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的最后一天,志愿軍39軍116師的155門火炮,開始向敵人陣地傾瀉炮彈,隆隆的炮聲預示著志愿軍即將突破三八線。
為了此次進攻行動,116師各級指戰員已經準備了很久,7500人的大軍隱藏在1500米寬,縱深2500米的攻擊出發陣地上,由于我軍隱藏得高明,并沒有被敵人察覺。
進攻的突然性已經達成,但還有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那就是雷區。為了遲滯我軍進攻,美、韓軍在臨津江沿岸設置了大量雷區,而此時,地雷并沒有被排掉。
按照以往的經驗,進攻的數天前,就應該將地雷排除,可116師為了達成進攻的突然性,將部分排雷任務安排在步兵進攻前的20分鐘,換言之,如果20分鐘內,排雷小組沒有將地雷排除干凈,那就很可能影響最終戰役的結果。
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是我軍的作戰指導思想之一,第一次戰役、第二次戰役之所以我軍能取得勝利,很大程度上,就源于這一點。
116師的炮擊不僅精準,而且效率極高,敵人的火器被我軍的火炮完全壓制,與此同時,也為步兵的沖擊打開了沖擊通路。
如今,就看排雷組的了!在左翼,346團常勝連3班掃雷組的3名戰士,已經出發了,他們的任務就是在20分鐘內,解決掉眼前的這片的雷區。
3班的掃雷組長名叫張財書,他帶著兩名組員,分別是趙振海和金玉山。3個人扛著一丈多長的掃雷桿,順著的交通溝,拼命往前方跑。
不同于以往的排雷任務,他們只有20分鐘,如果沒有將雷排干凈,則會增加沖鋒戰士的傷亡。
突擊隊的戰士們看到掃雷組,馬上讓開一條道路,戰士們互相提醒:“快讓開,開路先鋒來了!”
一位突擊戰士看到張財書,拍了拍他的肩膀,說了一句:“伙計,掃得干凈點,江對面我們全包了!”
張財書并沒有理會,他已經將目光投向了前方,心中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必須完成任務。排雷戰士不同于其他戰士,他們拿著簡陋的排雷器具,沒有金屬探測器,也沒有美軍的先進設備,唯一能幫助他們的只有手中的長桿。
簡陋的設備,意味著更高的傷亡率,事實上,3人在出發前,就已經寫好了遺書和決心書,他們本就沒有打算活著回去,為了祖國和人民,他們甘愿犧牲一切。
張財書第一個跳下了山坡,伴隨他的出現,敵人的機槍也響了,密密麻麻的子彈向3人射來,3人伏在地上,慢慢向前爬,很快,3人就停了下來,前方就是敵人設置的雷區。
為了此次作戰任務,116師包括師領導在內,都已經幾天幾夜沒有睡覺了,甚至在31日這一天,汪洋師長還下達了不準暴露一槍一炮、一人一馬的死命令,如果有人暴露,將會被執行被執行戰場最高紀律。
此時,壓力則全在安在116師的排雷小組身上,敵人的機槍震耳欲聾,到了雷區,張財書對兩名組員大聲喊道:“我先上去,要是我掛花了,你們倆繼續完成任務!”
兩位組員也想跟上去,但被組長拒絕:“聽命令,好好隱藏!”說罷,張財書拖著掃雷桿就向前爬去,雖然我軍達成了戰斗的突然性,但掃雷組的成員很可能已經被敵人發現,敵人機槍不斷掃射,這給排雷小組造成了不阻礙。
很快,張財書發現了地雷群,他謹慎地將桿子伸了出去,對著地雷上的鋼絲,猛地一扭,幾顆地雷瞬間爆炸,一時間煙塵四起,氣浪直接把張財書掀翻,落在不遠處。
與此同時,火藥的味道也嗆得張財書喘不過氣,事實上,這種掃雷方式就等同于賭命,因為距離實在是太近了。
就當張財書撤回掃雷桿的時候,發現不妙,由于爆炸力太強,桿子被炸斷了,這么短的桿子自然不能再繼續用了。
于是,張財書馬上往回跑,去取掃雷桿,可他回來之后,卻發現趙振海正抱著金玉山呼喚,從趙振海口中得知,金玉山被敵人機槍擊中,已經犧牲了。
張財書并沒有說什么,他也沒有時間難過,他拿起另一根掃雷桿就往前跑,第二個雷區就在眼前,張財書匍匐前進,準確地勾住地雷上的鋼絲,爆炸聲音此起彼伏,張財書沒有停留,馬上沖向了第三個地雷群,這回運氣好一些,掃雷桿暫時沒有被炸斷。
可當張財書引爆沙灘上的地雷時,掃雷桿再度被炸斷,他沒有辦法,晃了晃頭,再度折返回去,而此時趙振海也上來開始排雷了,他見到張財書遞上一根掃雷桿:“班長,這是最后一根了,你要當心啊!”
如果不是在緊急情況下,他們大可以回到陣地,取來掃雷桿,再回來掃雷,可現在不同,他們時間不多了,張財書接過桿子,輕嘆一聲:“我的寶貝桿子,這回就靠你了!”
此時,掃雷桿不僅僅是一條桿子,也是張財書的最后一條命。張財書繼續排雷,地雷的爆炸聲幾乎將張財書的耳朵震聾,與此同時,他也被沖擊波接連掀飛。
等張財書要從地上爬起來,發現不好,右手和左腿已經用不上力了,換言之,他的右臂和左腿被彈片炸傷了。
然而,任務還沒有完成,張財書拼命用手摸索,想找到之前的掃雷桿,這可是他的最后一根,當他找到桿子時候,發現壞了,桿子再度被炸斷,只剩下不到一尺長。
張財書隨即回頭喊道:“趙振海,你在哪兒?”張財書的桿子斷了,但趙振海的桿子應該還在,可他連喊數聲,無人答言,仔細一看,發現趙振海一動不動躺在焦土上,已經犧牲了。
后方我軍的炮火愈發猛烈,張財書很清楚,這是我軍炮兵的最后一次急襲了,馬上步兵就要沖鋒了,果不其然,8顆紅色信號燈沖天而起,隱隱約約間,張財書已經聽到了我軍戰士的喊殺之聲。
然而,張財書的任務還沒完成,他看著手中一尺長的木桿,用盡最后的力氣扔了出去,前方還剩最后一道雷群,可是,地雷并沒有爆炸,而此時張財書再也沒有桿子可用了。
后方我軍戰士的沖殺聲越來越近,如果他沒有將最后的這道雷群解決,不知要犧牲多少戰士,張財書心中只剩下了一個念頭“炸掉它,炸掉它!”隨后,他撲向了地雷鋼絲,只聽見一串爆炸聲,張財書被拋到半空中,什么都不知道了。
戰后,張財書被我軍授予“掃雷英雄”稱號,大家都以為他犧牲了。很長時間后,戰士們才得知消息,張財書并沒有犧牲,他已經回到祖國,躺在醫院里接受治療。為何戰旗美如畫?只因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她,向志愿軍排雷勇士致敬!(文/九魚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