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順屯堡地戲,俗稱 “跳神”,演出時間一般為稻谷楊花農歷七月十五中元節和一年一度的春節。地戲作為一種古老的戲劇,其顯著特點是演出者首蒙青巾,腰圍戰裙,戴假面具于額前;手執弋矛刀戟之屬,隨口而唱,應聲而舞。其演唱是五言、七言或十言,韻文的說唱在一羅一鼓伴奏下,一人領唱,眾人伴和,有弋陽老腔余韻,其舞主要表現征戰格斗的打殺場面,雄渾粗獷、古樸剛健。一般演出在村頭寨尾空場壩中平地而演,安順地戲所演的三十來部大書與屯堡人喜愛的《薛家將》、《楊家將》、《岳家將》、《狄家將》、三國英雄瓦崗好漢為主角,贊美忠義臣將,內容全部是金戈鐵馬的征戰故事。
安順地戲 被譽為“戲劇活化石”,“戲劇博物館”現已被列入國家級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余因自幼生長于貴州安順屯堡地區,逢節日常親臨現場,耳濡目染, 其場面熟現于心。此后常習水墨,并在閑遐之時,作些地戲人物水墨速寫,貫以動靜結合習筆自娛其心,為今后非遺題材創作,積累素材稿件。
徐波,
又名古裂、墨塵、食色人,號演 法。1970年生,貴州安順人。注冊國家誠信網“國際工藝美術大師”高級人才庫,高級工藝美術師,職業蠟染人,編著《蠟咒之吻》。
曾就職于安順和成都兩地,先后就讀于中國書畫函授大學、中國美術學院、北京服裝學院、中國工筆畫藝術研究院。主修中國畫水墨、巖彩,服裝染織和手工印防染,“水墨蠟染”發明人,獲多彩·貴州首屆“黔中名創”、“貴州名創”(貴州省博物館收藏),貴州省第四屆政府文藝獎,香港國際發明博覽會發明專利金獎;首屆、二屆兩次獲中國民族工藝美術珍品展金獎等;蠟染作品入選在國家博物館展出中國現代工藝美術雙年展,國畫作品特邀首屆‘多彩貴州’美術書法作品展。曾坐客CCTV2011“東方之子”一一華人會客廳,現場錄制2018央視詩書畫春晚《神奇蠟染》非遺技藝節目,2018政協委員話貴州。中國貿易報社評為‘2009年度十大創新先鋒人物’,人民日報社評為‘2015年度先進個人’。
“中國民族工藝美術大師”
“貴州省工藝美術大師”
“環保藝術家”
“貴州省民革優秀黨員”。“安順工匠”、“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第三批“安順市管專家。”古裂·水墨蠟染藝術工作室五次榮獲安順“民間藝術名家工室”,授予新文藝群體“水墨蠟染藝術研學基地”,貴州民革省委會授予“民族民間工藝傳承創新示范基地”,安順旅游學院客座教授 。
現任:
中國少數民族用品協會副理事長(專家委員會專家)/蠟 染分會(專業委員會)會長,安順市蠟染協會會長。
民革中央畫院理事,貴州民革中山書畫院副院長,安順民革中山書畫院院長。
貴州省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
貴州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寫生中國·安順分部主席。
政協西秀區五屆六屆常委(智庫專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