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們,設為星標,精彩不失聯
拍賣市場報告
10位最值得關注的韓國青年藝術家
第二屆首爾弗里茲藝博會即將于9月6日至9日在COEX會展中心舉行。近年來,韓國藝術市場正以驚人的速度迅速成長,吸引了大量海外藝術機構來此布局,這也為韓國本土藝術家帶來了更多市場機會。藝術市場通訊從近3年亞洲市場上拍的韓國藝術家名單中,挑選了10位最具潛力的75后韓國青年藝術家,一同來感受他們帶來的藝術魅力。
樸槿惠(Anna Park 1996)
畫廊:Blum & Poe、Half Gallery等
Anna Park,《Is it Worth It?》,2020
132×107 cm
成交價:HKD 3,780,000(RMB 3,462,968)
佳士得,香港,2022
圖片來源:佳士得
樸槿惠(Anna Park)目前已在世界各地包括國內參與過多次群展與個展并獲得了市場認可。其作品從2022年開始頻繁亮相于各大拍行。去年11月底于香港佳士得拍賣的作品《這值得嗎?》(Is it Worth It?)以378萬港元(約合人民幣346.3萬元)的價格刷新了藝術家拍賣紀錄。截止到目前,藝術家生涯最貴的三件拍品成交價均超過200萬港元,在一眾青年藝術家中傲視群雄。
樸槿惠于1996年出生于韓國大邱,后在美國猶他州度過了她的絕大部分的成長歲月,她受畫家邁克爾·格里馬爾迪 (Michael Grimaldi) 的指導,取得了紐約藝術學院藝術碩士學位,曾榮膺AXA藝術獎一等獎(2019)和第11屆“天才之筆:發現美”特等獎(2019)。現生活工作于紐約布魯克林。
藝術家擅長將手中簡單的炭筆作為其表達工具,以窺視者的角度審視人類境況,并通過反復出現的繪畫原型和根植于社會互動中的表演性將其放大。縱觀樸槿惠近些年的創作,無論是對媒材熱點的嫻熟把握,社會情緒的準確捕捉,亦或是對藝術史視覺資源恰到好處的選擇和吸收,20多歲的她已顯示出一種超越自身年齡的老練與泰然自若。
去年9月,樸槿惠于美國SCAD藝術博物館完成了其首次美術館個展;同月,位于上海的池社也為其舉辦了同名個展。今年5月,她還參與了位于紐約格拉梅西公園(Gramercy Park)的國家藝術俱樂部(National Arts Club)舉辦的群展“The New Age of Anxiety: Collectors’ Choice”。
禹國元(Woo Kukwon 1976)
畫廊:當代唐人藝術中心、313 Art Project等
Woo Kukwon,《動物嘉年華》,2022
181.8×227.3cm
成交價:HKD 2,400,000(RMB 2,198,713)
華藝國際,香港,2022
圖片來源:華藝國際
禹國元作為一名不容忽視的超當代藝術家,其作品最早的上拍紀錄可追溯至2019年,且拍品主要集中于K Auction和首爾拍賣兩大拍行。目前他的上拍數量為48件,百分之百成交,同時藝術家前三位的拍賣作品成交價折合人民幣均超過150萬元,可謂相當亮眼。禹國元個人作品拍賣最高價格紀錄誕生于2022年11月的香港華藝國際現當代藝術專場上,這幅創作于同年的作品《動物嘉年華》以240萬港元(約合人民幣219.9萬元)的價格成交。
禹國元1976年出生于韓國,2003年畢業于日本東京設計師學院,現主要活動于首爾。2010年他被評選為韓國重要獎項的第32屆中央美術大典的20位藝術家之一并收獲了大眾矚目,同時他的創作也被被韓國國立現代美術館、首爾國立大學美術館等多家藝術機構收藏。
藝術家習慣采用“厚畫法”的技巧,在畫布上用堆疊的顏料繪制出猶如浮雕般的花朵、寶石、動物等元素,他的作品將看似美好的童話場景和粗略寫意的名言以及他自然的色彩相結合,創造出一種混合了波普藝術和具象藝術的獨特流派。
藝術家最新個展“從前的「她」”在8月24日于當代唐人藝術中心北京第一空間開幕,展出了禹國元今年最新創作的二十余件繪畫作品。該展將持續至9月16日。
Stickymonger(Joohee Park 1979)
畫廊:Kaikai Kiki Gallery等
Stickymonger,《Strawberry Stalkers - Happy Together》,2021
183×122cm
成交價:HKD 1,638,000(RMB 1,397,259)
佳士得,香港,2022
圖片來源:佳士得
Stickymonger的上拍作品主要集中于香港地區,同時她也是最早一批嘗試線上作品拍賣的藝術家之一。在去年6月香港佳士得線上專拍中,其噴漆作品《草莓狂熱粉—快樂相伴》以超5倍估價163.萬港元(約合人民幣139.7萬元)成交,刷新個人拍賣紀錄,風頭一時無兩。
Stickymonger原名Joohee Park,1979年出生,曾就讀于首爾梨花女子大學和紐約普瑞特藝術學院,目前工作和生活在紐約布魯克林區。2019年,Stickymonge簽約了村上隆旗下的Kaikai Kiki畫廊。她曾多次參加如巴塞爾、弗里茲紐約等藝術博覽會,也曾受邀在世貿大廈的69層創作過五組玻璃墻貼紙繪畫作品。
由于家人經營加油站的緣故,童年時期的她經常穿梭于石油罐間嬉戲玩耍,這些有趣的兒時經歷令她對油墨的流動性產生了濃厚興趣,也使這些元素在其后來的創作中成為了她標志性的符號。她擅長將噴漆、黑膠、噴滾、壁畫、數位媒體以及貼紙作為其創作媒介,以超現實、暗黑、扁平風格,展現她眼里充滿譏諷的“世界”。
當前,藝術家的個展“Stickymonger:D.D.D”正在日本澀谷的NANZUKA畫廊展出,展期將持續至9月3日。
樸佳熙(Gahee Park 1985)
畫廊:貝浩登畫廊、Blouin Division畫廊等
Gahee Park,《Still Life With Fish》,2017
114.1×81.3cm
成交價:USD 126,000(RMB 799,472)
蘇富比,紐約,2022
圖片來源:蘇富比
藝術家大量的靜物畫和素描都描繪了日常生活中的親密場景。致力于通過用這些無論是單獨的還是擁抱的,常常伴隨著室內植物或小動物的愉悅環境中,消除公共和私人空間之間的隔閡。樸佳熙2017年創作的《Still Life With Fish》是其風格的集中體現,并憑借此作在去年春季的紐約蘇富比拍賣中以12.6萬美元(約合人民幣79.9萬元)的成交價創下了新的個人作品價格紀錄。
樸佳熙1985年出生于首爾,在一個極其保守的天主教家庭中長大。在當時,無論是在她的家庭還是更廣泛的社會中,與性相關的話題在她的成長過程中都是討論或探索的禁區。00年代末她飛抵美國,在費城泰勒藝術學院攻讀研究生,這為她帶來了新的解放和重新思考的空間,并打破了人們對女性身體、性別角色等社會議題的刻板印象和先入為主的態度。
貝浩登畫廊在全球多個空間均呈現過藝術家個展。當前,Blouin Division畫廊在加拿大蒙特利爾的空間正進行的群展“VOLUPTé”樸佳熙亦有參與其中。
Aokizy(Ok Seungcheol 1988)
畫廊:Kiche Gallery等
Aokizy,《Mimic》,2019
230×200cm
成交價:KRW 120,750,000(RMB 766,444)
K Auction,首爾,2022
圖片來源:K Auction
這位以Aokizy的名字廣泛活躍于社交媒體的80后藝術家在近兩年的藝術市場討論度與關注度一直居高不下。其獨樹一幟的抽象繪畫風格和潮流時尚屬性為其贏得了廣泛市場以及一眾狂熱的粉絲群體。Aokizy的上拍作品主要集中在K Auction。據統計,這位藝術家的歷史上拍作品數量為12件,大部分為近兩年內上拍,其最高拍賣紀錄作品《Mimic》于去年年底在K Auction首爾以1.2億韓元(約合人民幣76.6萬元)的價格成交。
Aokizy原名Ok Seungcheol,出生于1988年,畢業于首爾中央大學的西洋畫部,是韓國Kiche Gallery的簽約藝術家。Aokizy擅長捕捉靈動的面部神情創作人物形象,并用對比強烈的顏色突出畫面的張力。在他的作品中,你似乎察覺不到傳統日式二次元漫畫的可愛與幼態,取而代之的是充滿力量且堅毅的時尚感。
今年6月,由Aokizy以及其他3位藝術家共同呈現的群展“Spirals,Loops,Mutants”在上海chi K11美術館展出,展覽力圖啟發觀眾關于人生的反復性以及自我定義的思考。
金瑄祐(Sunwoo Kim 1988)
畫廊:GANA藝術中心等
Sunwoo Kim,《Dodo In The Island》,2018
80.3×116.8cm
成交價:KRW 89,700,000(RMB 527,109)
K Auction,首爾,2022
圖片來源:K Auction
作為韓國當代藝術的新星以及年輕一代的藝術家代表,金瑄祐的影響力不可小覷,藝術家的創作分別在去年首爾弗里茲藝博會和今年的巴塞爾藝術展上亮相。在2021年K Auction首爾拍賣會中,其水粉作品《Dodo In The Island》以2倍估價約900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52.7萬元)的價格成交。藝術家目前最貴的3件拍品成交價均超過人民幣50萬元。
金瑄祐1988年出生于韓國首爾,分別于2015年和2017年取得了東國大學(Dongguk University)的美術學士與美術教育碩士學位。畫家以創作象征著對自由與幸福孜孜以求的渡渡鳥而備受追捧。渡渡鳥是一種已經滅絕的鳥類,曾經被毛里求斯定為國鳥。藝術家認為現代人時常誤會以為自己安身于猶如樂園的現實世界中,一根根拔掉自己翅膀上的羽毛,喪失了獨立思考的能力,與當時慢慢失去自由的渡渡鳥的處境相似。他希望通過描繪這些自然界已不存在的渡渡鳥,激發現代人對夢想和自由的思考與追求。
文亨泰(Moon Hyeongtae 1976)
畫廊:GANA藝術中心,KabinettGallery等
文亨泰,《Merry Go Round》,2019
162.2×130.3cm
成交價:KRW 62,910,000(RMB 367,618)
K Auction,首爾,2021
圖片來源:K Auction
藝術家文亨泰以獨特的個人繪畫風格在拍賣市場中獨樹一幟。他的作品《Merry Go Round》在2021年的K Auction首爾拍場中以630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36.8萬元)超估價成交,創下個人拍賣紀錄。
上世紀80年代,隨著全球資本主義升騰,新興媒體文化以及電子嘻哈音樂和時尚市場大量崛起,文亨泰作為深受這段時期影響的藝術家,非常巧妙地將自己的日常生活和經歷融于繪畫中。他的創作往往取材自現實生活,以濃郁、華麗的色彩以及獨特的光影質感,將自己的感性抒發在畫布之上。他的繪畫風格似乎受到喬治·康多(George Condo)的影響,將立體主義、超現實主義以及二十世紀先鋒運動等藝術風格相結合。畫面中這些僵硬的、滑稽的人物臉龐和上演的情景,仿佛擁有使人產生共鳴的能力。
韓國的GANA藝術中心于去年呈現了他的個展“Chockablock”,在韓國國內獲得高度評價。
李黛倫(Diren Lee 1983)
畫廊:當代唐人藝術中心、Waluso Gallery、LGallery等
李黛倫,《夢中的禮物》,2022
130.3×162.2cm
成交價:RMB 287,500)
永樂拍賣&富藝斯,北京,2023
圖片來源:永樂拍賣
新生代女性藝術家李黛倫在去年開始登陸拍賣市場,目前流入二級市場的作品相對較少,上拍的兩件作品均為北京拍場拍出。其中她在2022年創作的《夢中的禮物》于今年在永樂拍賣&富藝斯春拍的“新浪潮—現當代藝術專場”中,超估價以28.7萬元人民幣成交,刷新紀錄。
李黛倫1983年生于韓國,本科畢業于弘益大學紡織藝術專業。她所塑造的藝術世界曾治愈過她內心的傷痛,通過不斷將新創作與既有系列融合并重新演繹,打造了一個屬于她自己的藝術領域。如今,李黛倫用簡單的畫筆,為腦海中的角色賦予真實的存在感和生命力,通過致敬古典神話和東方主義,勾勒出她獨特的個性以及作品中蘊含的象征意義。
藝術家的展覽遍布世界各地,中國、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英國等都留下過她藝術的足跡。今年6月,李黛倫還參與了由法國Géraldine Zberro畫廊舉辦的群展“Step into summer like”。
權賢珍(Kwon Hyun-jin 1980)
畫廊:uJung Art Center等
Kwon Hyun-jin,《Visual Poetry Pixel Series #676》,2021
165.5×136.8cm
成交價:HKD 277,200(RMB 236,458)
富藝斯,香港,2022
圖片來源:富藝斯
藝術家權賢珍可以說是近幾年拍賣市場的黑馬,從2022年開始她的作品在二級市場交易日漸活躍,成績表現優異。其中2021年創作的《Visual Poetry Pixel Series #676》在去年的香港富藝斯春拍上以27.7萬港元(約合人民幣23.6萬元)的價格成交,創下藝術家個人作品紀錄。
1980年出生的權賢珍畢業于韓國梨花女子大學西洋畫系,并在紐約普拉特大學主修繪畫后,一直致力于創作充滿色彩和光線的抽象作品。她的代表作“Visual Poetry”系列,表現的是一種強烈色彩碰撞和混合后產生的圖像,類似看到強光后閉上眼睛在眼球上形成的虛擬幻象。為了實現這一點,藝術家特別沉浸在對材料的實驗中,并積極利用高濃度的墨水和聚氨酯顏料相混合所產生的巧合效果來實現這一點。
張可兒(Jang Koal 1989)
畫廊:當代唐人藝術中心、GANA藝術中心、Dorothy Circus Gallery等
Jang Koal,《過夜》,2022
162.2×130.3cm
成交價:RMB 230,000
永樂拍賣,北京,2023
圖片來源:永樂拍賣
在上月初舉行的北京永樂春拍上,這位韓國青年藝術家首次步入拍場。其作品《過夜》最終以人民幣23萬元的價格成交,漂亮的成績也標志屬于自己的時代已然到來。
張可兒1989年出生于韓國蔚山,是一位自學成才的繪畫藝術家。小時候她在祖父母的陪伴下經常去不同的佛寺,這種傳統的宗教式的藝術深深地吸引著她,深刻的童年印象至今仍在她的藝術實踐中持續回響。也因此,藝術家與多彩的描繪手法和神秘的氣質結下了不解之緣。
這位現居首爾的藝術家將傳統韓紙作為載體,持續探索著當代主題與藝術實踐方法。畫面中鮮艷的色彩與錯綜復雜的圖案產生強烈的對比,構建出氤氳且優雅的意象。在她作品中所出現的女性角色,代表著現代人現實生存的痛苦、寂寞和心碎。作品畫面中,時常會出現貓、烏龜、植物等元素,它們圍繞在人物附近,試圖共享情感,使畫面產生愉悅的張力。
上月,于韓國GANA藝術中心剛落下帷幕的“Narrative Alters”群展中就有張可兒的身影。展覽通過藝術家們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深入探討了每個人的個人經歷和觀點。
出品人: 董瑞
編輯:Tina Xu
撰文:劉宇翔
版式設計:劉宇翔
審校:小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