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7日,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主辦的第13屆中國汽車論壇在上海嘉定舉辦。上海零數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劉波發表精彩演講。
大家好!
今天上午咱們會議議程安排的非常充實,我和前面幾位嘉賓背景上面略有一些差異,我本身原來是在金拱門、電信號百、高德、萬達信息做數字化的工作,我想通過從互聯網、數字化的角度給大家一些不同的觀察。我的觀察和思考力求范圍廣切口準,題目是:區塊鏈技術賦能汽車數據產業。
三個部分,觀察思考、分析設計、產業實踐,最后會有一個簡單的介紹。
第一部分,首先市場觀察,這兩天大家聽了很多數據,機動車保有量3.2億,新能源保有量1500萬,下線2000萬輛,2023預計銷量850萬等等,講的是新能源的迸發向上,需要注意的是這后面隱藏的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趨勢:數字化的日益加深。從智能網聯這一塊,我們對于這個行業的預期,2025年萬億級的市場可以看得出來,數字化在里面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這是一個觀察。從思考的角度可以概括為車機互聯向V2X、感知向認知、單車智能向車路協同,以及從軟件OTA向軟件定義汽車的轉變。
市場觀察第二點,應用場景和技術條件雙齊備,我們有大量的用戶,這些用戶身邊又有大量的應用場景,這些應用場景需要很多技術,現在不管是場景到技術都越來越完備,但是這里面仍然存在著海量創新的空間,所以對于這塊的觀察我們的思考是智能網聯汽車高度數字化、產業角色眾多、應用場景豐富、技術日趨成熟,并且市場潛力巨大。
關于政策的觀察,目前政策方面正在分領域、分層級、分步驟的實施,分領域包括工信部、公安部、住建部的車聯網和智能網聯、新能源、智慧城市,分層級包括中央和地方,分步驟包括仿真/封閉/開放測試-示范-運營-試點(產品準入、上路通行)等,這些全部涉及數字化,數據貫穿其中,重要性日益凸顯。
關于產業的觀察,企業夜以繼日,城市爭相競逐。同時我們在產業觀察上面可以看到大浪淘沙之下瘋狂內卷,不管是新能源汽車還是傳統汽車的廠商,有大量的來自官方機構和民間機構的測試,不斷在的上演。我們看到很多非常吸引眼球的來自民間的測試,電池包直接抽出來進行裸撞、穿刺,對汽車進行A柱的切撞,把車直接吊起來,5米不夠就10米,讓它自由落地,各種各樣的測試……前一段時間我去某個西南城市出差,跟車企的朋友本來在燙著火鍋,結果不到晚上8點他就要匆匆買單回去加班,我說已經晚上8點了,在休閑著稱的城市,為什么還要回去加班?他說老板還在辦公室、馬上要進行新一版本的發布,這些原來都是按照年來算,現在的版本迭代都是按照月,所以大家非常的內卷。
產業觀察另外一點是波瀾壯闊當中全面競爭,我們知道有些車企現在面臨著非常難纏的數據安全的問題。今年也曝光了多起這樣的事件,同時咱們對于產業界來講“缺芯少魂”的問題一直在困擾大家,我們現在也在奮起直追,咱們中汽協前段時間發布了中國車用操作系統的開源計劃。同時,我注意在大洋彼岸,有一家機構進行了自動駕駛相應產品的對比評測,列出了16家的打分結果,其中我們引以為豪的中國車企有4家進入了這個榜單,16家進了4家,給我們提了一個醒,這些年來中國的汽車產業確實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我們仍然要尊敬對手,敬畏行業規律,還是要夜以繼日地抓緊做一些工作。
綜上,產業思考是:機會很大、風險很高、問題很新,但我們是有辦法的。
第二部分,分析設計,我們說到了觀察思考再來看一下問題分析工具和方案。問題我梳理了一下,整個行業現在面臨3大類、12個具體的非常突出的問題,這是我作為一個觀察者梳理出來的,肯定不夠全面,請大家指出來。首先是人車糾紛不絕、自然事故打擊信心、數據安全隱患巨大、賣車盈利模式難以為繼,其實對應地我們可以從“數據存證”予以支撐和解決。
第二類,自動駕駛渴求數據,車聯網難閉環落地、高精地圖進退兩難、二手車市場不活躍。很多朋友期待著換純電,現在一方面新的車非常多,另外買來以后很可能砸在手里很難賣掉,三年跌價55%以上,這個讓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做選擇。這些問題可以用“數據共享”來解決。
第三類,法律亟待更新、保險創新滯后、脫鉤危機供應鏈以及貿易保護暗流涌動。這些是可以用“服務和監管的創新”來解決。
我們分析一下這些問題可以看到,數據的安全其實不是一個點的問題,單純狹義的安全,至少從對象層級來講分三個層級:國家安全、商業機密、個人隱私。國家安全上面,數據的采集是否合法?合規?數據是否處境影響國家安全,數據的監管是否到位?從企業角度來講,商業機密,數據的資產是否確權,存量是否合規,價值是否用足,而個人隱私上面是否進行了充分的確權并且可定義,所有的這些跟應用的創新息息相關,數據是否真實、準確、全面,數據價值是否合理的分配,以及應用是否健康可持續。
帶著這些問題和分析我們去尋找工具,我們找到了區塊鏈,區塊鏈可以起到什么作用呢?我們把它分為基礎能力和行業賦能這兩個角度。從區塊鏈能力來講,業務維度可以提供DID,可以做確權、存證、核驗、共享、交易、聯合應用以及支撐商業化。從它對賦能汽車產業角度來講,宏觀上可以使監管陽光執法,履職合規免責,保護數據安全,政企雙向奔赴,并且厘清各方面的責任和促進生態發展。
舉一個例子,我們在某一個國家級的智能網聯的示范區做數據存證的系統服務的時候,一期是中心化的存證,當然也有指紋、哈希機制,有一次有一位位高權重的領導考察的時候,他主動提一個問題,在目前的權責劃分的時候,數據能夠起到的作用大家理解。但是如果我們只是拉著政府部門去做一個背書存證,這樣可能會引起另外的麻煩,當車主和車企之間產生矛盾糾紛的時候,政府拿出真實的數據出來,可能在輔助定責的時候“引火燒身”,這里面分布式的存證共享就特別重要。
方案上面可以看到,基于數據的價值流通基礎設施來橋接數據和應用撐起整個生態,怎么理解呢?左邊我們現在已經有大量的各種各樣的基礎設施,各種各樣的路測設備,收集了海量的數據,而右邊我們涌現出越來越多的各種數據的需求,這二者之間其實已經存在多年,但說實話沒有形成很好的閉環。原因主要在于缺乏中間的聯通的基礎設施,這種聯通要達到什么樣的效果?基于數據身份實現確權,要能基于數據存證,實現可信,基于隱私計算實現安全,并且基于合約等等其他的機制實現商業化,這樣的一套數據流通的基礎設施至關重要。
我們想到了一些方案,并且把一些方案進行了落地,我們共同聯合咱們的上汽檢、中汽協一起創新了典型數據流程的存證模式,從車端到車企再到存證平臺,并且這里面還有檢測中心、地方監管部門、車主多方共同參與,這里面囊括了原始數據、標準數據、哈希數據。
同時創新了典型的數據檢測方法,我們稱之為“三隨機法”,數據傳輸過程當中,傳輸未亂發、運營未私采、轉換保真實、內容合規范、數據要保證未篡改。同時,還實現了典型的數據存證路徑不同車企不一樣,我們有多種方案進行適配。基于前面這些我們實現了一套分布式的數據共享網絡。前面王部長提到的VDBP、ADTC就是基于這樣的成果搭建出來的平臺。比如VDBP它一開始實現的是點對點的數據交易,通過隱私計算又實現了它的第四層的多方計算數據的可用不可見。
同時基于零知識證明,基于一些合約機制實現了數據的核驗、數據的查詢,加上VDBP本身第一期已經完成的數據交易,構成了一套完整的四層的分布式的數據共享網絡。我們在做汽車產業工作的時候,接到了來自于車企,甚至來自于跨行業的,比如說公安、城運、政務方面的大數據機構的主動接洽,他們希望用這樣的一套東西來做數據的跨主體、跨領域的共享。
第三部分,我們說的這樣的思考,這樣的方案落在產業實踐當中有哪些案例呢?首先我們形成了這樣的一套產品,這里面涵蓋了數據中臺的大腦,信任中臺的小腦,應用中心里面,政府的監管、商業的運營、數據的交易、金融的服務都已經在里面實現,并且向上可以對接國家平臺,橫向可以去跨接司法見證鏈,實現司法級存證,這個在咱們ADTC、VDBP上面已經實現了。
說到存證這里面有一個“三”,分三級,大家說到存證通常來講有基于主題的中心化存證,這是最簡單、最基礎的一級,再往上就是咱們說的最高層級的司法級的存證。
下面介紹幾個案例:
第一個案例是智能網聯的數據平臺,最典型的就是ADTC,還有車聯網的先導區和示范區的落地案例。
第二,汽車數據司法存證服務,我們做的司法的見證鏈。
再往下有分布式的數據共享網絡,以及汽車數據的交易平臺VDBP、數據的綜合應用平臺,這就是咱們今天發布的汽車領域里面的產品責任險,這是跨主體的既有車企的數據在里面,也有保司的算法模型在里面,大家共同計算一個結果,支撐這樣的應用。
同時還有智能網聯保險的UBI的探索,以及柔性供應鏈的基礎設施。我注意到數據其實可以應用到很多領域,除了前面講到的具體的領域,為什么這里有柔性供應鏈呢?汽車領域里面,供應鏈代表了國家的綜合競爭實力,咱們國內供應鏈的能力應該說非常強,但目前也接受到很多方面的挑戰并且存在著安全隱患,我們畢竟不是在每一個零部件上面都是自主可控的,產能的優化和協調也是需要供應鏈更強的能力。這一塊我們也在配合電動汽車百人會在搭建一套新的基礎設施。
后面還有像汽車維修健康檔案EHR、車輛殘值評估服務以及創新聯合應用聯合監管、車路協同的云控平臺、碳普惠、數據跨境交易、監管平臺,還有像新能源汽車的充電網絡規劃,以及檢測數據共享以及報告互認來降低咱們車企在各地去做創新應用測試示范時候的成本投入。
在做所有這些東西過程當中,我們有一個感受,技術很重要,行業know how必不可少,還是需要躬深入局,我們要主動地學習,所以在這里面積極參與了地方的立法工作以及標準的編寫。這一篇我的體會是這樣的,為什么說到區塊鏈能夠為這一塊東西提供服務?我們是這樣理解的,在數字2.0時代,我們可以引用馬克思在《資本論》里面提到的生產力模型可以很容易理解,包括區塊鏈在內的咱們現在各大主流的重型的技術從中扮演的角色。我們可以想到IOT、物聯網它起到的是什么作用?其實降低了信息的采集成本,人工智能呢?人工智能其實提高的是信息的處理能力,這是物聯網和人工智能AI他們起到的作用。我們再說到大數據,大數據是什么?是生產資料,是人類智慧,有一個問題它是廣泛分布在不同主體手里。而我們在需求端又需要對多元的,各種各樣的復雜的數據進行綜合的計算,這就產生了矛盾。這也就是這些年,從陳剛書記在貴陽開始做大數據這么多年波瀾壯闊的大家去搞了好多的大數據中心、大數據局,各種各樣的紅頭文件去推動的工作,到去年進入到一個新的歷史轉折點,我們推出了數字中國、數字政府、數據20條,包括推出了國家數據局以及全國的體系的盤整,接下來我們應該怎么做?數據分散的情況下,我們要連接,但是不要再做匯聚了,或者不要全做匯聚了,這樣有一個區塊鏈,它調節這樣的生產關系,起到數據連接但是不匯聚,讓大家充分的應用來支撐上面的各種應用場景,包括汽車產業里面的各種場景。
這是我帶來的觀察思考、分析設計和產業實踐,最后簡單介紹一下零數科技。零數科技是一家成立于2016年,以區塊鏈和隱私計算技術為依托,構建數據共享和資產流通的基礎設施。我們有兩大特點,具備高性能的區塊鏈底層技術、積累了大量的深度應用場景,服務了數十家在業界非常知名的合作客戶。底層技術怎么理解?這個不能自己自吹自擂,咱們國內監管區塊鏈最主要的兩大國家機構,一個是中央網信辦,一個是工信部,我們以唯一的企業身份同科技部參與了國家的重點研發計劃“新型鏈上數字內容的安全智能監管關鍵技術”,就是“以鏈管鏈”。同時我們以唯一的民營企業身份攜手威勝信息入選了2021年國家級區塊鏈創新應用試點。
對于工信部這邊,我們在電標院的區塊鏈的性能測試里面,在全國遙遙領先,現在保持著15萬以上的TPS。同時在賽迪研究院這邊,我們是入選了2022中國區塊鏈技術創新典型企業名錄,排位第二。我們還是信通院TBI的副理事長單位,同時在地方包括上海,獲得經信委等多個部門的認可,我們也是作為高新技術、專精特新的企業。
最后,提六點倡議:
1.安全服務公共化。安全服務需要的投入之巨大,建議是由政府來牽頭,咱們共同來做這樣的工作。盡可能提取其中的標準部分、規范部分來統一去實施,這樣支持咱們產業內的企業包括車企做好這方面的工作。
2.數據應用商業化。目前我們很多工作,車聯網沒有實現商業閉環,車企經營過程當中要有新的業績增長點,把車賣的更好,我們呼吁數據應用進行商業化,比如說接入VDBP進行直接變現,還可以參與更多場景的應用。
3.數據部門前臺化,是指車企,原來并不是直接承擔原來前端的銷售職責,現在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現在可以考慮數據部門前臺化。
4.拓寬用戶頻譜,用戶需求越來越多元、復雜化,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要提供更無憂、綜合的服務,更新的創新模式,是不是可以把租售的模式在中國完整創新的落地,是否可以引入UBI,讓用戶車主有更好的新能源車的購買和使用體驗,我們是否用這些東西打包來覆蓋各個層級的不同用戶,這是拓寬用戶頻譜。
5.完善保險產品,UBI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6.保險經營精細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