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1月2日,羅盛教在朝鮮平安南道冒著零下20攝氏度的嚴寒,三次跳入冰窟中搶救落水朝鮮兒童崔瑩而不幸犧牲。
羅盛教(1931年4月22日-1952年1月2日),原名羅雨成,1931年生于湖南省新化縣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49年羅盛教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7軍,1950年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1951年參加了中國人民志愿軍,任志愿軍47軍第141偵察隊文書。
1952年1月2日清晨,羅盛教和戰友宋惠云一起去河邊練習投擲榴彈。忽然,一名滑冰的朝鮮少年崔瑩,不慎跌入近3米深的冰窟,另外3名少年大聲呼救。羅盛教當時出早操 后,正好路過那里。聽到喊聲,他立即向出事地點飛奔,一邊跑一邊脫衣服,冒著零下20℃的嚴寒,縱身跳入冰窟。過了好一會兒,羅盛教才浮出水面,深深吸了一口氣,又潛了下去,又過了一會兒,落水的崔瑩被托出了水面。當崔瑩兩臂扒著冰面往上爬時,突然嘩啦一聲,冰面塌了,少年連人帶冰又落入水中。幾經周折,羅盛教凍的全身發紫,渾身打顫,難以支撐,但仍以驚人的毅力,用盡最后的力氣將崔瑩頂出水面。這時,戰友宋惠云已將一根電線桿拖到河邊,崔瑩抱住電線桿被拉上了岸。但羅盛教因為體力耗盡加上身體長時間失溫,無力浮出水面,最終獻出了年輕的生命,犧牲時年僅21歲。
朝鮮少年 崔瑩
1952年2月3日,中國人民志愿軍領導機關為他追記特等功,追授"一級愛民模范"、"特等功臣"的稱號。 1953年6月25日,朝鮮追授他一級國旗勛章和一級戰士榮譽勛章。并將其獻身的櫟沼河改名為"羅盛教河",崔瑩的家鄉石田里改名為"羅盛教村",安葬他的佛體洞山改名為"羅盛教山",在山上建立了羅盛教紀念亭和羅盛教紀念碑,碑上鐫刻著金日成的題詞:"羅盛教烈士的國際主義精神與朝鮮人民永遠共存"。
羅盛教河
朝鮮群眾寫的感謝信
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等11個部門聯合組織的"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評選活動中,羅盛教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
1985年4月,在羅盛教的家鄉湖南新化縣,羅盛教紀念館成立。羅盛教生前所在部隊,也在位于西安市臨潼區68310部隊內,為他建立了紀念館。
新化縣羅盛教紀念館
被救的朝鮮少年崔瑩,后來認了羅盛教的父親羅送開為父。后來,小崔瑩參加了朝鮮人民軍,他發誓要接過羅盛教的槍,打敗美帝野心狼,把美國人趕出朝鮮!
崔瑩和羅盛教的父親羅送開
1970年,當羅盛教的父親羅送開第二次踏上朝鮮土地,見到崔瑩的時候,他已經成為朝鮮人民軍的一名軍官。他實現了自己的諾言,接過了羅盛教的槍,繼續為人民而戰!
#銘記歷史#羅盛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