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后,“豐縣八孩”這個已經逐漸被淡忘的名詞再次出現在大眾視線,引爆熱搜。
4月7日,江蘇省徐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判處董志民虐待、非法拘禁罪名成立,執行有期徒刑九年。判決時立忠、桑合妞、譚愛慶、霍永渠、霍福得犯拐賣婦女罪,分別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年、十年、十三年、八年六個月和八年,并處罰金。
“豐縣八孩案”,從法律意義上來說,最終審結,塵埃落定。
但從其他層面呢?
2022年1月,網上開始流傳豐縣生育八孩的女子,被鐵鏈鎖著,住在簡陋、臟污的“窯洞”中,疑似被虐待、精神不正常。網友開始質疑這家人的“組成”,質疑這位母親的“出處”。
1月28日,豐縣縣委宣傳部發布經初步調查結果:
網民反映的女子為楊某俠,1998年8月與豐縣歡口鎮董某民領證結婚,不存在拐賣行為。
1月30日,江蘇徐州豐縣發布第二版通告:
楊某俠(此姓名為董某民所取),于1998年6月在歡口鎮與山東魚臺縣交界處流浪乞討時,被董某民的父親董某更(已故)收留,此后就與董某民生活在一起,之后登記結婚。鎖鐵鏈是因為楊某俠有精神問題,為防止楊某俠犯病時傷人,董某民暫時使用鎖鏈約束其行為,精神狀態穩定后便將鎖鏈拿下。
2月7日,徐州發布微信公眾號公布第三版通告(大意如下):
楊某俠原名為小花梅,南省福貢縣亞谷村人,早年就表現出言語行為異常。某年,同村桑某某自稱受小花梅母親所托,帶小花梅到江蘇治病并找個好人家嫁了,但到江蘇省東海縣后小花梅走失。當時桑某某未報警,也未告知小花梅家人。
2月10日,“徐州發布”公布第四版通告:
確認楊某俠(小花梅)的身份,董某民涉嫌非法拘禁罪,桑某妞、時某忠涉嫌拐賣婦女罪,上述三人已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短短時間,四版公告。從“不存在拐賣”、“女方傷人”,到如今鐵板釘釘的“非法拘禁罪”、“虐待罪”、“拐賣婦女罪”。讓從前的藍底白字被狠狠打臉,所謂的“官宣”,多少帶了點笑話的成分。
當然,問題不僅僅是這些。
今天,有網友說:“我還記得去年一直炸詞條”。
是呢,我也記得我寫的文經常發不出去,即便發出去了,也很快被刪除,勉強存在的都是一改再改。
今天,熱搜詞條上午“爆”了之后,很快就下去了。現在,已經不在熱搜榜上,取而代之的N多娛樂新聞。我差點以為自己在看“文娛熱搜榜”。
今天,主持這條熱搜的“央視新聞”開啟了“精選評論”,2.7萬評論量,能被精選的不足1%。我有點好奇,另外99%都說了些啥。現在,網民的意見就這么難登大雅之堂嗎?
2個小時前,資深媒體人胡錫進對“豐縣事件”,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文中提到了如今這個時代,網絡、自媒體對社會事件的正面意義。我想,我們或許可以把這種網上自發的、正面的個體稱為“網絡抽檢官”。如胡錫進所說,正是有這些“網絡抽檢官”的存在,才讓郭美美、“表哥”、“《平安經》事件”、“教材插圖事件”……被曝光、被糾正。
我們這個時代,是需要網絡的,是需要更多正義的、積極的、熱血的聲音的,當然,這些聲音的存在前提是,這個大環境是自由的,他們允許被發聲。
記得,多年前看《寒戰》,作為配角的楊采妮有一句臺詞讓我印象深刻,她對梁家輝說:“Sir,剛才你是讓我過濾新聞?”
這場景,難道只存在于電影中?
如今,隨著一審結束,這件事很快將會退出各個層面的舞臺,很快就會有新的新聞、新的事件。作為一個普通人,寫以上這些,只是想說,我們作為這個社會的參與者,有時候所需要的是“一個交待”,而不僅僅是“給個交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