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案建筑物(資料圖)
近日,一起涉及濱州市地標性建筑的糾紛案件在我們身邊上演,一家投資了上億元興建大樓的外地民營企業卷入了一場意外風波。外地投資者在濱州巨額投資打水漂引發公眾熱議。
外來企業以“滾燙”之心扶持
據了解,涉案項目是濱州市地標性建筑,是由濱州市中奕地產有限公司(下稱中奕地產)投資了上億元建設的一座現代化大樓(中晟大廈),旨在為當地經濟發展和就業提供巨大的助力,帶動濱州快速發展。不料飛來橫禍,中晟大廈63套房產被不法分子孫某兵通過偽造公章、文件等手段非法抵押借款或出售。中奕地產作為被害方之一,近幾年深陷訴訟泥淖,業務早已中止,遭受重大損失。
艱難的訴訟之路,矛盾的裁決結果
根據已經公開的判決書可知,2018年1月孫某兵私刻中奕地產公章、合同章等公司印章,并以中奕地產名義與他人簽訂經濟合同,多次騙取他人錢款。中奕地產遂立刻報案,該案也于2020年2月正式立案偵查。經過深入調查和審判,刑事法庭于2022年作出了對孫某的判決,認定他犯有合同詐騙罪,這表明中奕地產確是受害人。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法院并未首先充分考慮到已立案偵查的刑事案件,忽視孫某涉嫌合同詐騙罪的客觀事實,仍盲目接受濱州市華蓋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華蓋公司)的起訴,并將以違法詐騙手段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認定為合法有效,責令中奕地產退還華蓋公司購房款。其次在刑事判決做出后,濱州法院卻遲遲未啟動再審程序,糾正錯誤。這種行為無疑損害了中奕地產的合法權益,也給其他公司樹立了不良先例。這引發了公眾對當地司法機關是否公正處理此案的質疑聲。
再者,根據已經公開的判決書可知,中奕地產曾遭受9起民事訴訟,但皆因中奕地產依據有效的司法證據與積極的司法行為,9起訴訟中的8起均得到法院支持,均被依法駁回。其中包括一例與華蓋公司案件審判人員高度重合且事實相同的起訴案件【見濱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21)魯16民終885號民事裁定書】。試問同樣法院一案兩判,這種矛盾的判決難道不是顯失公允?刑事判決已然認定違法犯罪的行為,民事判決卻無視這一客觀事實,仍堅持強制執行,難道這就是公平正義嗎?
司法不公將嚴重破壞地方營商環境
一次不公正的判決,其罪惡甚于十次犯罪。因為一次犯罪不過是污染了水流 ,而一次不公正的司法卻是污染了水源。在當前嚴峻的經濟形勢之下,地方亟需活躍經濟,而發展經濟需要營造一個良好的營商環境,特別是司法環境和司法保障制度。同時,中央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以支持和保護民營企業的發展,中央出臺政策旨在鼓勵、支持民營經濟的發展,保護民營企業的合法權益,讓民營企業在每個案件辦理上都感受到公平正義。地方若放任司法不公,不僅違背中央政策初衷,最終也將會損害當地經濟的發展。(法治觀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