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們,設為星標,精彩不失聯
藝術與商業交融
畫廊②:經營之道
在瞬息萬變的世界里,保持一成不變,就會成為時代的棄子,善于經營的畫廊主們深諳這一道理,尤其近年的社會環境和藝術市場狀況,更促使畫廊開始積極地尋找新的利益增長點,在漸趨多元化的道路上,探索未來的多樣可能。
豪瑟沃斯畫廊負責改造的位于英國蘇格蘭阿伯丁郡的The Fife Arms酒店內景, 圖片來源:The Fife Arms
實現多元商業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擴展嶄新立體的業務,在這一方面,實力雄厚的頂級畫廊無疑是領頭羊,例如,豪瑟沃斯畫廊在2018年創辦了藝術季刊《Ursula》雜志,匯聚作者和藝術家,為讀者呈現論文、側寫、訪談、原創作品選集和攝影等內容;卓納畫廊在2018年開設了名為“Dialogues”(對話)的播客欄目,邀請藝術界、 音樂界及電影界等專業人士來進行相關領域話題的對談;高古軒畫廊聯合日本名廚高山雅方在紐約空間開辦了Kappo Masa日料餐廳,還在2019年成立了高古軒藝術咨詢公司,向藝術家和藏家提供管理、保護、評估藝術品和藝術遺產的一條龍服務。
位于紐約麥迪遜大道976號的Kappo Masa餐廳
圖片來源:Kappo Masa
除了跨界擴張以外,合作也是打開商業格局的不二法門,像“共享畫廊”這一項目:主辦畫廊為海外畫廊提供場所,雙方共同策劃展覽,如此,一些中小型畫廊以極低的成本為自己的藝術家爭取到了更多的曝光機會,海外畫廊也不必耗費時間和金錢籌備固定展覽空間,主客畫廊間的密切溝通以及資源共享促進了畫廊間友誼的建立,畫廊間自發的聯合也激發了具有實驗性和趣味性的展覽。
2020年CONDO LONDON中來自慕尼黑的Deborah Schamoni在Hollybush Gadens的展覽, 圖片來源:Deborah Schamoni
從線下到線上,從現實到虛擬,這是如今整個畫廊業的另一大發展方向,不少畫廊也早已完善了自己的網頁、公眾號、視頻平臺和在線展廳并通過線上渠道來發展維護藏家、進行經營和銷售,2021年初NFT藝術大火后,誕生了許多專營NFT藝術品的新畫廊,也有例如國王畫廊這樣的老牌畫廊,在虛擬世界的網絡平臺和現實世界的畫廊中同步舉辦NFT藝術品展覽,把NFT藝術品放進實體空間,把觀眾領入虛擬世界,進一步為線上和線下、真實和虛擬兩個世界架起橋梁。
加拿大NFT藝術畫廊0x Society展覽現場, 圖片來源:0x Society
畫廊商業模式的不斷進化,讓藝術日漸貼近生活,與生活產生聯動、融合,不論觀賞、觸摸、閱讀、聆聽、品味,每一個人都可以找到自己和藝術擦出火花的方式。
出品人: 董瑞
視頻:遲正寧
撰文:遲正寧
版式設計:劉宇翔
審校:小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