九首》從《文選》中剝離了出來,成為許多學者研究的對象。它是樂府古詩文人化的顯著標志,全詩語言樸素自然,具有渾然天成的藝術風格,被劉勰稱為“五言之冠冕”。我們接著欣賞:
《涉江采芙蓉》
- 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譯文:踏過江水,對水中采摘芙蓉花,水澤里面生長著許多蘭草,芳香怡人。采了這芙蓉花要送給誰人呢?相必是送給那遠方思念的愛人吧!回頭望著那和戀人一起生活過的故鄉,路途遙遠無邊。雖然和愛人真心相愛,但是兩人卻天各一方,這樣的憂愁苦悶心情是要到老才能結束嗎?
整首詩都散發出濃濃的思念憂愁之情。
第一句,作者一語雙關。為什么采的“芙蓉”花,而不是其他牡丹之類的花呢?因為“芙蓉”暗指“夫容”,體現了女子對愛人的思念之情,想著愛人的容顏。還有一層意思,是說丈夫遠去京都求取功名,擔心被外面美女所吸引,不想回家了。
第二句,在這個采蓮的季節,摘幾枝嬌艷可愛的蓮花,歸去送給各自的心上人,表達各自的愛意,而女子所思的人卻在很遠的地方。她徒然采摘了美好的“芙蓉”,此刻遠方的人卻無法送達,表達了女人獨自思夫的憂傷。
第三句,想象著丈夫此刻也是同女子一樣,回望著故鄉,但是卻長路漫漫,空有那阻山隔水的浩浩煙云。這一句,表達此刻丈夫和女子的內心共鳴。
第四句,寫了女子內心的擔憂,兩人雖然都彼此愛著對方,無奈遠隔千里,這樣的憂傷何時才是個頭啊,難道要像這樣一直終老嗎?
這首詩,剛讀時候,感覺到異常單純,就是寫一個女子思念遠方丈夫的心情。但是多讀幾次,就會發現,這些采蓮的景象,很多時候都是女子的空想。
因為“芙蓉”不是北方所有的,而大多都是南方才有,女子也不可能一個人去千里之外的南方去采蓮,甚至看采蓮。這是女子內心的想象而已,在夏天這個繁花盛開的季節里,對丈夫的思念猶如那遮天蔽日的荷花一樣連綿不絕……
關于這首詩,大家有什么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