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詹天佑被聘為粵漢鐵路會辦工作,朝廷每月發給他500多兩銀子,并加上300多兩津貼,合計近1000兩銀子。當時的物價水平,這個數相當于現在的20多萬元,他每月的工資足以養活十個妻子,有人建議他納妾,但他卻堅決地回應:“我是修鐵路的,不但不能出軌,更不能納妾。”
詹天佑,清朝末年的維新時期涌現出的一位杰出人物,也是我國有名的鐵路之父。
年幼時,由于家境貧寒,他只能勉強讀私塾,但他的學習能力引起了他父母好友譚伯邨的注意。
譚伯邨深知詹天佑的才能不能被浪費,他堅信詹天佑應該前往留學,深造自己。
于是,他游說詹天佑的父母,并提出了一個吸引人的條件:只要詹天佑留學,他就將自己的女兒譚菊珍嫁給詹天佑。
這個條件打動了詹天佑的父母,他們希望兒子能夠有更廣闊的前程,于是送他出國。
詹天佑在國外努力學習,順利從耶魯大學的土木工程系畢業后,滿懷著對祖國的思念,回到了中國。
在1912年,詹天佑被聘為粵漢鐵路會辦工作,朝廷每月派給他的薪水是500多兩銀子,并加上300多兩的津貼,合計近1000兩銀子。
根據當時的物價水平,這個數值相當于現在的二十多萬元。
在他每月很可觀的工資,足以養活十個妻子,但他從不動搖自己的原則。
有人建議他納妾,但他卻堅決地回應:“我是修鐵路的,不但不能出軌,更不能納妾。”
他把對妻子的忠誠放在首位。
然而,在不為人知的地方,詹天佑對妻子更是展現了溫柔至極的一面。
他深知妻子譚菊珍平日為他付出了很多,尤其是在他的奔波的鐵路工作中。
為了讓妻子能夠吃到熱飯,他特別為她打造了一個保溫飯盒,每天為她準備美味可口的飯菜。
譚菊珍是一個勤勞賢淑的妻子,她理解丈夫的工作需要,默默地陪伴著他。為他打理各種家務事,讓家里井然有序。
然而,命運并不總是如人所愿。
在鐵路修建過程中,詹天佑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和艱辛。
他需要經常奔波于野外勘探,與妻子分隔兩地。
這讓他深感愧疚,因為他無法親自照顧妻子。
在某個寒冷的冬天,譚菊珍病倒了,臥床不起。
詹天佑心疼妻子的身體變得柔弱,決心要盡自己所能來照顧她。
譚菊珍為了讓丈夫放心工作,提出讓他納妾,以便有人照顧日常起居。
然而,詹天佑堅決拒絕了這個提議。
盡管身處物欲橫流的社會,他對那些對他傾慕的女子都不為所動。
他堅守著自己的婚姻誓言,將愛和忠誠全部獻給了譚菊珍。
詹天佑和譚菊珍的愛情和婚姻經歷了歲月的洗禮,他們的感情更加堅固。
他們共同面對生活的艱辛,互相扶持,共同經歷喜怒哀樂。
在詹天佑的一生中,他不僅是鐵路之父,更是一個對妻子深情厚愛、忠誠堅定的丈夫。
他的故事告訴我們,無論面對什么樣的誘惑和困難,真愛和堅守都是最珍貴的。
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婚姻的真諦和愛情的偉大。
正如詹天佑自己所說:愛情并非一時的浪漫和激情,而是需要經過時間的洗禮和考驗才能真正堅定和長久。
對此你怎么看?歡迎關注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