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不易,今年的一個共識。
但換一個語境,共識就打破了——某天晚上誤入抖/手直播間,主播一邊往插線板上咵咵插著LED燈進行檢驗,一邊介紹工作崗位福利待遇,一下叫人覺得,這么找工作,還挺天才的?
PART。1
最近流行:看直播找工作
直播招聘,挺好的,這下摳手機也算干正事了——當你媽質疑你躺沙發上舉著手機傻樂, 你正好打開招聘直播間,自證一下。
區別于線下挨個等面試的繁瑣流程,招聘主播會熱心回答每一個求職者的問題,不收費,更沒押金,求職者通常只需點擊報名入口,填寫了年齡和聯系方式,幾分鐘就有客服根據情況推薦工作。甚至,符合條件的,第二天就可以直接去工作地報道,專人對接。
速度快、效率高、打破信息不對稱。
直播招聘,同時解決兩個問題,一是不讓中間商賺差價,雙方直接溝通,真正做到“找工作跟老板談”;
二是打破傳統招聘信息差,用工前雙方聊好聊透,打工人杜絕天花亂墜到處亂飛的大餅,用人方看穿云遮霧罩模棱兩可的底細,以主播為橋梁,快速在求職者和招聘方之間建立信任。
其實,直播帶崗已經不算新鮮了,在今年的畢業求職季到來前,上海、湖北、河南、山東、河北等地,就面向大學生紛紛開展了直播帶崗活動。
“直播間招聘很有意思”“新形勢的招聘就應該這樣”,這也是一種普遍評價。乍一看,一波又一波的職位,再加上主播掛小黃車的熱度,頗能給人一種人“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錯覺。
PART。2
啥都招,也挺卷
直播招聘的職業跨度也很大,有招文員的,有招運營的,有不用坐班的電話銷售和打字錄入,也有雙薪五險的宿管。
職業分類,更是從日結包吃住,跨越到寶媽必看、離家近,還有的懶得寫具體職位,“坐著工作”四個字好像囊括了優點,又好像沒有。
但是別以為線上招聘就不卷,最近羅永浩就曾因在直播間招聘AI算法科學家,引發大家關注。一方面是因為工作性質兼具了技術性和熱門性,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網友們在直播間直接上傳的簡歷,充斥著“清北復交常青藤”,中簽率還不到千分之一。
但對于招聘直播間來說,這些面對高級人才的招聘需求還是少數。
此前有專業人士表示,對于要求和門檻較高的白領崗位,需要企業對候選人進行更全面的考察,面對面應聘仍然是必要環節,招人頻繁、傳統招聘渠道滲透率低的藍領群體,才是直播帶崗的主流。
是以,除開各家平臺自有的直播間外,最熱鬧的其實是各種大廠直接進行工人招聘的直播間了。
有的用人單位和主播們,把直播間搭在流水線旁邊,真正展現工作環境,比起過去簡短的文字、圖片,和讓求職者真正走進廠里差不多。
以往,“外出打工”一詞,就宛如開盲盒一般,在薪資待遇如何、居住條件如何、晉升機制如何、工作是否適合自己等等都模棱兩可的情況下,人可能就已經坐在流水線旁邊了。
但是沒辦法,外出一趟成本不低,藍領打工人沒有那么多時間成本,去挨個弄清工作之間的優缺點。要么接受,要么灰溜溜回家,一點其他辦法都沒有。
正因為這種事情太多了,很多人就算知道了更好的工作機會也不敢輕易嘗試。
而直播作為最直觀的內容形態,則能做到最小信息差的展示了。每場直播都有成千上萬人觀看,客觀上由公眾帶來了監督影響力。
在直播間蹲了蹲,最大的感觸是對社恐友好,你顧慮的問題,都有人幫你問了。曾經的招工現場,大家只會問“工資多少錢”,而現在,會有人問“包吃”是包幾餐,“包住”是住在廠區還是住在別處,上班路遠不遠。
而對于主播來說,一對一解答,變成了同一問題統一解答,自然省事不少。鑒別信息真偽的渠道,由求職者和平臺共同把控,不再是中介一張嘴說了算了。
用三個字總結,「快、準、真」,就是直播招聘最大的優勢。
PART。3
亂象頻出
被騙入一份錯誤的工作,危害性不啻于進入一段糟糕的婚姻,但直播招聘的亂象,也像相親會遭遇殺豬盤一樣危機重重,不親自點擊去看看,是了解不到的:
首先,不知道是不是以好工作當幌子來吸引更多求職者,主播嘴里介紹著周休兩天六險一金不加班的好工作,點進去一看就招滿了。
有類似經驗的求職者直言,可能不是招滿了,而是根本就不存在這樣的好職位——先靠掛羊頭賣狗肉吸引眼球,加上微信,然后再“空投”一些半毛錢關系都沒有的工作,不僅不像介紹的那么輕松,還有可能把日薪從300縮減到200,把工時從8小時漲到12小時。
還有一些招聘者,提前預定下一屆奧斯卡小金人,求職者按照工作崗位一溝通,結果另一邊說的是簡歷付費優化——工作八字還沒一撇,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掏錢,簡歷優化先充上了會員。
而至于崗位信息造假、個人信息泄露、主播夸大薪資待遇、中介冒充工廠直招、向求職者傳遞不實信息等亂象,就更需要求職者自己擦亮眼睛了。
此前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4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擔心夸大崗位優勢和待遇的占61.9%,其次是呈現的企業情況不夠全面占45.4%,還有45.2%的人投遞簡歷后個人信息缺乏保護。
此外,直播帶崗的行業是不是能更全面一些、主播是不是能更專業一些、平臺怎樣對招聘企業的資質進行審核,這些問題也都是需要進一步探討的。
任何善意的功能,一旦缺乏約束,就很容易走向另一種深淵。這樣的約束,除了公眾監督之外,平臺審核也是重中之重。招聘方的資質到底如何,工廠直招到底靠不靠譜,求職主播是否對工作崗位有過篩選,都應該是環環緊扣的。
相比于我這種看熱鬧的人而言,那些招聘直播間爭搶連線機會的賬號,那些直播間飄過的每一條彈幕,背后都是一個個活生生的求職者。他們真實渴望著一份心儀的工作。
而就拿快手的“快聘”功能來說,每個崗位下又都有個提示:“快手藍領招聘平臺僅提供平臺技術支持服務”“平臺不參與招聘事宜,相關招聘寄履約問題由招聘雙方確認并擔責,包括簡歷虛假等”又會帶來疑問:
作為直播帶崗的重要參與者,面對每一個有血有肉的用戶,直播平臺所扮演的,又該不該僅僅是一個提供技術支持的“賽博招聘菩薩”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