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舒說事(205) 大局觀系列文章
規劃城市的空中衣食住行生態網絡已經刻不容緩
——無論是自然災害還是氣象武器都要未雨綢繆,十年前提出的房路或許是抗擊災難的一種盾牌
舒建川實觀工作室
【概要】本文探索將道路與建筑物合二為一地設計和規劃,形成未來城市發展中獨特的布局形態——房路系統。用一貼大處方的思路來化解或改善城市發展中的種種難題,如立體化交通、惡劣氣候、車輛尾氣、噪音、停車難、下水道超負荷、高樓安全等。為大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做出一種有益的探索和顛覆性的創新。對于可能出現的氣象武器,房路系統不失為一種抵抗的盾牌!
一、城市看海的現狀
2023年夏季最讓全國人民揪心的事情仍然是:城市看海!北京本次降雨量為140年來最大,本次降雨過程極值達744.8毫米 遠超1891年記錄到的609毫米,這也是此前記錄到的最大降雨量。2012年7月21日,北京地區記錄到的最大降雨量為541毫米,此次過程區域內最大降雨量出現在河北省邢臺市臨城縣,達到了1003.3毫米,相當于用三天時間下完了邢臺市大概兩年的雨量。即使是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持續時間也只有20小時,2016年“7·20”強降雨下了55小時。此次雨水“瘋狂傾倒”70多個小時,給京津冀局地帶來了幾乎相當于一到兩年的降雨量。
城市“看海”是當代城市的一大致命短板。近年來,暴風雨對世界各地造成的破壞越來越嚴重,造成的直接與間接損失更是無法估量。如:2018年7月日本突發特大洪災,超過200萬人緊急撤離,死亡人數飆升! 2012年7月21日至22日,中國大部分地區遭遇暴雨,其中北京及其周邊地區遭遇61年來最強暴雨及洪澇災害。北京有79人因此次暴雨死亡,此次暴雨造成房屋倒塌10660間,160.2萬人受災,經濟損失116.4億元。
我國各地每年為防臺防汛投入的資金是天文數字,卻仍然無法阻擋水害日益頻繁的侵襲。上海最大排水量是每小時36毫米,就是大暴雨一旦超過每小時36毫米的排水量,上海必然會出現一片汪洋的景象。北京地區最大降雨量從2012年的541毫米已經飆升到2023年的744毫米。而且隨著地球變暖導致的溫室效應加劇,短時期內的降雨量在逐年提升的趨勢難以逆轉。
氣象武器作為一種潛在的威脅,正日益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和擔憂,我們十年前提出的房路系統,或許能夠在某種程度上化解氣象武器的威脅,至少應對水災和各類惡劣氣候,房路不失為一種值得認真研究和有關方面重視的應對之策。
二、應對特大暴雨、水漫金山、和可能的氣象武器的思考
想要依靠持續不斷地增加投資,進而通過改善城市的排水系統來抵抗短時間內特大暴雨導致的水災是根本不可能的!為此我們不妨改變思路,正面強攻不行,應該從側面另辟蹊徑!為此我們十年前就提出建設城市的房路系統,來解決和改善大城市病,其中一個突出的優勢就是通過建設房路系統解決水災對城市正常運行的危害。
所謂房路就是建造在建筑物內的道路,或者說是建筑物與道路網絡合為一體的城市生態。是將道路與建筑物進行一體化規劃與設計的產物,房路是中國古代長城在現代城市中的升華版,也是華夏祖先創建廊橋的擴容版。
目前的城市的布局是:建筑物多了,道路就相對少了;反之:道路多了,建筑物的發展空間就減少了!某種意義上來說,在經濟條件達到一定水平后,因為建筑物和人口的增加導致汽車數量激增,出行需求的增加才引發了交通擁堵!
如果建筑物和道路之間的比例(比如:建筑面積與機動車道長度的比例)在某個范圍內達到動態平衡,交通擁堵的情況就會大大減少!當然沒有或幾乎很少發生交通擁堵也不是好事,如在西部某些地區的道路,幾乎沒有交通擁堵的情況,就說明現階段當地的道路供應超出了需求,也就是交通資源浪費了!就是人口和建筑面積都沒有達到一定的數量。
房路是將城市中此消彼長的對立面:“道路和建筑物”轉變為相互合作的利益共同體。這是我們作為炎黃子孫對未來城市發展的前瞻思考。方法論中“化敵為友”才是解決矛盾的最高境界,房路系統正是體現了這種方法論的最高境界。這就是城市空中的衣食住行系統,其結構有點類似于加拿大蒙特利爾的地下商城,但是房路要更龐大而且是在空中,不會有受到洪水的滲透與淹沒的威脅,是將軌道交通、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的道路都納入在一起的交通網絡。
房路系統是架設在距離地面很高的位置(比如:10米以上),而且是建筑群在空中互聯互通的室內系統,人們的衣食住行購玩都不必通過地面就能完成,這就是一個空中的城市生態網絡。可以大大緩解暴雨、洪水、臺風、暴雪、冰雹、大霧、嚴冬酷暑等氣候災害對城市的危害。
房路系統解決水災的辦法要比目前在某些地段挖掘大型蓄水深坑的方案更具投入產出價值,地下深坑除了蓄水功能很難再有其他功能,而且根本解決不了城市看海的問題!有了架設在空中的房路系統就不必在意城市地面或地下被大水淹沒的暫時災難,人行道、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車輛、商店、學校、醫院、銀行、政府機關、文體場館、車站、加油站、維修點、郵局、倉儲、快遞收發站等重要場所都可以照樣正常運轉。將原來用在建設城市排水系統和防洪防澇的投資,轉而用于建設城市房路系統,實際上就是對解決大城市病具有“畢其功于一役”的價值!在此不一個個展開了!
三、房路系統面臨的挑戰與困難
1、需要設計良好的通風系統。比如在房路系統的部分路段,可以設計成半敞開式的,就是上面是有天花板的,左右兩邊與外界可以直接空氣流通的(有點類似于沿街的騎樓),這樣也可以解決汽車尾氣帶來的“大氣污染”問題,同時也解決了沿街餐飲廚房和衛生間的通風排氣問題。在某些路段排氣管道與通風系統需要專門的設計與投資!
2、需要設計良好的吸音和防震設施。在室內通行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必然會有噪音污染和結構振動的問題。現在部分露天的馬路噪音污染也很嚴重,尤其是軌道交通也要納入房路系統的話,必須要做好防震和降低噪音的應對措施。在江蘇盱眙等地的凹凸棒黏土是很好的減震吸音的材料,應該認真研究其對防震和降低噪音的效果。當然房路網絡中軌道交通必定是在最底層的,這樣設計上就能大大減少軌道交通的振動與噪音問題。
3、房路系統需要與現有的建筑物有機銜接,否則行人與交通工具就無法從原來的建筑物和停車場進入房路系統。這不僅涉及到城市的景觀,還是創新的交通網絡與原有設施之間的互聯互通。因為還可能要對原有的建筑物進行改造和破壞,這對如何保護城市原有的風貌也是巨大的挑戰,這不僅僅會有動拆遷的問題,還涉及到如何打造全新的建筑群體與衣食住行系統。建議先要從小型城鎮或者城市中的局部區域做一些試點,積累經驗后才能推廣。
4、房路系統涉及到城市的大規模改造問題。這與目前提倡的城市更新的指導思想有本質的不同,所以更需要權衡利弊得失,選出帕累托最優的方案。從歷史規律來看,城市的發展也是在跨越式發展到一個階段之后,就會相對停止一段時期,進行不斷優化原有的生態結構。從交通網絡來看,城市交通的發展從:鄉間小道、馬車路、柏油路、高架路,不斷推陳出新,改造原有的生態系統,現在應該是到了房路階段了,需要認真的評估與優化。城市的建筑物也是一代代不斷創新發展的:窯洞、茅草屋、土木結構樓房、高層建筑,現在是到了必須思考如何將高層建筑與高架路有機結合的時候了。
5、 關于道路的相關法律要作出相應的修改。城市道路是公共設施,道路上空或地下也都屬于公共設施的組成部分,而房路系統則是將公共設施與商業開發整合成一個“混合所有制的建筑物”,所以相關的法律法規必須做出較詳細的修改和補充,使得原來“房歸房、路歸路”一刀切地分別對建筑物與道路進行法律界定的方式要做出改變,要允許在同一片空間土地上可以有公共設施與商業建筑共同存在的可能,有了法律的依據才能真正使房路系統得以落實。實際上上海四號線許多站點就是商業開發與公共設施一體化的建筑了。
6、 動拆遷、景觀設計、采光的影響。這三大因素將成為房路系統能否真正融入城市整體布局的關鍵。目前國外已經有景觀設計師將已經廢棄的高架道路設計成融入城市景觀的一個亮點,所以要充分發揮城市景觀規劃者的想象力,兼顧采光、外形景觀、整體布局和以人為本的理念,盡量減少動拆遷的范圍。
動拆遷一直是舊城改造繞不過去的一道坎,好在房路系統的建設還是能夠增加相當足夠的城市建筑面積,以此可以籌措一部分動遷費用的資金,也可以想方設法在原有地段規劃出一些住宅用地作為安置動遷居民的房源,當然也可以用貨幣或其他地區的房源來補償被動遷的居民。只要城市能獲得較好的發展后勁,這些投入都是值得的。房路系統對于高層建筑是穿樓而過的,對于普通建筑可能是從天而降的,有時候房路系統是連接多個建筑的橋梁與通道,這些都需要很好的設計與技術改造。
7、 房路系統的建設可能會帶來能耗的再分配。比如:夏季和冬季汽車在房路內駕駛可能會減少高溫酷暑與冰凍嚴寒帶來的能源消耗,另一方面房路系統可能會增加照明與通風的能耗,這就需要精確計算房路的能耗到底是帶來了節能減排的總成本領先,還是增加了能耗與碳排放。還有室內的房路系統如何兼顧道路兩邊的綠化,也是必須思考的問題,人們要見陽光和綠化可以考慮在房路的頂層頂路上設計行人、非機動車道和綠化,就是非機動車和行人在秋冬春季可以在頂路上通行,在夏季可以在房路的某個室內道路上通行。
8、 交通安全與事故處理。交通事故是造成封閉道路擁堵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高架道路上經常發生交通事故的現象很可能在房路系統內再次重演,由于房路是封閉式的道路,所以交通事故造成的危害是極其嚴重的。
第一,房路系統應該設計出左右兩邊都有緊急停車帶,盡管會多占用一些道路資源,但是對交通安全和保持道路通暢非常有價值。因為在封閉道路內預防事故發生和及時處理交通事故非常重要。當然對于隨意侵占緊急停車帶的行為必須加以嚴厲處罰,必要時可已吊銷車輛行駛證和駕車人的駕車執照,并對整個房路通道的全程狀況都要有視頻監控。
第二,在房路每一層道路的上空架設平移式的吊車裝備,在車輛發生故障或是出現交通事故時,可以就近將故障車輛吊起安放到附近緊急停車道或是車輛維修點。盡可能減少對交通的影響。
第三,房路系統的左右墻壁都應該加裝能夠抗擊劇烈沖撞、吸收能量的緩沖夾層,如:報廢輪胎、加厚的橡膠層等等。這樣可以大大減小交通事故的損害程度,一般輕微的與墻壁碰擦也不會造成影響交通或是車輛損壞。更重要的是可以減少人的傷亡或傷害程度。
9、 城市的發展與創新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有人去大膽思考和勇于探索。對于整個城市的創新與改造就是對人類社會的創新與改造,其難度之大、時間之漫長可想而知。城市發展從1933年的雅典憲章到1977年的馬丘比丘憲章,又經歷了將近半個世紀,當年的理念和思考已經不能適應現在城市發展的需要了,無論是交通擁堵,還是環境污染,人口密度,加上建筑結構的突破,都需要有全新的城市發展理念來引領。只有在創新探索取得一定經驗后,才會產生適應當代社會的嶄新的城市發展憲章。在自然災害日益嚴重的當下,城市創新已經迫在眉睫了!房路系統作為第五代城市建筑與交通道路的結合體,也是對城市發展的顛覆性思考和探索!
2023-8-5,8-8
參考文章:
1、“杜蘇芮”還在興風作浪,“卡努”又生成,臺風暴雨天如何防護?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2932788053794906&wfr=spider&for=pc
2、京津冀多地雨量打破歷史極值 還會被臺風“卡努”繼續影響嗎?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3091435866057978&wfr=spider&for=pc
3、北京140年以來的最大降雨,為何會出現?|降水|暴雨|雨水|強降雨|臺風泰利|中央氣象臺_網易訂閱http://www.senqingzn.com/dy/article/IB7NVSTD0512D3VJ.html
4、“瘋梅”成驗房師,這些高樓瞬變“水簾洞”,魔都人民送梅心切!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2280412697604492&wfr=spider&for=pc
5、日本突發特大洪災,超過200萬人緊急撤離,死亡人數飆升!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05436992509058619&wfr=spider&for=pc%E3%80%82
6、雅典憲章_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B%85%E5%85%B8%E5%AE%AA%E7%AB%A0/10945708?fr=ge_ala
7、馬丘比丘憲章_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9%AC%E4%B8%98%E6%AF%94%E4%B8%98%E5%AE%AA%E7%AB%A0/883643?fr=ge_ala
8、氣象武器_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0%94%E8%B1%A1%E6%AD%A6%E5%99%A8/3801622?fr=ge_ala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