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李白,不光在現代有很多的粉絲,在古代也非常多。他熱情的性格和極高的才華,走到哪里都有人熱情招待他。
有一年,他到安徽地區游歷,好友汪倫是當地人,他得知李白在安徽,便邀請他到自己府上住了好幾日,每天好吃好喝的招待李白。
李白酷愛喝酒,這次在安徽喝的是非常過癮。臨行前,為了感謝汪倫的熱情招待。
于是作詩一首:上句是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下句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聽的汪倫不斷驚嘆李白的橫溢才華,對李白深感敬佩又喜愛。
有很多人喜歡欣賞李白,但也有人不喜歡他,這個人便是他的第二任妻子。
李白的結發夫妻是許氏,經孟浩然撮合,李白娶了前宰相許圉師的孫女許氏,李白是入贅到許家,兩人的婚后生活很愜意,李白在他《贈內》詩里面說,一年360日,日日醉如泥,雖為李白婦,何異太常妻。
雖然娶了前宰相的孫女,并沒有給李白帶來飛黃騰達,依然是無業游民。
日日喜好飲酒醉歌,但許氏從不責怪他,而是無微不至地照顧他。
許氏還給李白生了一兒一女,然而在李白近40歲時,許氏病逝留下一對年幼的兒女。
他自己又無力照顧孩子,為了孩子,他便與姓劉的女子同居在一起。
劉氏成了他的第二任妻子,然而這位劉氏女子并沒有許氏那樣的心境體諒李白。
李白漂泊在外與人飲酒作詩,在外漫游的日子里,只看見他每日往外拿錢出去花,卻沒見拿回家多少錢,官也沒做上去,所以就嫌棄又看不起李白,對他抱怨不滿。
有一天,李白在屋中閱詩書,劉氏端著碗走進屋來,看到李白整日都在讀寫詩,她忍不住火冒三丈,將碗扔在桌上,指著李白咆哮道:“除了喝酒寫詩,你還會什么?這些東西有什么用?能賺錢養家嗎?你光指望我來養家?”
李白是一個不喜歡被人瞧不起的人,此時還被自己的妻子嫌棄,他心里很煩悶,于是起身離開,任由劉氏在那里指手畫腳、大聲叫罵。
然而讓劉氏沒想到的是,很快李白的人生迎來了轉機。
原來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讀了李白的詩后,向皇帝推薦了他,加上又欣賞李白的賀知章,在皇帝面前說了許多贊美之辭。
李白在皇帝處說了許多贊美之辭,隨后皇帝李隆基讀了李白的詩歌后深受震撼,楊貴妃也喜歡李白作的詩,認為不能錯過這位才華橫溢的人才。
李隆基傳令馬上召李白入京,接到入京消息的李白激動不已,皇天不負有心人,他終于實現心中的愿望,曾經受過的冷眼,遇到的挫折,被人嫌棄看不起...
當他接到皇帝的詔書時,李白的思緒立刻涌動,寫下了一首《南陵別兒童入京》詩,表達出自己的感受。
李白在詩中寫過一句,是對劉氏的不滿。上句講述的是會稽愚婦看不起貧窮的朱買臣,而下句則是指如今我也辭家去長安而西入秦。
這是李白引用的典故,說的是朱買臣,他出生在西漢,一直是砍柴維持生計,40歲了還沒有一番作為,家里窮的經常揭不開鍋。
但是他很喜歡讀書,有時候上山砍柴,他會大聲朗讀自己喜歡的詩。同行的妻子覺得很丟人,也覺得跟著這樣一個窮人一輩子都只能過苦日子,于是便離開了朱買臣。
可是沒想到的是,朱買臣后來得到了漢武帝的賞識,還被授予官職,成為了太守。
一次朱買臣出游會稽郡,在這里遇到離開的妻子,看到她和現任丈夫在路邊修路,朱臣念及往日的情分,將兩人帶回自己府上安置了,前妻覺得非常丟臉,便上吊自殺了。
李白引用這個典故是因為他的遭遇和朱買臣很相似。也和他一樣沒有放棄自己熱愛和堅持的事情,當身邊的親人都質疑自己的時候,還能堅持不放棄。
這樣的毅力值得和讓人佩服。李白在追尋夢想的道路上受到了太多的質疑,但是他沒有放棄,使得夢想開出了美麗的花。
李白的經歷也告訴我們,實現夢想的路上是充滿艱辛的,沒有捷徑可走。只有當成功來臨時,才會感到意義非凡。
李白去世1000多年后,他《南陵別兒童入京》的最后一句“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被無數人拿來激勵自己,希望自己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能夠多一份堅持,即使遇到再多困難也不輕言放棄。
各位看官對于這樣的李白,您是否喜歡呢?歡迎關注+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