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日本最終還是將福島核污染水排向了大海。
自2011年福島核電站因地震發生事故以來,核污染水的去向一直是大家關注的焦點。現在核污水已經流到大海,除了狂罵日本,大家也開始進行自我保護。核污水排海還沒過多久,核輻射檢測儀就登上淘寶熱搜,本周搜索熱度增速232%。
有商家的核輻射檢測儀昨天直接“賣爆”,某品牌的核輻射檢測儀8月銷量達到1萬臺以上,客服稱昨天的銷量比平時還要高。而另一家價格貴一些的核輻射檢測儀2023年1月至今銷售1000多臺,商品頁面顯示月銷量300多臺,但昨天一天的銷量就達到240臺。
網友已經開始吐槽核輻射檢測儀漲價,“看到一些奸商已經漲價了。”“晚上和早上比,價格漲幅已經達到100%以上。”
核輻射檢測儀到底是啥?是如何對核輻射進行檢測的?里面用到哪些芯片?是智商稅嗎?
01
核輻射檢測儀
到底是個啥
其實在今年上半年,就有不少人未雨綢繆,已經開始擔心核污水將會對日本相關產品帶來污染。不少人從那時就開始購置核輻射測試儀,當時主要是用來測日產化妝品,相關測試的帖子在社交平臺上也成了流量密碼,點贊數很高。
不止我們,韓國人也早就急了。7月,就有不少韓國人連上街買魚都要自備便攜式核輻射檢測儀。還有賣魚的老板在店里裝了核輻射檢測設備,方便隨時自證“清白”。
來源:網絡
之前,購置核輻射檢測儀的人群主要是容易暴露在核輻射區域的作業人群,現在,核污水入海,影響范圍一下子擴大,并且預計將慢慢覆蓋全球,這下子大家開始害怕了,都開始搶購檢測儀。
在購物網站我們能看到各類核輻射檢測儀,這些產品可以測含X射線、貝塔射線、伽瑪射線的輻射,可測日本食品、化妝品、海鮮、礦石、大理石等。
比如優利德的 UT334A 輻射劑量檢測儀,這是一款小型高靈敏度的輻射劑量報警儀,靈敏度高、測量準確;華盛昌的 DT-9501 核輻射檢測儀采用進口高精度蓋革計數管,在實時報警的同時亦能夠準確測量輻射劑量值。
目前銷量較高的一款手持核輻射檢測儀,探測射線種類包括X射線、貝塔射線、伽瑪射線,支持液晶顯示,多功能頁面實時監測,支持聲音、閃光、震動三種報警模式,1100mAh大電池超長續航,可在日常生活(如檢測大理石、進口產品、化妝品)、醫療環境、工業環境等環境使用,也可在旅行中進行個人防護。
核輻射探測儀常用的有電離室、計數管和閃爍計數器、原子核乳膠、固體核徑跡探測器和半導體探測器等。各種應用的核輻射探測器種類很多,工作原理不盡相同。
受應用領域、產品品牌、性能參數等要素的影響,核輻射探測器價格差異顯著,高端售價達數十萬元以上,而大量手持便攜式產品售價僅為數百元。
核輻射檢測儀,究竟是如何工作的?
核輻射在氣體、液體和固體中會引起電離效應、發光的現象,對這種現象進行檢測的機器就是核輻射探測儀。核輻射檢測儀利用射線與物質相互作用時所產生的多種效應監測輻射量,具有便于攜帶、反應快速等優勢,能夠實現快速檢測與報警。
來源:網絡
核輻射檢測儀將各種需要檢測的物理、化學等變量信息轉變成可測量的電信號,再傳給芯片進行計算得出結果。
一般家用的檢測儀是基于蓋革計數器的氣體電離輻射檢測,蓋革計數器最早在1908年問世,主要檢測α粒子、β粒子和伽馬射線。
最基本的檢測儀會提供西弗(Sv)劑量單位數值,一般是微西弗/小時,有些檢測儀會對高輻射量進行報警。
雖然原子能核電站規定,普通居民一年被輻射線量限度為1毫西弗,但我們日常生活中,來自自然環境中的輻射量為每年2.4毫西弗,只要短時間內輻射量不超過100毫西弗,對身體就不會有傷害。
目前電商平臺上比較火的是一家叫FNIRSI(菲尼瑞斯)的國產核輻射檢測儀,有消息傳一天就賣了1萬臺。目前它的電商旗艦店已經顯示需要支付定金購買,9.1日才開始支付尾款。
FNIRSI官網顯示,公司在深圳以及浙江慈溪合計擁有約3萬平方米的生產基地,合計年產能達到500萬臺以上。
國內做便攜式核輻射檢測儀的廠商還有華盛昌、貝立特等。
02
核輻射檢測儀
用什么芯片?
網上拆解核輻射檢測儀的視頻或文章有不少,我們為大家整理了以下幾種:
B站博主@fire1tech對一款蓋革計數器(核輻射檢測儀的一種)的拆解,包括液晶屏、蓋革管、主控芯片(型號已經被廠家打磨,隱約看出是Atmel)、兩個SOT芯片、PH01(型號TPS61040)升壓成5V給單片機供電,其余為一些被動元件。
EEworld拆解某蓋革計數器FS2011
蓋革管型號J305βγ
主控:TI MSP430F149
升壓芯片:ADI MAX641ACSA
抖音博主@高端拆解,拆解福祿克手持輻射巡檢儀ASM990
主控MCU:microchip ATMEGA128L
電位器:ADI DS1844-100
其他芯片包括電容、電阻等被動元件,核心器件還是蓋革管。
通過以上拆解,我們發現一般手持檢測儀最核心的部件是蓋革米勒計數管,芯片方面包括主控、電位器、升壓芯片及一些被動元件。
蓋革米勒計數管是一種專門探測電離輻射強度的計數儀器,由充氣的管或小室做探頭,當向探頭施加的電壓達到一定范圍時,射線在管內每電離產生一對離子,就能放大產生一個相同大小的電脈沖并被相連的電子裝置所記錄,因此可以測量得到單位時間內的射線數。
可以說,沒有這根管子,就做不了蓋革計數器。
有人直接點出,現在缺蓋革米勒計數管,這個產品的命脈被控住了。這個蓋革米勒計數管主要應用在核物理學、醫學、粒子物理學及工業領域。平時應該少有個人買家去買,在電商平臺上幾乎都沒有標品牌名。這次核輻射檢測儀一火,不少人想要囤一些這個關鍵部件,其在電商平臺上少見的幾個賣家都提高了價格,昨天還是70多元一根,現在已經漲到快200元。
根據eeworld拆解的數據,當時該計數器售價400元,蓋革管售價在100元左右,成本直接占到整體的四分之一,所以基于蓋革管的檢測儀,無論是核心部件還是成本都集中在這根管子上,缺了造不了,貴了就漲價,形成了這么一個亂象。
有業內人士表示,檢測儀還可能有成本最便宜的方案,即用數碼管替代蓋革管,不過對這種產品的專業性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03
是門好生意嗎?
核污染水剛入海,目前還沒流到中國,但是大家的焦慮和恐懼已經大規模蔓延,怕輻射,怕癌癥,怕污染,有什么“保命”的東西都趕緊囤點兒,核輻射檢測儀也是如此,主要是花錢買個心安。也有人是為了滿足一下好奇心,以后測測周圍的環境。
核輻射檢測技術專家魏鴻林表示:“蓋革管成本至少在100塊以上,如果它要那么低價去賣的話,其實我們也很不解。而且蓋革計數器對操作要求很高,如果樣品里面的輻射就在這個波動范圍內,還是很難發覺。對于普通民眾而言,沒有那么專業的知識積累,用這么普通的儀器去測量的話,很難發現差別。”
也有專業人士認為,所謂的家用輻射檢測儀只能測外照射,那些化妝品、食品等內部放射性含量是測不出的,應該找專業的檢測機構。專家還指出,這些檢測儀的更換周期也很短,使用6個月到1年時間就需要重新校準儀器。
換言之,現在的這些檢測儀就是小巫見大巫,不光檢測范圍受限,檢測對象也是精挑細選,無法進行專業的、有針對性的檢測。
民用核輻射檢測儀的準確度存疑,不難被專家和一批吃瓜群眾視為智商稅,不過還是有相當數量的消費者愿意買單,背后的供應鏈開始騷動。
在一些深圳電子交流群里面,已經有一大批人嗅到商機,想要尋找更多現貨,或是破解其方案開發同類產品,“每個人都說自己是源頭工廠,每個都沒貨。”,元器件分銷商、終端工廠們都想從中分一杯羹。
還有人在滿世界找核心零部件蓋革管,短時間的需求爆發,讓蓋革管的價格翻倍上漲。這番情景讓人聯想到當年額溫槍、血氧儀炒熱的時候,產能一時供應不上,產品缺貨漲價,疫情初期需求暴漲的額溫槍更是帶動了一大批芯片需求。
目前關于核輻射的熱議還在持續,不少消費者跟風下單核輻射檢測儀,核輻射檢測儀會成為爆款產品嗎?你看好核輻射檢測儀的市場嗎?會帶起一波芯片行情嗎?歡迎評論區聊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