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里是路上讀書。
林奕含離開這個世界六年了,這個世界有因為她變好一點嗎?今天我們重讀《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依然無數唏噓與感慨。
“為什么這個世界是這個樣子?為什么所謂教養就是受苦的人該閉嘴?為什么打人的人上電視上廣告?
姐姐,我好失望,但我不是對你失望,這個世界,或是生活,命運,或叫它神,或無論叫它什么,它好差勁,我現在讀小說,如果讀到賞善罰惡的好結局,我就會哭,我寧愿大家承認人間有一些痛苦是不能和解的,我最討厭人說經過痛苦才成為更好的人,我好希望大家承認有些痛苦是毀滅的,我討厭大團圓的抒情傳統,討厭王子跟公主在一起,正面思考是多么媚俗!
可是姐姐,你知道我更恨什么嗎?我寧愿我是一個媚俗的人,我寧愿無知,也不想要看過世界的背面?!?br/>——林奕含《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很多人讀過房思琪的故事以后,會有很強烈的創傷性體驗。為什么會這樣?
女性在生活中總會面臨各種各樣的社會問題,比如性別歧視、年齡羞辱或者家庭暴力。但是大多數時候,日常生活里的不平等被所有人視為一種常態,好像溫水煮青蛙一樣,所有的歧視和羞辱都被當成正常生活的一部分,被所有人接受。
在這樣的文化氛圍里,受到傷害的女性,總是習慣了保持沉默,也習慣了順從和忍耐。
林奕含(1991年3月16日-2017年4月27日)
可房思琪的故事不一樣,她毫不避諱地告訴我們,什么是最殘暴的惡,她毫不避諱地展示著,她的肉體和心靈承受著怎么樣的痛苦和傷害。
這跟我們以往看到的小說敘事是完全不同的。房思琪的形象和以往那些經典文學作品里的女性形象,最大的不同之處在于,房思琪的故事是由女性作家創作的,而這位女性作家恰好也是未成年性侵事件的受害者。
為什么來自女性作家的真實聲音會這么重要?
我們會看到,在主流的文學創作里,如果文學的才能有性別,那這個性別一定是男性的。因為在文學創作的歷史上,文學創作一直是男性的權力。
自古以來,男女社會地位和經濟能力的不平等,以及直到近代以前,女性在接受高等教育方面的困難,都讓男性比女性更有創作的優勢,即便有少量的女性作者,在文學的歷史上也幾乎是匿名的。
這樣一來,我們在文學世界中看到的女人,絕大部分都是男人塑造的。男性主宰著他們筆下的女性,審判她們,監禁她們,控制她們,把女性設定在他們的框架里面。
他們設定的框架是什么?那就是,一個合乎社會要求的女性,總是被限定在家庭和生育的范圍里。
所以弗吉尼亞·伍爾夫說過,一個女性要寫作,就必須殺死“屋子里的天使”?!拔葑永锏奶焓埂本褪悄行栽谖膶W里為女性量身塑造的理想模式。
在這個模式里,每個年輕姑娘都應該成為順從、謙遜、優雅、殷勤、純潔并且禁欲的天使。在這種女性形象的設定背后,是男性作家們為女性打造出來的行為法則:一個女人唯一的正當情感需求,就是取悅男性和服務家庭,全身心地投入到為別人奉獻的快樂中。
在這個意義上,幾乎所有的男性寫作者,都成了為女性制定框架和規則的共謀。
在這種前提下,我們在文學里看到的女性,實際上被男性所塑造和規訓的。
在房思琪的故事里,你看不到任何男性視角的規訓和凝視。一切的痛苦和掙扎都是真實的。小說里的每一個字都在講述女性自己的故事。
女性所有的傷口都是血淋淋的。她們被毀滅的人生也沒有任何掩飾,就是用這種最直白、最殘酷也最極端的書寫方式,展現給每個讀者看。這也是為什么房思琪會給我們帶來這么大的創傷體驗的原因。
特約撰稿人:Elinor,華東師范大學比較文學碩士
編輯:莉莉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