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比亞迪“方程豹”這個專業個性化品牌,自去年11月正式成立以來,就一直備受消費者關注。8月16日首款車型豹5正式發布,同時,豹8概念車“SUPER 8”以及豹3所共同構成的“583”硬派家族同步亮相。這場發布會定在比亞迪第5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之后的一周,可見比亞迪有多迫不及待向市場展示自己的新車型。
其實在發布會之前,引領硬派越野全新風潮的方程豹“豹5”就已經多次預熱了,網友紛紛猜測這款車是否是奔著奔馳G去的?在看完方程豹的發布會之后,心里就有個想法:就這技術還不喊出“技術上遙遙領先”,余承東是不是把這句話注冊了?
DMO超級混動越野平臺、云輦-P智能車身控制系統、非承載式結構、三把智能的差速鎖、CTC電池底盤一體化技術、豹式掉頭、電池包5層防護等技術全部放到“豹5”身上,如果不了解這些技術到底有哪些厲害之處,根本想象不到為什么有網友敢喊出“豹5”可以對標奔馳G。
DMO超級混動越野平臺,無疑是比亞迪又一個劃時代的技術,網友還記得2021年比亞迪推出DM-i超級混動技術之后發生了什么嗎,比亞迪憑借這一技術直接把混動車型的售價拉低到同級別燃油車的水平,銷量直接翻翻翻翻番的增長,直接對同級別合資車進行了一波“降維打擊”,而DMO所承載的使命也是如此,中國汽車在新能源越野車領域,也要扛起一面大旗。
DMO相對傳統越野車優勢在哪里呢?
網友還記得比亞迪海豹的車身扭轉剛度是多少嗎,轉剛度能夠達到40500N.m/°,用20萬的售價比肩百萬級豪車的扭轉剛度,用的就是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也就是CTB技術,而DMO為了讓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更加貼合越野使用場景,一改CTB技術將電池和整車架構的設計,采用CTC技術將雙層刀片電池集成在大車架上,配合左右車架梁、高強鋼雙層護板、創新雙層緩沖層等“環抱式”雙重防護系統,以及前部三重防護橫梁,貫穿式底部防護,電池包底部,抗撞擊動能超行業標準10倍。
電池包安全性保障了,整車的逆轉剛度也提上來了,實現大車架扭轉剛度較傳統豪華越野車提升38%,正碰侵入量降低30%,側柱碰侵入量降低25%,CTC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讓整車質心也更趨向于黃金中點,并實現50:50的黃金軸荷比,有效降低側傾幅度、側翻風險,降低整車高速過彎甩尾,讓操控更穩定、駕駛更安全。
DMO對電機的精準控制邏輯上可謂是到達了一個高點,為實現經典的“豹式掉頭”,DMO通過后電機轉向技術以及前后扭矩智能分配,用電控精準控制前后電機的正反方向、以制動系統控制鎖止轉彎側車后輪,實現“前輪正轉,后輪反轉”,整車轉彎半徑可縮小至3.4米。DMO的智能分配也能根據坡度變化,快速智能調整前后扭矩的最佳分配,結合DMO超500kW的系統功率加持,讓電越野輕松實現長達150m的干拔沖坡成績,冰面零到五十公里加速成績快至7.63s,而雪地路面僅需3.74s,低速越野檔下,在泥路上零到20公里加速僅需1.3秒等等,都是DMO對電機精準控制的體現。
差速鎖作為越野性能的標志,當然是必須的標配。DMO首創智能三把鎖,由兩把輪間差速鎖和一把軸間能量中鎖組成,超快響應、智能鎖止與退出,滿足100%脫困場景極限扭矩需求,輕松應對單輪甚至多輪打滑的極限越野場景,相較于傳統機械鎖,一方面,輪間電子差速鎖可快速識別輪速差,通過智能控制,實時主動鎖止和退出,顛覆了機械鎖的頻繁開閉邏輯,另一方面,電四驅獨有的能量中鎖,可以在10毫秒內實現前后軸的扭矩轉移,比機械中鎖快30倍,同時根據輪端總扭矩需求,快速智能對前后軸進行最優分配。
DMO還搭載了全球首款縱置EHS電混系統、行業首創的越野專用后驅電總成以及行業領先的1.5T、2.0T縱置驍云高功率發動機,相比同級別的燃油越野車,DMO車型能在綜合工況實現35%的節油,百公里油耗不到8升,滿油滿電實現超過1200km的續航,同時還有著媲美燃油越野車5.0T發動機的500+kW系統功率,最大扭矩760Nm,絞盤拉力超過32000Nm,零百加速4.8秒,從這些硬件實力來看,越野車市場難逢對手,更何況還是新能源越野車。
方程豹,繼承了中國汽車最大的優點,汽車不再是以前簡簡單單的代步工具,科技的融入,讓汽車能融入更多的場景,能讓用戶體驗到更好的駕駛體驗。
方程豹距離大火,或許只差時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