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媒體報道,阿迪達斯印尼代工廠將裁員1400人。代工廠負責人透露,裁員是因為訂單減少,公司必須管理收入及支出才能生存,并且表示這可能不是最后一次裁員。
無獨有偶,2個月前,全球最大的運動鞋代工企業寶成集團,也宣布越南代工廠裁員3000人。很多人不清楚的是,這家企業恰恰是阿迪耐克合作多年的代工伙伴。根據外媒爆料,阿迪和耐克今年產能可能將減少30%-40%,截至一季度,阿迪的庫存同比增長25%。
特別是在至關重要的大中華區,阿迪耐克接連遭遇挫折。盡管阿迪CEO依然對中國市場的中長期發展保持樂觀,但阿迪目前在華業績已經連續8個財季下滑。今年一季度,阿迪達斯大中華區收入僅為8.84億歐元,再次同比下跌12%。
當然,倒不是說阿迪耐克質量和設計不好,這兩家公司每年的研發費率都在5%-10%左右。只是近些年國產進步很大,尤其是性價比更高,成了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選擇。比如花三四百元,壓根就買不到阿迪耐克的熱門款,但是可以買到質量和設計都很不錯的安踏、特步。
2022年,安踏已經超過了耐克中國和阿迪中國的營收,正式成為國內運動品牌NO.1,平價、優質是很多消費者對安踏產品的印象。現在的年輕消費者都是非常務實的,不會再因為一個logo的區別,就多花幾大百去買一雙運動鞋,這也成了國產走紅的關鍵原因。
特賣電商唯品會數據顯示,一段時間內,平臺上安踏的訂單總量猛增超過50%,特步和回力增長超過80%,其中年輕人是消費主力。
同時,面對國產的競爭,阿迪、耐克也在想盡辦法挽回中國消費者。比如在阿迪今年發布的新戰略中,計劃在產品設計中融入中國傳統元素,或者重金聘請中國運動員打廣告。耐克也在短視頻平臺直播帶貨,或者京東唯品會上讓利促銷,希望擴大市場份額。在唯品會上放價,幅度一般高達50%及以上,吸引粉絲近660萬。
從一定意義上說,這就是國產崛起帶來的好處。安踏、特步等品牌搶占阿迪耐克的市場份額,讓這些外國品牌也開始有危機感。就像國產新能源崛起讓合資車降價,最后利好被消費者掌握。今天的阿迪耐克也看清了這個道理,不愿拱手退出中國市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