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柯城區七里鄉治嶺村77歲獨居老人王冬鳳家,鄰居朱林鳳手持鍋鏟在廚房里忙活。不到半小時,炒雞蛋、紅燒帶魚、紅燒豆腐和炒青菜已擺上了飯桌。王冬鳳笑著說,現在村干部每天都會上門送新鮮蔬菜,朱林鳳一到中午便來自己家做飯,她感覺多了許多依靠。
今年1月以來,七里鄉深入開展“大走訪大調研大服務大解題”活動,市、區、鄉、村四級干部在走訪過程中了解到王冬鳳身體不好又缺人照顧,便詢問朱林鳳能否提供幫助。“我們問朱林鳳是否愿意每天幫老人燒頓中飯,朱林鳳一口答應下來。”治嶺村黨支部書記徐建富說,鄰里助餐模式符合山區獨居老人居住分散的現狀,現已在全鄉推廣。
據了解,由于大量青壯年外出務工,獨居老人成為七里鄉走好共同富裕新征程的短板。經走訪摸排,該鄉共有高齡獨居老人82人。七里鄉嚴格落實黨員聯戶制度,并組建鄉級督查小組,每周二開展走訪督查,確保助餐、助潔(老人家庭環境整治)、助醫(聯系醫療人員上門診療)“助老三件事”落細落實。
就在前幾日,治嶺村獨居老人朱火生的房子亮堂了起來。“現在房子不是黑漆漆的,臥室也像模像樣了。我住得很舒服。”
鄉、村干部在走訪時,得知朱火生家長期無人打理,立馬安排人員,粉刷屋內墻面、安裝吊頂、更換燈泡等,讓老人的家頓時變得干凈整潔。
人居環境改善了,獨居困難老人的“富口袋”問題也同步提上日程。
近年來,依托良好的生態稟賦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七里涌現出305家農家樂、民宿。為使全鄉困難老人也能享受發展紅利,鄉政府牽線搭橋,引導壹品舍、天云軒、蔡老大農莊等5家農家樂、民宿,與12戶困難老人簽訂農產品銷售協議,預計幫助每戶農戶年均增收8000元。
今年1月底,朱火生和壹品舍、七里鄉尋夢兩家農家樂(民宿)簽訂了農產品銷售協議。“家里有些土雞蛋、筍干、青菜等,我一個人也吃不完。”朱火生說,現在民宿每隔兩三天就到家里收土特產,這樣算下來,自己一年能有1萬元左右收入。
“我們響應市、區黨委政府的指示要求,以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做好助潔、助醫、助餐、助增收等助老工作。”七里鄉黨委書記項月明說,下一步,他們將繼續引導全鄉農家樂、民宿發揮共富引領作用,積極探索“鄰禮通”農村智慧養老模式,現已為24名老人安裝智能攝像頭并綁定網格員手機,推動七里助老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