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上海車展寶馬展臺上兩個女孩奴顏婢膝的場景還沒有從人們的腦海里散去,5月21日,江蘇徐州的巨鯨披薩店再次上演了崇洋媚外的戲碼。
巨鯨披薩優先外國人就餐的事件,大家多少應該有點了解。
有顧客去巨鯨披薩店吃飯要排隊40分鐘,然而外國人來了之后直接就優先就餐了。
事后有顧客將此事發表出來吐槽,餐廳老板解釋說是店員小姑娘第一次見外國人,聽不懂外國話,然后外國人也不會說中國話,所以店員就讓他們優先就餐了。
但這位顧客反駁了老板,說實際上走進餐廳的是兩位黑人,其中有一位女性黑人可以非常流利的用中文交流。老板的回應避重就輕,而且歪曲了事實,有些人就是崇洋媚外。
餐廳店員的這種做法,說好聽了是“好客”,客人優先,但來到餐廳的哪一個不是客人呢?“好客”也不是這樣用的。
如果不會說普通話的是農村老人
按照老板和店員的說法,之所以安排優先就餐是因為有人聽不懂普通話,這樣說來,難道聽不懂普通話的人都可以優先嗎?如果把這幾個外國人換成是一些年紀大的老人呢?
有些農村來的老人們,他們聽不懂也不會說普通話,他們在鄉下生活了一輩子,只能聽懂他們那邊的方言,這個時候店員會不會安排老人們優先就坐、優先就餐呢?我想大概是不會的吧,而且不僅不會安排老人優先就餐,有些店員可能還會用鄙視的、不屑的眼光、神態、動作去對待老人,嫌棄老人。
所以,說因為是聽不懂普通話才優先安排的,簡直就是胡扯,店員心里清楚,老板心里清楚,大家心里也清楚,之所以安排優先就餐,大概率是因為那幾個人是外國人。
從小我們就知道對待外國人正確的態度應該是不卑不亢,而不是卑躬屈膝,更不是奴顏婢膝。
巨鯨披薩店員的這種優先外國人的態度和做法,被一個網友說“第一次見外國人,觸發被動技能了”,被動技能是什么?無非就是“軟膝蓋+跪舔”吧。多可悲呀,多惡心啊。
有人說中國人和外國人性格上最大的區別是“溫良”二字,但是有些人卻把“溫良”演繹成了“軟膝蓋”,多讓人心寒啊。
近年來,確實有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到了中國,這里面有一些學者、藝術家、企業家、運動員,這些人確實有著豐厚的文化底蘊,豐富的經驗,還有著非常高的成就,往往能引起很多人的關注和贊嘆。
這些人也確實值得尊重,但是有一些人對待外國人的表現卻超出了尊重應有的范疇,他們崇洋媚外、卑躬屈膝,甚至把外國人當祖宗供著,甚至說出了“就算自己人受委屈,也不能讓外國友人受委屈”的這種混賬話、做出了這種混賬事。
對于外來文化和思想的包容和理解文明發展過程中的必然要求,可以說,正是因為人們不斷地從外部獲取新知識、新思維,才促進了文明的發展進步。但如果這種包容和理解演變為了奴顏婢膝、崇洋媚外,則必然會對國家形象和個人本身形成負面影響。
在我看來,奴顏卑膝的行為、崇洋媚外的心態本質上是一種自卑的表現,有些人在面對外來語言、文化、風俗習慣和思想等方面表現出自卑的情緒,認為自己的文化、語言等不如其他國家先進,進而表現出一種崇拜、追隨其他文化的表現形式,從而偏離了中華傳統文化的自信本色。
不難發現這種心態的背后往往有著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不了解和不尊重,以及對自我認知和文化認同的不足。許多外國人會通過某些中國人崇洋媚外行為,認為中國人沒有自信,從而更加看不起中國人。
中國作為一個擁有悠久文明歷史的民族,有著燦爛的文化精華和不斷自我反思和自我完善的精神內核,給予外國友人以尊重,是非常正常和應當的事情,但是完全沒有必要奴顏諂媚。
在國與國、民族與民族、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中,保持平等、尊重和友好的態度是應當應分的,堅持自我和原則,不崇洋媚外,不失去自我立場和主見更是必需的。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和認知水平,實現文化交流,讓外來文化真正地融入到中華文化之中,輔助其不斷發展壯大,才是我們真正應該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