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季,是勿問歸期的離別,也是整理行裝奔赴山海的向往。
2023年6月15日晚,由揚州廣電報網傳媒全程執行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青春不散場”主題畢業生沉浸式夜游晚會成功舉辦。
校長陳洪、校黨委副書記倪永宏、副校長丁傳安 、校紀委書記郭榮中在現場一起放飛夢想氣球,祝福畢業生們前程似錦,揚帆起航。
這里,有古風古韻的“唐風長廊”,有high翻的“夜光街舞秀”,有“非遺集市”街,有“畢業打卡簽名墻”,帶著學子們與揚工院三年的點點滴滴一起奔向更遠的未來。
沉浸式夜游在舞龍舞獅的演出中熱鬧開場。
二分明月
桃花島是揚工院雙鏡湖中的一個小島,也是很多學生留下美好回憶的標志性地點。
影子舞《水之靈》作為沉浸式夜游晚會的第一站,掀起了當晚的小高潮。值得一提的是,當晚的所有演出都是學校各大社團的同學們獨立完成。
以紗幔為屏,在朦朧的燈光月影之下,身著傣族裙的女性特有的柔美,令人如醉如癡。
唐風長廊下,由大學生藝術團舞蹈隊編排而成的敦煌飛天舞《絲路幻影》,仿佛將所有人帶入了另一個空間。
中國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故稱夏。衣冠上國、禮儀之邦,史稱華夏。
幽幽千年,熠熠華服,由大學生藝術團禮儀隊帶來的漢服秀演出《國昌-盛世》盡顯文化韻味。
由16名少數民族同學共同編排的舞蹈《心聲》吸引了一大波學生的駐足觀望,結尾處的水袖表演極具特色。
春江花月
紅墻黛瓦,綠樹環繞。現場設置的一面唐風紅墻,學生們紛紛打卡留念,寫上自己的畢業寄語。
走在揚工院的校園里,你會發現學校里的春江路、江天路、花林路……幾乎每一條道路都可與唐代詩人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聯系起來。
一首《春江花月夜》詩詞朗誦應時應景,也是學子們情感的宣泄。
當畢業晚會遇上揚州非遺,這場沉浸式夜游注定不一樣。
這里有來自486非遺文化聚集區的11位非遺大師,有學校21個精品社團的集中展示,有食堂美味的菜肴,有投壺、套圈等小游戲,這里是吃喝玩樂的天堂。
月照花林
畢業季的到來,讓整個學校充斥著青春的氣息。跟隨舞獅的腳步,全校學子不知不覺已經走過了大半個校園,不少現場的畢業生們說:三年了,還是第一次這么走走看看學校。
以青春不散場為主題的巨幅文字打卡墻,融合了畢業祝福語與揚州本地方言,寓意讓學生前程似錦,呱呱叫,越來越萊斯。
大學生活動中心門口,閃光舞《以舞之名,與光同行》,將電光元素通過精妙設計植入服裝道具之中,同學們運用天然的舞臺背景,通過發光的衣服來展現街舞的律動,用創新的方式體現街舞的魅力。
最火熱的季節承載著最盛大的離別,夜游晚會以學生們的歌舞《再見》落下帷幕。
有歡聲有笑語,有淚水有不舍,大家用自己的鏡頭記錄難忘、記錄這段美好的瞬間。
青春不散場
三年前,年少的他們匆匆趕著腳步,在每個教學樓穿梭,走過操場、路過樹林。
三年后的今天,他們終將離別,為了實現夢想,為了大展宏圖。
在揚工院,有一些人陪你走過了數載春花秋月,有一些故事陪你記下了連年夏蟬冬雪。
聽一聽,他們想對母校說:
左金豆:三年前,從甘肅慶陽的一個偏遠村莊,歷經23個小時,途經17個城市來到揚工院。因為我知道,讀書意味著獲得知識,而知識可以改變命運。三年的時間,是揚工院充實了我、見證了我,讓我懂得“自強不息,砥礪奮進”,讓我學會“求真知、做真人”。畢業后,我將成為一名直播帶貨主播,在這樣一個新興行業里繼續發光發熱。
楊云亮:我的家鄉在無錫,在揚工院的三年時間,我的學習、生活充實豐富,今年的畢業晚會讓所有的畢業生眼前一亮,感謝母校給予我難忘的回憶。正如我手中的“一帆風順”一樣,祝愿母校的未來順風順水。
王紀緣:甘肅蘭州人,在北方生活久了的我很想來江蘇感受城市的魅力。填報志愿時,我被揚州這座歷史文化名城所吸引,被揚工院的人文氛圍所吸引,我來到了揚工院。三年的學習讓我成長,羽翼豐滿,接下來,我將繼續進行本科的學習生涯。非常感謝揚工院送給全體畢業生這份特別的禮物,今晚真切感受到了學校對畢業生的愛。
星輝璀璨,征途在即
衷心祝福所有畢業生
前程似錦,未來可期
圖/張日雨、趙乙凱 文/華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