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山佳
說起崔嵬,總會想起他在電影《紅旗譜》中,塑造的朱老鞏、朱老忠父子二人。那種義薄云天、拔刀相助的銀幕形象,在我童年的眼睛中,就是頂天立地的大英雄。
因這一角色,崔嵬成為新中國第一屆百花獎影帝。殊不知,崔嵬不僅演得出色,而且導演更見功力,《青春之歌》、《小兵張嘎》、《楊門女將》等不同類型的影片,均為他的力作。
就是這位中國影壇的扛把子,被趙丹稱為“中國氣魄”的大明星,卻早早離開了人世,留下了諸多遺憾……
01
崔嵬,1912年10月4日出生在山東諸城的一個貧苦家庭,上有三個姐姐,他是唯一的男丁。
在崔嵬十歲那年,家鄉遭遇大旱,父母帶著一家老小投奔在青島的親戚。崔嵬進了煙廠當童工,嘗遍人間疾苦。
崔嵬親眼看到了身邊的小伙伴,被機器切斷了手指。當他撿起伙伴的斷指時,一旁的監工揮舞著鞭子,大喊“繼續干活!繼續干活!“后來,在親友的支持下,崔嵬才進入青島四方小學讀書。
中學時的崔嵬,就因張貼革命傳單而被學校開除。后來,他參加了地下黨領導的海鷗劇社,初露藝術才華。1933年,崔嵬考入北平民國大學,此后輾轉北平、上海、河南等地宣傳抗日活動。崔嵬與張瑞芳主演的話劇《放下你的鞭子》,風靡一時,從此他與張瑞芳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1932年,崔嵬奔赴延安,成為魯迅藝術學院藝術系的老師。他十分注重體驗生活,鄉間地頭與老鄉聊天,聽取他們的意見。崔嵬排戲時,老鄉們總會來看熱鬧,有時就會高聲大喝一聲”我們莊稼人從不這么說“。二話沒有,崔嵬馬上按照老鄉的意思改臺詞。
解放后,崔嵬隨軍南下,1953年被任命為中南文化局局長,主管六省二市的文化工作。正兒八經的廳局級干部,任命書上都是總理的大名。
02
1954年,崔嵬在孫瑜導演的影片《宋景詩》中扮演男一號。孫瑜何人?就是當年上海灘的大導演,他的作品有《小玩意》、《大路》等,都是叫座又叫好的影片。
這是崔嵬第一次在電影中擔任男一號,那一年他42歲。之前他曾在趙丹主演的《十字街頭》一片中,跑過龍套。
好飯不怕晚,跟著孫瑜導演合作,崔嵬萌發了回歸藝術的心。1956年,崔嵬決定辭去官職,調入北京電影制片廠專心從事電影事業。
自古以來,都是學而優則仕、演而優則仕。而崔嵬毅然辭官,這在官場上也鬧出不小動靜。
聽說崔嵬要來北京,他的老上級、時任北京市委書記的彭真,建議他當北京市文化局局長。老朋友金山,建議崔嵬來自己所在的中央戲劇學院當副院長。京劇大師梅蘭芳,也盛邀崔嵬來自己所在的戲曲學院當副院長。還有人勸崔嵬,你不做官而自愿來到北影工作,別人會認為你犯了錯誤呢。
而崔嵬堅持初心,藝術是為人民服務的,我心甘情愿為電影事業奉獻我的一生。
1957年,崔嵬與趙丹合作,出演電影《海魂》。在崔嵬面前,趙丹絕對是閃閃發亮的大明星,出演過很多影片。
兩人同場競技,趙丹深感自己”占大便宜了,崔嵬入戲很快,他自身強大的氣場,令我很快投入戲中,與他合作,真是過癮!”
為此,趙丹對崔嵬激情澎湃的表演,給出了極高評價“得天獨厚、可遇而不可求、中國氣魄”!
03
1958年,楊沫的小說《青春之歌》,洛陽紙貴。向建國十周年獻禮,將《青春之歌》搬上銀幕,并由北影廠崔嵬導演。
主人公林道靜由誰領銜?這是一個問題。崔嵬決定海選,向全國征集女一號。那時郵到北影廠的信件,成麻袋成麻袋的,可見全國影迷們的赤誠。
大明星張瑞芳與白楊,都有意出演林道靜。但崔嵬深知,這兩位明星年近四十,眼神中的歲月感是化妝師無論如何都掩飾不住的。
崔嵬對張瑞芳說:“如果你再年輕15歲,林道靜一角非你不可,但歲月不饒人啊!”而白楊,身為楊沫的親妹妹,對林道靜這個角色情有獨鐘,崔嵬請她來家邊吃餃子邊解釋:“不光是你想上這個戲,我也真想演啊!你上林道靜,謝添演戴愉,我可以上盧嘉川了,鏡頭一拉近,半大老頭子一個!那就不是《青春之歌》了!”
因沒有演上林道靜一角,白楊還跟楊沫生了一肚子氣,認為姐姐不給力,沒給自己說上話。
其實壓力最大的,當屬崔嵬。選好女主角,是保證影片質量的第一關卡。選不好,他可能以后就失去導演資格了。
最后,崔嵬起用謝芳擔任女一號,獲得極大成功。就連小說作者楊沫都說:電影拍得之好,謝芳演得之好,都超出原先的預料。
04
梁斌的小說《紅旗譜》,也是風靡一時的力作。從小說到電影,凌子風導演,究竟誰來扮演朱老鞏、朱老忠?其實凌導早就有了自己的主心骨,非崔嵬不可。
但崔嵬當時正在執導《青春之歌》,凌子風深知:又導又演,那得多辛苦!張不開口啊!
但時間不等人,凌導找到崔嵬,開門見山地說出自己的意愿,非你莫屬朱氏父子!哪知,崔嵬也一口答應了,我一定要演好!
可凌導還不托底,擊掌為誓,決不能食言!于是兩人就在北影廠,你對著我,我對著你,拜了又拜!
崔嵬憑借多年的生活閱歷,使他成功地塑造了朱氏父子的藝術形象,展現了他熱情奔放、壯懷激烈的表演風格,有一種渾然天成的藝術美感。1962年,崔嵬憑借這一角色,斬獲第一屆百花獎最佳 男主角獎。
在片場,還發生過一個小插曲。凌導每天都要為下一步要拍的鏡頭講戲,可這天崔嵬偏偏要去打籃球。
凌導不干了,死活不同意。而這個真性情的山東漢子崔嵬,也不是省油的燈,偏要去!結果,還是崔嵬贏了。
也許崔嵬在兼顧《青春之歌》與《紅旗譜》兩片之間,早已心神俱疲,打籃球也是他緩解壓力的一種途徑。
多年后,崔嵬認為,朱氏父子是他演得最好的角色。而令他想不到的,這也是他演的最后一個角色。
05
1966年,文革到來。被譽為“南趙北崔”的趙丹與崔嵬,都脫不了干系,被打倒,被投入監獄。崔嵬這個渾身充滿血性的山東漢子,已不再暴躁,反而沉默了。直到1972年,他才被“解放”。
妻子何延,在中央戲劇學院任教。女兒崔敏,因受父親牽連,去了北大荒做勞工,直到父親被“解放”才回歸。
1973年元旦那天,兒子崔智因與朋友約好,前去登長城。那天風大,崔嵬勸兒子不要去。但崔智不想失約,仍要堅持去。
下午,崔嵬就接到醫院的電話,兒子從長城上摔下來了,身高1米91的大小伙子就這樣與家人陰陽兩隔。那一年,崔智26歲,風華正茂。
老年喪子,生命難以承受之重。從此崔嵬更加沉默了,在女兒眼中,沉默得就像一塊石頭。
風雨如晦的日子盡過,崔嵬洗清了十年的冤屈,他決心將失去的時光補回來。《李自成》、《西安事變》都在他的案頭,正待一一拍攝。但此時的崔嵬,已被檢查出肝癌晚期,住進了醫院。
1979年2月7日,崔嵬離開了人世,享年67歲。他精心籌拍的電影,卻未能付之實現,這是多么大的遺憾!
1995年,世界電影誕生100周年,中國電影誕生90周年活動中,崔嵬獲得中國電影世紀獎男演員獎。
雖然崔嵬已離去四十余年,但我們依然記得,《青春之歌》、《紅旗譜》、《小兵張嘎》這樣的紅色經典,還有他那成熟堅毅的臉、偉岸鋼鐵般的身軀,一生的傳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