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英國主流媒體紛紛報道了一個倫敦的華裔男孩。他是智商超過理論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和霍金的艾德里安·李(音譯,英文名為Adrian Li)。由于智力測試成績排在前1%,艾德里安獲得了國際高智商學會門薩俱樂部的會員資格。
11歲的艾德里安在門薩俱樂部的智力測試中過關斬將,通過邏輯思維、推理判斷、言語智商、詞匯量和數學等一系列測試,成功取得了162的高分成績,這是18歲以下青少年組的最高分。
美國總統亞伯拉罕·林肯、本·富蘭克林和比爾·克林頓的智力測試得分分別為128、160和137。拿破侖的成績是145分,弗洛伊德獲得了156分。
艾德里安·李于2022年隨家人從中國香港搬到倫敦北部的巴尼特區(Barnet),他的智商名列全球前1%,超過了愛因斯坦和霍金的160分的智商。
對如此高分的智力測試結果,艾德里安很激動,同時他也希望自己未來能夠實現成為“世界上最好的醫生”的夢想。
艾德里安說:“一開始我只想考出148分,可以進入門薩俱樂部就好……我從來沒有想過我會考出接近愛因斯坦獲得的160分的分數。這對我來說太棒了,太激動了。也許有一天,我能實現我的夢想——成為一名心臟病專家,拿到劍橋大學的學位,成為世界上最好的醫生!”
艾德里安的媽媽瑞秋·劉(音譯,英文名為Rachel Lau)說她的兒子從很小的時候就表現得與眾不同。她補充說:“當他兩歲,第一次看到‘university’(大學)這個詞的時候,雖然他不知道這是什么意思,但他卻可以輕松地讀出并正確地發音?!?/p>
她介紹,艾德里安從兩歲起就對書籍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八歲時就能寫小說了。
她說:“在幼兒園時,他就開始閱讀他最喜歡的《星球大戰》(全文版)系列書籍。阿德里安在8歲時就開始寫小說,他自豪地將這些書命名為‘怪物探索’系列,里面有令人興奮的冒險故事?,F在他正在寫一本關于古羅馬的小說,希望能在今年秋天出版。”
?
艾德里安將于9月份進入位于巴尼特的英國文法學校伊麗莎白女王學校(Queen Elizabeth's School)。這所學校被認為是全英國最好的重點中學之一。
除了他的學術能力超群,阿德里安還喜歡國際象棋、壁球、擊劍、滑雪、乒乓球、跆拳道和劃船等。
瑞秋說,艾德里安在小學時獲得了很多學術類獎項,喜歡考試,“因為考試能給他帶來成就感和自豪感”。
她還說:“雖然我們為阿德里安的天賦異稟感到驕傲,但我們仍然不斷強調,即使他有天賦,他也必須努力學習,小心謹慎地做事。我們希望他能選擇符合自己興趣的道路,這樣他就能全身心投入,找到幫助社會的最佳方式?!?/p>
01
去年初,丹尼爾·楊也同樣獲得高分
艾德里安并不是第一個獲得如此高分的英國華裔少年。2022年年初,12歲的丹尼爾·楊(音譯,英文名為Daniel Yang)在門薩俱樂部的智力測試中,同樣取得了162分的好成績。
據報道,丹尼爾是在參加門薩測試的5年前才開始學習英語的。他七歲時隨家人從中國搬到了伯明翰。
丹尼爾自言花了很長的時間才適應了英國的環境,現在很喜歡這里。他夢想著去牛津大學讀書。他一直努力學習,一如以往在中國生活時那樣,抱著堅定的信念應對各種挑戰。
丹尼爾說:“我剛來英國時不會說英語,當時感覺有點被冷落了。我確實花了很長時間才適應,但現在我喜歡上了這里。我學習一向很努力。因為我在中國生活的時候也一直是這樣的。我只是繼續在這么做而已?!?/p>
對于自己能在門薩測試中取得高分,丹尼爾除了高興之余,也為自己感到自豪。除了努力克服了語言障礙,丹尼爾也是個喜歡自我挑戰的孩子,更喜歡進行測試,如數學解答、詞匯測試等,都能引起他的興趣。
對于門薩的測試結果,丹尼爾說:“當結果出來時,我非常高興,我非常自豪。這是一個巨大的成就。我見過其他孩子完成了考試,但并沒有得到和我一樣的分數。”
丹尼爾的爸爸湯姆在聽到消息后也是欣喜若狂。他說:“作為父母,我們感到很驕傲。這是驚人的成績。他簡直是個天才?!?/p>
02
“天才兒童”長大后都怎么樣了呢?
門薩俱樂部于1946年在英國牛津創立,向全球智商最高的2%的人開放。21年前,克里斯托弗·格林(Christopher Guerin)的情況跟艾德里安和丹尼爾極為相似。
2002年,12歲的克里斯托弗擊敗了成千上萬的孩子,獲得了162分的高分成績,成為了英國“最聰明”的孩子之一。
來自伯明翰的克里斯托弗坦言:“這是我和我的家人完全沒有預料到的事情。那時,我的照片出現在英國各大報紙上,也出現在了BBC的新聞里?!?/p>
這也為他帶來了很多機會,包括被邀請和俱樂部主席一起觀看他心愛的阿斯頓維拉的比賽,以及受到愛爾蘭旅游局的邀請并獲得了免費旅游愛爾蘭的機會。
成為門薩俱樂部的會員這件事,一直激勵著克里斯托弗。他說:“我想即使我當初沒有成功,我也仍然會在我所做的事情上表現得很出色?!?/p>
克里斯托弗已經獲得了三個碩士學位,其中一個來自劍橋大學,目前正在攻讀博士學位。他現在的日常工作還包括在一所中學擔任校長助理,他說他會用自己的經驗來鼓勵學生?!俺晒Σ灰欢ň窒拊谥橇y驗或學術方面。無論你對哪方面感興趣,努力去做好它都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p>
27歲的阿蘭·費爾南德斯(Arran Fernandez)是另一個天才少年。他說他從來沒有沒有感受到任何外部的壓力。
他在15歲時考入了劍橋大學數學系,成為1773年以來最年輕的劍橋學生。18歲時,他已是劍橋大學的數學冠軍,榮獲資深蘭格勒頭銜(Senior Wrangler)。這一頭銜只有劍橋大學頂尖的數學本科生才可以獲得。
費爾南德斯早前在薩里郡(Surrey)接受在家教育,沒有去學校上學。他說:“我的經歷當然不典型,但我也不覺得自己錯過了什么。每一種經歷都有其獨特之處。在社交方面,我從不太在意和別人比年齡,所以我不會因為年齡而覺得自己和同齡人有什么不同。無論是15歲還是18歲,第一次上大學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次人生的改變和全新的體驗。”
費爾南德斯現在是塞浦路斯北部東地中海大學的數學系副教授。他說自己一直在工作中努力表現,這并不是因為外部的壓力,而是“為了讓自己滿意”。
費爾南德斯承認,他不喜歡“天才兒童”這個詞。他說,他所擁有的機會和支持并沒有讓他比其他人“更好”。“我過去不是天才,現在也不是一個天才,我只是一個獲得了特殊教育機會并能夠充分利用這個機會的人?!?/p>
當然,作為一個有天賦的孩子并不意味著就可以隨心所欲。
喬斯林·拉文(Jocelyn Lavin)從小就有音樂天賦,很早就被曼徹斯特著名的切特姆音樂學院(Chetham’s School of Music)錄取。
喬斯林回憶說,在成年人的工作生活中,人們往往希望事情按照某種固定方式去完成——“他們不喜歡你不符合常規,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和看待事物的方式”。
她曾做過教師和秘書等工作,幾周前,喬斯林還申請了自己的“理想工作”。
在填寫工作申請的問卷調查時,喬斯林強調了自己獨特的研究技能和發現問題的能力,并表示可以把這份工作做好。然而,她卻被公司拒絕了。對方認為她的回答與他們對這個職位的期望正相反。喬斯林無奈地說:“這讓我覺得我的天賦似乎在找工作中阻礙了我。”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我們都不是天才少年,不過,也不必擔心。英國教育記者溫迪·柏林納(Wendy Berliner)說,對于那些日后出類拔萃的成年人來說,“成功與性格密切相關,比如決心、行動力和好奇心”。
門薩的天才兒童顧問林恩·肯德爾(Lyn Kendall)也說,她注意到錄取的門薩兒童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有動力,有學習的“需求”。
當然,林恩還提到,門薩俱樂部還為天才兒童的父母提供了一個支持小組。目前該小組有大約300個家庭。她直言,作為一個門薩俱樂部孩子的父母是很辛苦的。“孩子的聰明才智往往會讓家長們感到精疲力盡,甚至可能毀掉婚姻?!?/p>
所以,不管是普娃還是牛娃,鼓勵孩子們,讓他們知道,他們能生活得舒適快樂,這才是家長們的最大心愿。對此,你有什么想法,歡迎給華聞君留言。
本文部分素材來自英國廣播公司、《太陽報》、《鏡報》和《每日郵報》等,圖片均來源于網絡。
- The End -
文 倪佳辰
內容合作或商務合作,請發郵件至:editor@thechineseweekly.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