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半數人口生活在城市
到2050年,這一比例預計將增加到68%
大規模傳染病,高溫限電,山火洪水...
對人類的危害越來越多
我們更需要韌性應對未來不確定的能力
而在城市里生活的每一個你的聲音至關重要
因此在地球人口達80億之際
我們發起了#如何讓城市更巴適#的活動
??
2分鐘回顧活動精彩瞬間
兩周的時間,來自中國各地
超過2000位市民深度參與
包括殘障人士、地震親歷者、外賣騎手、
小微企業家、職場媽媽、老人、兒童…
他們通過繪畫、語音、視頻等方式
共繪心目中的“巴適”城市藍圖
01
他們說
巴適的城市應該是包容、多元的
讓每個人都能夠安居樂業
01
巴適的城市生活,應該是讓所有人出行都沒有任何障礙。城市環境、公共設施應該能方便所有人。希望大家和我一起,關注信息無障礙和城市無障礙,讓所有人都能通過科技平等享受現代文明。
——周富貴
信息無障礙研究會專家委員會
無障礙專家
02
我是一個盲人,我視力很差。假如我們殘障人士,他們所有事情會征求一下我們的意見——這個東西怎么弄,去測一下評估一下,再動手做,可能會更理想一些。
——黑燈
脫口秀演員
03
我最希望的巴適城市生活是能讓殘障人士更融入到這個城市里。一個巴適的城市需要有更多的無障礙環境,鼓勵大家走出家門,感受這個世界。例如,在一些公共場所增加輪椅通道、對導盲犬更加地友好。
——陳憶梅
殘疾人運動員
04
我最希望的巴適城市生活是人人都可以適得其所、人人都可以過上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無論男女老少,都可以因為自己的興趣愛好聚在一起。
——張唐 (左)
一介創始人/建筑師
05
在日常中對待殘障的朋友,能夠和他們交流、分享日常。不要過度關心,因為他們不想被特殊對待。
——白帆 (右)
一介咖啡師
06
我希望每一個辦公樓都能有母嬰室。很多時候辦公樓沒有一個母嬰室,所以很多背奶媽媽就需要在廁所或者沒有人的會議室去把奶擠出來。所以,我希望這個社會可以給女性,特別是母親更多的支持。
——戴雨薇
職場媽媽
07
由于我們是外出流動上班,所以我們騎手最希望在道路上有方便、容易找到的公共衛生間,也希望城市建設一些屬于騎手的驛站,在疲憊的時候,或者下雪、刮風下雨的時候,有個地方能休息、躲一躲。
——南瓜
騎手
08
希望我們的城市有更多利于兒童的優惠政策,出行的時候有更多娛樂和服務設施,設立更多的親子衛生間、第三衛生間,讓兒童擁有健康、快樂的成長環境。
——司馬光
電競職業選手
02
他們說
巴適的城市應是一座綠色低碳
具有良性生態系統的公園城市
李月晴 小學生
我最希望的巴適城市生活是我們節約用水,不浪費每一滴水,如:洗臉的水可以用來洗腳、洗菜的水可以用來澆花。
蒲佳睿 小學生
我最希望的巴適城市生活是大街上再也沒有白色垃圾,森林里也找不到白色垃圾,動物們能夠安心地生活,河水也越來越清澈,魚兒也越來越多。
張露丹 回蓉海歸青年
我們還希望這座城市有更多的“濕”和遠方——發展綠色低碳城市,讓城市成為一座巨大的綠色生態保護公園。為更多瀕臨滅絕的鳥類、濕地動物們去提供一個“濕”意的生存環境。
03
他們說
巴適的城市應該有
深厚的人文底蘊
與鼓勵創新的文化氛圍
伍玉 “三花”川劇團負責人
我希望川劇以后發揚光大,傳承非遺。希望更多的年輕人能關注我們。川劇是一門非常好的藝術,你只要進了我們劇場你就會知道!
魚翅 說唱歌手
希望這座城市能有更多的文化創意類的活動。這樣一是能極大滿足居民的日常娛樂需求,第二呢,就是能豐富大家的精神生活,從而更好地體會到這個城市的人文精神。
黎海超 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三星堆遺址5、6、7號坑坑長
我所希望看到的最巴適的城市生活是不僅人人愛歷史、愛考古,人人還懂歷史、懂考古。我認為,想要接觸到更真實的歷史與考古,我們應當主動地接觸更加嚴謹、科學的知識。通過觀看紀錄片、閱讀專業考古書籍、評價比較好的科普讀物,我們就可以獲得更加接近歷史真實的知識。
04
他們說
巴適的城市能夠憑自身的能力
應對災害、突發事故
與氣候變化
01
巴適的城市應該是什么樣的呢?它充滿了溫馨、愛意和志愿服務。我們用我們的志愿服務幫助他人、溫暖他人,同時也點亮希望。巴適的城市,是不放棄每一個人。
——王剛
全國曙光救援同盟指揮長
02
我希望的巴適城市生活是不用擔心地震的突發。因為親歷過5.12大地震,我希望在我的城市的每個社區有應急避難場所,也有預警設置。
——文登蓮
幼兒教師
03
2022年6月10日的地震將我所在的學校全部損毀,所幸的是,學校的地震疏散預案精準、演練有效,所以全校師生快速反應、有序疏散,沒有人傷亡。我最希望的巴適城市生活是地震等天災能夠準確預報,有足夠的避難場所。
——羅爾依甲
鄉村教師
04
巴適的城市是可以盡快地恢復人員的流動、經濟復蘇。
——陸俊杰
二手車商
05
共創韌性城市
不讓任何一個人掉隊
點擊音頻
傾聽網易云音樂的用戶
用聲音表述他們的心聲
左右滑動圖片,
Lofter用戶用繪畫展現巴適城市理想中的模樣
(作品來自LOFTER:小惡棍來喏、畫師JW、Caigo蔡培志、
SANKA是三卡、茶葉蛋子、Patronous、魚豬、叁野_彭彭、Patronous )
@小熊夢(蝸牛id:liangcanghai ):
我是一個銀行職員,我生活在北京,我希望的“巴適城市生活”建立人與自然的共和生活,經常在戶外跑步,更能感受到自然美好;我在日常生活中堅持低碳生活,垃圾歸類,能騎單車就不開汽車,我希望有一天我可以騎單車圍城一圈。
@Serendipity(蝸牛id:1AZE50JDUTH):
我是一個即將在書店工作的普通打工人。我生活在廣州。我眼中的“巴適”城市生活是隨時隨地都能去逛公園,畢竟在公園散步也是正經事啊。在午后,當我走進公園,偶遇過一個老爺爺在公園拉小提琴、也看到過爺爺奶奶們在一起打牌、聊天,舒展身體,他/她們在公園里找到消磨時間最好的方式。
@拾玖(蝸牛id:20031230):
我是一個大學生,生活在肇慶,我最希望的巴適城市生活是能夠每天早上吃上熱騰騰的腸粉,空氣質量能夠更好,這樣晚上就可以看到更多的星星了。我所能為我希望的巴適城市生活能做的就是減少污染,少用或盡量不用一次性餐具、塑料袋,出行乘用交通工具,雖然可能只有一點點作用,但如真能盡到一點點作用,我也會感到非常高興。
@涼薄 (蝸牛id:1D22E8YSPG4):
我生活在長沙,家鄉是東北那一疙瘩。我希望的“巴適城市生活”……作為一名醫學生,深刻感受到一座城市基礎醫療的重要性,高談如何如何建設基礎醫療我是沒有那個眼界和水平,但在各大公眾場所全覆蓋的安裝配備AED(心肺復蘇除顫儀)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在心肌梗死前4分鐘能有效進行心肺復蘇,能搶救成功的幾率是非常非常大的!
還有700多條來自網易蝸牛讀書的用戶的留言,
由于篇幅的原因我們僅截取了部分的內容。
城市作為多數民眾生活的所在地
如何提升自身韌性
確保所有人可以“巴適”地安居樂業
對于每個地區、每個國家乃至全球來說
都是重要的發展目標
感謝每一位參與活動的你
為城市建設貢獻自己的想法
一同展望美好生活的藍圖
支持機構:
網易云音樂
網易蝸牛讀書
LOFTER
網易公益小蝸牛讀書館
少已入川
全球杰出青年成都社區
Bilibili
支持個人:
愛思
白帆
陳憶梅
程婧波
寵兒
戴雨薇
黑燈
金靜
黎海超
李杰
劉洋
馬賽克樂隊
南瓜
司馬光
step.jad依加
譚繃繃
王剛
吳智強
夏之禹
楊楓
楊榮
魚翅
張露丹
張唐
張小獅
周富貴
以及參與活動的每一個你!
2023
一場關乎你我城市未來
的聯合國會議即將開始
基于城市市民的參與,今年我們決定集合來自全球的利益相關方:政策制定者、城市設計者、城市管理者、城市發展專家、社區共建者以及公共危機管理者,齊聚成都高新區一同重新思考如何創建一個更包容、更智慧、更有韌性的城市。
Re:Think2022智慧城市與韌性未來會議將于2023年3月6日在成都高新區中國—歐洲中心舉行,并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社交媒體平臺及網易新聞平臺進行直播。同時期待城市居民都能參與到這個與自身息息相關的線下討論中,尤其是女性、兒童、青年、老年人、殘障人士等,每個人的思考對城市建設都至關重要!
會議議程
重要嘉賓
方式一:成為活動現場觀眾
(掃描下 方二維碼,填寫報名表)
由于線下場地座位有限
報名截止時間為3月3日下午5點
方式二:云參會
您也可以通過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微博
抖音,快手,Bilibili,央視頻平臺
或網易新聞平臺線上觀看活動直播
Re:Think |
Re:Think丨
Re:Think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