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想天開》從官宣到正式演出也歷經了一年多的時間,由于大家都懂的不可控因素,該劇從開票退票到換演再開票,著實不容易,能在假期安排上特別開心,迫不及待看了首演,整體而言是很有誠意的好評,從劇本的本土化到演員都有不少亮點。
經典音樂劇改中文的坑,“填”得還不錯
原作《The Fantasticks》在百老匯久負盛名,大家隨便搜一下豆瓣度娘就可以看到不少古早劇照和一些牛逼演員曾經出演過此劇。而即便不知道這部作品,我覺得也很少有人會說自己沒聽過《Try to remember》這首歌,因為它實在被太多劇pick過!從電影《玻璃之城》到臺劇《深情密碼》,這首歌簡直承包了我的少年時代!
一般而言,經典音樂劇的改編都有幾個難點,首先是原作黨對作品的熟悉度,對經典歌曲的喜歡,以及有年代感的東西如何能夠讓現在的新觀眾接受。
此次的中文版《異想天開》讓我忍不住吹一波大貓劉陽,他作為劇本翻譯和歌詞譯配,在兩方面都處理得比較好。像《Try to remember》這首歌,譯配基本舒適流暢,沒有為了押韻而押韻,而原作結尾的follow在此處譯作“漂流”,我個人還挺喜歡的,很輕巧很靈動,保留了英語的韻味和意思。另外像是《Soon it‘s gonna rain》(天邊風吹雨)和《Plant A Radish》(種瓜得瓜)我都挺喜歡的,翻得很合適。
在劇本臺詞方面,也有很多可圈可點的地方,比如方言的運用和一些網絡化的諧音梗,都能時不時引發觀眾的情緒和笑點,很用心。
演員表演賣力可愛,每個人都很有特色
演員部分也可圈可點,雖然和去年公布的卡司有出入,不過我看的這一組卡司整體很不錯。
丁丁演了個有點傲嬌的十八歲少女,活潑的旋轉跳躍和瑪麗蘇昏厥都可可愛愛,甚至說有初高中小女生的少女感。舒楊的男主角色青春洋溢,對于大男生第一次戀愛的單純感把握得不錯,唱的部分也完成得很好。翟松和郭明翔的父親組很亮眼,像一對老頑童一樣操心子女的感情,很可愛。劉陽的劫匪角色演得又瀟灑又痞帥又有點小賤,已經看到不少票友和我一樣的感覺,就是特別有堂吉訶德+塞萬提斯+加斯頓合體的表演即視感,歌曲的音域也非常適合他,很穩很絲滑。
作品中還有一個“墻”的角色(李浩楠),主要是舞蹈肢體表達,同時擔當人體道具+劇情穿針引線等工具人的作用,個人覺得可圈可點。
中西文化碰撞,本土化中亮點多多
這個劇本在本土化方面,個人覺得很用心。無論是從歌詞譯配,到臺詞的一些本土化操作,前面提到不少, 都比較合適 。像父親組的對唱《種瓜得瓜》,就很好表達了養娃的種種期待和糟心。
重點想說本劇的一大亮點,是在劫持女主環節引入了兩個戲曲表演的角色(看了原版圖片,猜測原版應該是海盜一類的設定),兩個人在剛上舞臺的時候雖然有點跳戲,但看下去會覺得莫名其妙地有點還不錯,很有喜感。把戲曲元素融入一個非常old school的音樂劇是需要勇氣的,可以算是國內外的經典碰撞,在上半場的劫持女主部分用得挺有新意,同時還融入了左右兩側的觀眾互動位,很熱鬧很好看。到了下半場他們再次出現,作為考驗男孩的種種現實生活里的阻礙角色。不過這樣的大膽嘗試也是雙刃劍,適度可以讓觀眾覺得有意思,用得多了可能會出戲,建議可以在未來的打磨中做一點適當刪減,不要用力過猛或許會更有留白的韻味。
就像一開始說的,這個作品整體而言歡樂好看,可以讓大家度過很開心的2個小時,也期待大家解鎖更多卡司(女版王芯芯的劫匪讓我充滿好奇),觀劇愉快哦!
叨叨合唱團:One Day More|| |Seasons of Love|Master of House
腦洞:回復“腦洞”有驚喜
音樂劇圈:| ||②
觀劇貼士:|||||| | |||||
劇荒安利:|||||||
字謎:||||||
劇咖:||||||||HerbertKretzmer||| |
Musical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