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廣州城在中超的退出,廣州的職業足球目前正處于一個低潮期。
不過,廣州足球的進化不會停止,大量基層的廣州足球人也不會就此失去自己事業追求的目標。
有這樣一位廣州足球人,他親自參與了廣州足球50年來的完整發展歷程;他從教已經接近40年,手下弟子出生年齡的跨度有近50年之多。
他,就是廣州足球教練黃國才。
【少年心事當拏云】廣州足球“黃埔軍校”第一代
黃國才1959年出生于廣州市海珠區,就讀洪德五巷小學時期接受了足球啟蒙。1972年,黃國才入選廣州市兒童足球代表隊,在工人體育場接受半專業訓練。
1973年11月,廣州市全面復辦業余體校,廣州市中心業余體校也在瘦狗嶺下應運而生。瘦狗嶺市中心業余體校堪稱廣州體育的“黃埔軍校”,為廣州市上世紀7、80年代在各個項目培養出大批體育尖子人才。
作為廣州傳統優勢項目,市中心業余體校的足球班由兩名資深教練執教,一位是50年代譽滿省港兩地的羅榮滿,另一位是60年代廣州隊的專業球員葉培芝。
當時足球班招收的第一批球員的出生年齡為1958年、1959年、1960年,黃國才就是第一批的學員。當時同批的球員有大名鼎鼎的古廣明、吳群立、吳育華、黃軍偉、陳玉良等人,日后他們都成為南派國腳和省市隊的名角。
1973年廣州市兒童足球代表隊合影。
后排左起:葉培芝(教練)、李志榮(助教)、廖耀堂、古廣明、欽耀南、陳玉良、白青松、梁炳輝、黃國才、黃建明、黃軍偉、許國強、鐘景強、黃揚權、蔡棠耀(教練)。
前排左起:葉仲文、郭澤民、吳群立、周耀光、何志基、蔡德榮、焦樹雄、秦沛寧、彭維應、吳育華、張華、李國基。
1974年,足球班又加入了出生于1961年的球員,包括趙達裕、李超波、劉均洪、吳方等人,這些人也是上世紀80年代廣州隊在中國足壇崛起的初代名將。其中,趙達裕更成就了一代“矮腳虎”傳奇。
1974年廣州市中心業余體校足球班合影。
后排左起:羅榮滿(教練)、廖耀堂、欽耀南、黃建明、梁炳輝、陶穗龍、曾初云、李志獻、林業健、岑志成、黃國才、陳玉良、鐘景強、葉培芝(教練)。
中排左起:古廣明、蔡德榮、彭維應、唐海濱、楊建廈、李超波、羅榮昆、阮志光、郭澤民、何領岳、周耀光、黃智德、吳群立、黃揚權。
前排左起:梁若星、梁任強、趙達裕、阮錫波、何仲榮、周才星、焦樹雄、秦沛寧、劉均洪。
1974年,司職后衛的黃國才代表廣州少年隊參加完省錦標賽之后,被抽調進入廣東省少年隊,步入更高層次的專業足球之旅。
1975年第三屆全國運動會,足球項目分成成人組和少年組兩個組別。成人組方面,廣東隊由蘇永舜指揮,在容志行、何佳、歐偉庭、蔡錦標、陳熙榮等名將的努力下,最終決賽與遼寧隊以1比1戰平,最終平分金牌,這也是建國以來廣東足球首次在全國頂級比賽中奪冠。
少年組方面,全國有29支隊參加。預賽階段于山西大同、遼寧撫順、安徽合肥、湖北黃石、云南曲靖、新疆克拉瑪依6個賽區進行。獲各賽區第一名的球隊于北京參加決賽階段比賽。少報名球員必須是1958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球員。少年組的名次排列較為特殊,是將比賽積分、基本技術測驗分(包括30米跑、100米跑、顛球和頭頂球、運球射門共四個項目)綜合計算后確定名次。
1975年第三屆全國運動會足球比賽(少年組)廣東隊比賽報名名單。
廣東少年隊由何立擔任領隊,羅榮滿和張健擔任教練。報名的20名球員中,黃國才與古廣明、陳玉良、劉全、曾國強等人都是球隊的主力。廣東少年隊的預賽分在湖北黃石賽區進行,他們分別用2場3比0擊敗了湖北和廣西,但卻以2個0比1輸給了湖南和河南,最終綜合名次在小組列第三名,無緣決賽階段。
打完全運會之后,黃國才隨廣東少年隊進入二沙頭基地訓練,然后順利被抽調入由廣東足球元老熊耀健執教的廣東青年一隊,此后參加了兩年的全國青年聯賽,其中1977年獲得全國青年聯賽亞軍。黃國才本在風華正茂的年紀,可惜由于1978年的一次內部訓練不慎斷腳重傷,最終無緣上升到廣東一隊,也遺憾地提前結束專業球員的生涯。
在青少年階段接受嚴格專業訓練和打比賽的這段經歷,對黃國才的影響很大。一方面得到幾位名師身體力行的指點,黃國才從小就明白高水平基層教練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黃國才自幼成長都和身邊大批優秀隊友為伍,耳濡目染之下他深諳廣東球員只有苦練腳底技術才能在國內有一席之地!
【長風破浪會有時】
發掘廣州足球“黃金一代”
退役之后,黃國才從1980年開始走上教練員崗位。作為鍛煉,他首先在海珠區的洪德業余體校做了4年的基層教練。
在這段期間,黃國才最亮眼的業績是帶領1975年出生的一批海珠籍球員,拿到了廣州市的全市比賽冠軍。1985年,黃國才率領這批球員代表廣州參加了第三屆全國貝貝杯(U10)的比賽,最終獲得第七名。
同年,黃國才還協助關輝舫,帶領1967、1968、1969這三年出生的球員組成的廣州青年隊,在陜西寶雞參加全國青年聯賽拿了第六名。
1985年的9月份,黃國才從洪德體校進入他足球夢的起點——廣州市中心業余體校,配合周穗安,全面組建由1970年、1971年出生的球員構成的廣州少年隊。
1985年,黃國才(后排右一)指導下的廣州少年隊。
這批球員堪稱廣州足球的“黃金一代”,云集了彭偉國、胡志軍、黃洪濤、董國智、蔡慶輝、彭錦波、沈嶸、羅文勝、彭昌穎、黃偉雄等大批日后廣州太陽神隊的核心班底。
1986年,這批年輕球員初試啼聲,在東較場參加可口可樂杯國際青少年邀請賽。廣州隊最終拿到第七名,在小組賽以0比0逼平日本國少隊。
1986年,陳亦明(后排右四)率領的廣州青年隊出訪香港。周穗安(后排右一)和黃國才(后排右三)輔助。
1987年,廣州青年隊由陳亦明擔任主帥,周穗安、黃國才擔任助理教練,參加“和平杯”全國青年聯賽,在漢中賽區獲第三名。經過這兩年的鍛煉,廣州青年隊逐步構建了自己的穩定陣容和打法。
1988年是廣州青年隊高光發展的一年。該年5月-9月進行的“青龍杯”全國青年聯賽,廣州青年隊首先在遼寧阜新賽區出線殺入決賽圈。在江西贛州舉行的決賽階段,廣州青年隊首先在小組賽擊敗青島、大連、吉林,以三戰全勝小組頭名殺入半決賽。半決賽中以2比1力克黑龍江闖入決賽,最終在決賽以3比2擊敗江蘇隊奪冠。而在本次全國青年聯賽的球員個人技術能力測試中,廣州青年隊全隊也高居榜首。
同年舉行首屆全國城市運動會男足賽是各城市足球后備力量的一次大檢閱,各隊的主力球員基本組成了上世紀90年代中國男足國家隊的核心班底。廣州青年隊在武漢賽區的預賽順利突圍,晉級在山東濟南舉行的決賽階段。決賽階段的小組賽,廣州青年隊3勝1平頭名晉級半決賽。半決賽上以2比0擊敗青島隊挺進決賽。可惜最終在決賽中,廣州青年隊在全場占優的局面下以0比1輸給大連隊屈居亞軍。彭偉國也成為該屆城運會的最佳球員。
1989年,廣州青年隊升級為廣州白云二隊,參加全國乙級聯賽。在佛山賽區進行小組預賽中,廣州白云二隊因為遭遇黑哨,最終只獲得第三名,錯失小組前二名晉級決賽的資格。
經過上世紀80年代整整10年的基層教練生涯歷練,黃國才累積了豐富的訓練和帶隊比賽經驗,也與廣州足球的“黃金一代”球員結下不解之緣,即將進入上世紀90年叱咤風云的時代。
【曾經滄海難為水】太陽神時代的“金牌助教”
1990年,當時廣州白云一隊從甲A聯賽降級,球隊隨之進行大換血,只保留了吳群立、麥超、李勇、孔國賢、張兵等八名老隊員,廣州白云二隊中的尖子整體頂上,由陳亦明擔任主帥,周穗安和黃國才輔助,參加全國甲B聯賽。最終,在新老結合的陣容帶動下,廣州白云隊以聯賽亞軍身份重返甲A聯賽。
黃國才和周穗安是最佳拍檔。
1991年,周穗安首次掛帥廣州白云隊主帥,黃國才繼續輔助。在該年的甲A聯賽中,廣州白云隊受胡志軍等人入選國奧隊的影響,最終獲第四名。但在同年的第二屆全國優勝者杯賽中,廣州白云隊一路殺入決賽,只可惜最終在南寧舉行的決賽中以0比1不敵上海隊屈居亞軍。
1992年的甲A聯賽是中國足球職業化改革之前的最后一屆全國頂級聯賽。這屆甲A聯賽,廣州白云隊已經完全由“70、71”這批廣州足球的黃金一代球員接班,最終在周穗安指揮,黃國才、杜慶恩的輔助下,勇奪亞軍,廣州足球真正開始成長為國內頂級勁旅。
1993年,中國足球職業化改革開始,廣州足球正式進入“廣州太陽神”的時代。
進入職業化后的甲A年代,廣州太陽神隊在中國職業足壇經歷了波瀾壯闊、浮沉起伏的八年。1994甲A元年,廣州太陽神隊再次屈居亞軍,胡志軍榮膺金靴獎,彭偉國拿走金球獎。
屈指一算,“70、71”這批廣州足球歷史上最輝煌的球員,先后在1988年城運會,1991年優勝者杯,1992年和1994年甲A聯賽,四度只差一步就能登頂全國冠軍榮耀,這也成為這代球員的終生遺憾。
1995年開始,廣州太陽神隊經歷了頻繁的換帥,成績也走向下坡,最終在1998賽季降級。黃國才一直以助教的身份,親歷了廣州太陽神隊從1994年至1998年的五年起伏。
1998年下半年,黃國才短暫接掌廣州太陽神二隊,率領“1977、1978”這批球員獲得全國U23聯賽的冠軍。這個時候,黃國才開始在職業聯賽和青訓之間,思考自己的人生定位。
1999年,黃國才重返廣州太陽神一隊輔助趙達裕征戰甲B聯賽。2000賽季的甲B聯賽,對于廣州足球來說是生死存亡的一年。經歷了該賽季前5輪的換帥風波,周穗安重返太陽神執掌帥印。
這一年,廣州太陽神隊直到最后一輪的末端,才憑借曾慶高的關鍵一腳,幫助球隊保級成功,留住了廣州職業足球的火種。這一年,黃國才輔助周穗安,深刻體驗了保級路上的酸甜苦辣。
2001賽季,黃國才遠赴貴陽,輔助何錦倫帶領廣東宏遠隊出戰甲B聯賽。該賽季結束后,廣東宏遠整體賣給青島海利豐,黃國才返回廣州。
他返回廣州后立即輔助由黃洪濤、黃啟能執教,以“1981、1982”年齡段球員組成的廣州青年隊(廣州銳克),參加在上海舉行的全國乙級聯賽的決賽階段,最終在1/8決賽被淘汰。
從此,黃國才開始潛心投入廣州足球的青訓事業。
【一蓑煙雨任平生】埋首廣州足球青訓20載
2002年開始,黃國才開始投身廣州市足協的青訓梯隊建設。2002年的廣東省運會,黃國才輔助杜慶恩,帶領“1985、1986”年齡段的梯隊擊敗深圳隊奪冠,涌現了以盧琳為首的新一代廣州足球代表性球員。
2003年,黃國才輔助吳方,率領“1987、1988”年齡段的廣州隊,參加在長沙進行的第五屆城運會,最終獲得第四名。接著,黃國才又執教過“1989、1990”年齡段以葉偉超、陳健龍、郭子超等人為代表的這批球員。
2007年,黃國才輔助彭錦波,帶領“1991、1992”年齡段球員,參加在武漢舉行的第六屆城運會,最終再次取得一個第四名。這批球員,涌現了石鴻俊、李智朗等人。
此后,黃國才一直在市足協的各年齡段梯隊任教,參與了“1993、1994”“1995、1996”兩個年齡段的梯隊球員組建選拔。
黃國才青訓生涯成材率最高的莫過于“1997、1998”這個年齡段的市梯隊。2009年開始,黃國才輔助彭錦波從廣州市內8家體校中精選了來自10所不同中學的優秀小球員,組建成該年齡段的梯隊。
2012年2月,該隊在中國足協組織的U15全國錦標賽上奪冠。當時廣州富力剛剛升入中超,并不具備中國足協所要求的梯隊建制。于是,在眼光獨到的業內人士推薦下,富力俱樂部與廣州市足協達成共識,由富力出資購買該隊的整體產權,由廣州市足協托管至2015年省運會結束后成為廣州富力俱樂部的第一支成建制梯隊。
2012年8月份,該隊獲得了全國青年聯賽U15組的總冠軍。2014年,該隊又獲得了全國U17聯賽的冠軍。這個年齡段的球員被當時廣州足球界看作是希望之星,黃國才對這批球員尤其熟悉,經他手發掘出李智衡、林良銘、陳偉銘、黃政宇、馬俊亮、黎宇揚、陳富海、鄧演霖、黃鏡彬等人,很多人如今在國內職業聯賽中正處于當打之年。(有圖片)
在一手培養出廣州足球“97一代”的同時,黃國才也還關注著“1999、2000”這個年齡段的球員成長。2017年,黃國才輔助張兵,率領“1999、2000”梯隊的球員參加第十三屆全運會男足乙組的比賽,指導了陳國抗等該年齡段的尖子球員。而目前中國男足中場的最受矚目的新一代技術核心戴偉浚,同樣是作為99年齡段球員小時候在燕子崗體校培訓時被黃國才發掘過的。
隨著2015年底廣州市足協脫鉤改革,黃國才于2016年退休。退休后他進入廣州富力的梯隊任教,帶領2003年齡段的梯隊獲得過全國聯賽第四名,發掘出溫永駿等尖子球員。
2017全運會之后,黃國才曾短暫回歸職業足球,他輔助張兵前往海口,擔任中乙海南博盈隊的教練。
2019年返回廣州后,黃國才繼續在廣州富力俱樂部的青訓體系工作,去年他帶領廣州城2005年齡段的梯隊獲得全國聯賽的分區冠軍。如今,黃國才依然在廣州的青訓事業上發揮自己的光和熱。
從1973年進入廣州市中心業余體校算起,黃國才的廣州足球夢延續了足足50年。
“這50年,我從一名專業的球員,到基層體校教練,再到職業隊教練,最后變成青訓教練,從來沒有脫離過廣州足球的一線。50年的足球生真的很苦很累,自己感覺最對不起是我太太,因為陪伴她的時間實在太少了。”黃國才說,“現在我雖然退休了,但只要身體允許,我依然還想在青訓上再干多幾年,我兒子也成為了一名青訓教練。”
見證并親歷了廣州足球這50年的風風雨雨,黃國才還是相信:只要堅持一條正確的青訓發展道路,只要基層教練還有人真心干青訓,廣州足球的希望就不會破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