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鐵站出來的那一刻,鱗次櫛比的高樓讓人仿佛置身北京的CBD,而這里正是中國新一線城市成都的高新區。孫彬的孫氏診所就開在這兒,出地鐵不遠就到了。
位于成都市武侯區高新區錦城大道的孫氏診所
當筆者一踏進診所,立刻感覺與平日常見的診所略有不同。診室一間間獨立設置,四面用玻璃做了隔斷。玻璃上貼了半透明的膜,既保證了診室的私密性,又不會讓人感覺很壓抑。孫彬已經在診室了,我們很快便熟絡了起來。
用貼了膜的玻璃做隔斷既保證了患者的隱私,又不顯壓抑。
現實而非理想讓我選擇了學醫和從醫
孫彬出生并成長在農村家庭,且家境并不十分富裕。他是家中的獨子,上面還有三個姐姐。爸媽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因此對孫彬寄予了厚望,希望他可以通過讀書改變命運,不要再過和祖輩一樣的生活。
與其說是孫彬自己選擇了學醫,不如說爸媽和現實讓孫彬不得不選擇學醫。畢竟醫生這個職業既受人尊敬,又相對穩定,且具有長遠性。帶著爸媽的殷切希望,以及姐姐們為了他而不同程度地放棄學業的犧牲,孫彬下定決心踏上了學醫之路。
既然是自己認定了的事,孫彬從此沒有在猶豫或遲疑過。他通過勤奮與努力,不負眾望考上了瀘州醫學院。談起這段過往,孫彬很坦然,絲毫沒有因為那時家境的困頓而言辭閃爍。
從醫學院畢業后,孫彬順理成章地進入了一家公立醫院,正式成為了一名醫生,爸媽和姐姐們都為他感到驕傲和開心。在這家醫院干了一年多,一個進入更大醫院的機會出現在了孫彬面前。那個時候的他,沒有關系、沒有資源,有的只是年輕氣盛不服輸的勁兒和在學校學到的真本事。他憑借自己的實力,通過層層選拔,考進了大醫院。
本以為人生之路就會沿著這條軌跡走下去,在醫院踏踏實實地做好一名醫生。他已然完成了家人的期許,爸媽在村里碰到誰,都可以自豪地說,“我兒子在成都的大醫院當醫生呢!”
我每一個決定都是深思熟慮后的結果
孫彬并不滿足于此,他有了新的想法,并開始做起了準備。
從醫學院進入公立醫院,再到跳出體制內,開始自己創業,孫彬只用了短短兩三年的時間。看著筆者不可思議的表情,孫彬緩緩道出其中緣由。他說自己絕不是沖動,而是經過了深思熟慮和準備后,才做出了這樣的選擇。
只不過這個決定他沒有事先告訴任何人,包括他的爸媽和姐姐們。先斬后奏的孫彬是不想讓父母家人跟著擔驚受怕,想等到事情成了,再告訴他們。就這樣,拿著爸媽給他在成都生活的家中積蓄和他自己四處湊的錢,他開了自己的第一家診所。
都說往事如煙,流逝的時間讓那段很難的日子蒙上了一層朦朧的面紗,似乎變得也沒那么苦了。為了省錢,診所裝修從畫圖到施工,孫彬親力親為。開業前因為裝修費不到位,診所差點兒開不起來。逢山開道,遇水搭橋,孫彬就這樣一關一關地闖了過來。不僅如此,在最苦的這段日子里他還收獲了最甜的愛情。
其實讓筆者最好奇的不是診所是怎么開起來的,而是怎么活下去的?畢竟那時的孫彬不過是個畢業沒幾年,沒背景、沒資源的毛頭小伙子。孫彬笑了,說:“我一點都沒為沒有病人而發愁。”
原來孫彬早就做了市場調研,在那個時候的成都,老百姓有個頭疼腦熱都會選擇去診所,而不是醫院和藥房。而他自己是醫學院科班出身,在用藥的精準性上是有很大優勢的,不怕留不住患者。
的確如孫彬所料,2008年診所開業后,登門的患者并不少,可是依靠自己扎實的基本功來留住患者,他還是想簡單了。因為彼時絕大多數的診所都會使用“三素”,即抗生素、維生素和激素。因其見效快、適用范圍廣,因此被很多醫生當成了萬能藥、太平藥。本著合理用藥、規范用藥的原則,孫彬開出的藥往往見效會慢一些。于是來他診所看病的患者會覺得孫醫生還是太年輕了,沒經驗,因此療效不佳。
在依靠個人力量無法改變當時醫療環境的情況下,孫彬無奈地選擇了妥協。原因很簡單,為了活下去。不過半年后,孫彬摸索出了一條求變之路。他開始給自己的患者寫處方、建檔案,一改過往診所“包藥”的模式。
2010年,孫彬開了第二家診所,自帶藥房。2010年-2014年之間,又連著開了四家診所。隨著診所越開越多,且每家都能盈利,度過了生存期的孫彬又有了新的思考。大家一提到診所,首先想到的是“小”。這個“小”不僅是指店面小,更多的是覺得診所水平低、不規范。他想要做出改變,用自己的親身實踐,改變大家對診所的固有印象。
2014年,孫彬按著自己的想法開始打造出一家他夢想中的診所。為此,他在成都市考察走訪了幾乎所有的診所,但可以借鑒的幾乎為零。孫彬并未輕易言棄,他突破圈層尋找靈感。在成都診所界率先開啟,用寫字樓中常見的半隔斷式設置診室,并一炮而紅。這樣的設置為患者創造了私密空間,讓他們更有安全感。診所開業后,每天都有很多開診所的人前去參觀考察,成了那時的“網紅”診所。
高新孫氏診所的醫生在半隔斷設置的診室中接診患者
孫彬不僅有著醫生的情懷,他更有著商人的頭腦。深謀遠慮后,他只保留了最后開的這家診所,其余全部賣掉。當時他的妻子很不理解他的做法,因為其余幾家診所也都是盈利的狀態。難道靠一己之力讓全家都過上好日子的孫彬想“躺平”了?其實不然,他有他的打算。
沉淀了三年后的2017年,孫彬再次開啟了自己創辦診所之路。高新協安堂診所開業后,月營業額就達到了12萬,這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與此同時,孫彬開始了診療體系的建設,他要讓自己創辦的診所連鎖化、標準化,這也就意味著這些診所的店面環境要一脈相承,用藥和診療也要一脈相承。
高新孫氏診所內的墻上掛滿了錦旗和牌匾
2018年孫彬的事業繼續高歌猛進,當年4月他同時開辦了4家診所,全部命名為卓雅系。不加盟、非合伙,只做直營的模式讓四家診所在半年后,便成功收獲了利潤、流量和口碑。沒多久,4家診所以非常合理的價格一起被收購,孫彬對收購方的承諾是不帶走診所內的工作人員,并繼續幫助他們培訓半年。
開辦診所、轉手診所、再開辦、再轉手,孫彬就這樣在自己單槍匹馬的創業之路上升級打怪。除了物質上的收獲,孫彬或許更看重的是在這一過程中,他對于開辦診所經驗與認知的豐富與提升。他總結道,做連鎖診所的三個核心板塊包括:選址的精準,診療體系的完善,人才的把控。
保持醫者初心,回歸醫療本質
對于診所用藥的選品,孫彬也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以有利潤空間為前提,孫彬更看重的是產品的稀缺性。在他旗下的診所中,不會讓單一品種的藥成為“包治百病”的爆品。只有精準合理用藥才會讓患者受益,并形成一傳十、十傳百的口碑效應。藥品好似醫生的利刃,且對于整個診療體系來說,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作為醫生,要對品牌和藥物有最基本的判斷,并充分知曉該藥物所針對的特定領域。這也是孫彬對品牌控銷產品的標準,可持續發展恰恰是他最看重的。
孫氏診所內的藥房
從經營診所的角度來看,無疑孫彬是成功的。對于成功的心得,他說很簡單,那就是保持醫者的初心,回歸醫療的本質。如果拿經營診所當作生意來做,往往是做不好的。如果懷有醫者仁心,把診療效果永遠放在第一位,那生意自然而然就會好。
看似簡單,其實孫彬是下了很多功夫的。他對自己的事業一直持有清晰且深刻的認知,診所最大的價值是為周邊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簡單、有效的診療活動。因此,只要診所不斷加強自身的專業性,提高診療的規范性,提供舒適的就診環境,那它就不會被時代所拋棄。
談到未來發展的方向,孫彬停頓了一下,“想嘗試做培訓”。“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孫彬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推動整個診所行業的發展。在他看來,目前行業內的很多標準還不健全,甚至有劣幣驅逐良幣的態勢。只有行業繁榮了,從業者才不會焦慮。他并不擔心自己成功的秘籍被他人偷師,反而非常樂于分享。在他的心里,醫學具有很強的包容性,醫療技術不能固步自封,需要集思廣益,才能發展進步,造福人類。至于為什么停頓,孫彬說他還沒有完全想好要怎么做,他的殺伐決斷永遠在深思熟慮之后。
從最初學醫從醫的目標來看,孫彬已經很好地完成了父母的愿望,甚至超出了預期。而他對于父母和姐姐們的感恩與回饋也一直未曾間斷,他最開心地就是把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他始終認為良好的家庭氛圍是他事業成功最堅實的后盾,沒有了后顧之憂,他才能心無旁騖地投入到工作中。
閑不下來的孫彬,既然心中已經有了方向,相信他謀定而后動,必能有所建樹。
本文為醫家頭條主編南丁原創
轉載請注明來源醫家頭條,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