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節來源于美國芝加哥的工人大罷工。在1886年5月1日,為了爭取八小時工作制,芝加哥20多萬工人舉行大罷工,經過艱苦卓絕的斗爭,最終取得勝利。
為了紀念這次工人運動,1889年7月,由恩格斯領導的第二國際在巴黎舉行代表大會。會議決定把5月1日這一天定為國際勞動節。
歐美各國的工人階級于1890年5月1日率先走上街頭,舉行盛大的示威游行與集會,爭取自己的合法權益。從此,每年的5月1日,世界各國的勞動人民都要集會、游行,以示慶祝。
1918年,中國革命知識分子也開始在上海、蘇州等地向群眾散發介紹“五一”的傳單。1920年5月1日,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的工人群眾走上街頭舉行了聲勢浩大的游行、集會。新中國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于1949年12月作出決定,將5月1日確定為勞動節。1989年以后,國務院基本上每5年進行一次表彰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每次表彰人數達3000人左右。
國際勞動節的意義在于勞動者通過英勇、 頑強、不屈的斗爭,爭取到了自己的合法權益,是人類文明民主的歷史性進步,這才是五一勞動節的精髓所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