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北承福州、莆田,南接廈門,東望臺灣,它不僅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在宋元時期曾一度成為世界第一大港;同時泉州更是一座世遺之城,南洋氣息之根。
今年正值中國第56處世界遺產“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申遺成功兩周年,這次隨奔馳星愿基金,來到中國非遺之城泉州,探索人文傳承的可持續發展課題。
說到福建泉州,也許并不是你旅行列表中的首選項,但這次隨奔馳星愿基金的探訪,圍繞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中國傳統木結構建筑營造技藝(閩南傳統民居營造技藝)”,我們發現在泉州的街頭巷尾無處不贊嘆,無處不驚喜。
文化保持多樣性才能可持續
就福建的本地文化而言,受到南遷的中原漢文化的影響,又有南洋海歸文化的影響,與當地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獨特的閩南文化。
除了本土文化的交融,出海,下南洋,讓福建成為當年中國走向世界的窗口之一,也是中國最早的華僑之鄉。泉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促進中外貿易往來、推動人文交流,千年來以開放互鑒的精神沉淀出具有當地特色的人文底蘊。
閩南傳統民居通過諸如特有的“出磚入石”、“剪瓷”等傳統建筑技藝,就地取材、物盡其用,將環??沙掷m的理念糅合于生活美學和人居功能之中,與梅賽德斯-奔馳在材料研發、產品設計等領域的“為環境而設計”和“為循環而設計”的理念及全價值鏈的可持續發展之道相得益彰。
梅賽德斯-奔馳作為汽車發明者,137年來打破地理阻隔,跨地域與跨文化的深度鏈接賦予品牌開放共融、與時俱進的精神。并持續推動自然與人文和諧發展、中國與世界互通互鑒。
梅賽德斯-奔馳星愿基金攜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泉州市開啟泉州“古厝新聲”世界遺產保護和管理項目,圍繞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中國傳統木結構建筑營造技藝(閩南傳統民居營造技藝)”在非遺技藝傳承、跨文化交流、青少年遺產教育三大領域開展活動。
隨著泉州的加入,梅賽德斯-奔馳直接開展深度合作的中國世界遺產地增加至14處;梅賽德斯-奔馳也將藉此進一步支持世界遺產地生物多樣性和文化多樣性的有機統一,助力自然與人文共生共榮、中國與世界交融互鑒。
梅賽德斯-奔馳星愿基金管委會主席、北京梅賽德斯-奔馳銷售服務有限公司高級執行副總裁張焱表示:“2007年,梅賽德斯-奔馳在華公益正是以中國世界遺產地保護和管理項目為開端。16年來,我們與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及眾多公益伙伴緊密協作,持續豐富項目內涵。泉州‘古厝新聲’世界遺產保護和管理項目的啟動,將助力星愿基金形成覆蓋生態保護、鄉村振興、人文傳承的多方合力共贏的世界遺產地保護和管理實踐范式。作為社會一分子,梅賽德斯-奔馳堅持與時代發展同頻共振,以星徽力量支持自然與人文可持續發展。”
為了未來,腳踏實地在當代
泉州“古厝新聲”世界遺產保護和管理項目圍繞閩南傳統民居營造技藝的保護與傳承展開,將充分發揮泉州豐富的遺產資源和地理優勢,在非遺技藝傳承、跨文化交流、青少年遺產教育三大領域開展活動。
項目具體工作包括建立首個涵蓋代表建筑、工藝、以及非遺傳承體系的數據庫,編撰《閩南傳統民居營造和修繕指南手冊》;與故宮博物院合作舉辦建筑遺產保護培訓班和建筑遺產保護國際論壇;編制遺產教育教材,在中國和德國分別選取試點學校開展文化交流活動。
作為梅賽德斯-奔馳星愿基金直接開展深度合作的第14處世界遺產地,泉州與既往項目構建起合力共贏的世界遺產地保護和管理實踐范式。
2007年起,梅賽德斯-奔馳以遺產地自然生態保護為開端啟動“中國世界遺產地保護和管理項目”,助力提升遺產地管理水平。
2017年,星愿基金在深耕遺產地保護實踐中發掘了一系列“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的機會,以創意為驅動、文化經濟為導向,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支持當地社區發展可持續生計,支持國家鄉村振興戰略??沙掷m生計項目下的“赤水竹編”、“高山蜂蜜”、“撒尼刺繡”、“松桃苗繡”則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相關領域的創新先鋒,在世界舞臺展現中國發展的獨特魅力。
2021年,基于項目多年積累,首套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牽頭、相關遺產研究、保護和管理機構編制的《中國世界遺產地能力建設手冊》發布,為文化和遺產管理和利用提供前沿知識與優秀實踐。
隨著泉州的加入,梅賽德斯-奔馳直接開展深度合作的中國世界遺產地增加至14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