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中午,客戶劉女士神色慌張地來到工行安康漢濱支行,向大堂工作人員匆忙地表示:自己在工行手機銀行急付5萬多元的貨款時,界面提示本次匯款交易存在異常,不能完成支付,要求支行工作人員迅速在柜面完成匯款,不用擔心風險。支行工作人員通過觀察客戶神色和結合日常反詐培訓相關案例,判斷出此筆業務存在問題,便耐心地將客戶引導到休息區,安撫客戶不要急,了解清楚后迅速辦理。劉女士表示:自己經營著一家實體店,今天接到A先生一個電話,需要其給附近某中學訂貨,溝通后因其中一些指定商品無貨源,A先生與劉女士添加了微信并推薦了商品銷售B先生的聯系方式,劉女士與B先生溝通后,要求劉女士先通過轉賬匯款后發貨。劉女士便和A先生通過微信商量商品購買事宜,希望A先生先支付貨款,A先生便把一張成功轉賬的截圖發給了劉女士,表示轉賬2小時后才能到賬,并要求劉女士快速向B先生購買指定商品。而劉女士因為手機銀行轉賬不成功特來支行要求辦理轉賬業務。支行工作人員便于劉女士商量,希望能看一下聊天信息和轉賬截圖,劉女士同意后,工作人員發現轉賬截圖存在明顯被PS處理的痕跡,聊天內容也有多處誘導劉女士向B先生轉賬。
支行工作人員立即告訴客戶可能遭遇了“訂單電信詐騙”,詐騙分子先以某單位“大額訂單”騙取信任,因指定商品無貨源,進而推薦某供應商進行拿貨,誘導客戶向供應商付款。同時,工作人員立即將此事報告了支行行長,共同耐心勸劉女士先別急著匯款,并協助客戶聯系當地民警。最后在工行工作人員和民警聯合勸導和開展反詐宣傳后,客戶恍然大悟,放棄辦理了此筆5萬多元的轉賬業務,并對工行和民警幫助其避免了5萬余元辛苦錢的損失表示了感謝。
近年來,電信詐騙分子猖獗且手段花樣繁多,工行安康分行緊跟形勢變化,及時組織各支行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不斷加強網絡電信詐騙相關知識宣傳普及,讓員工詳細了解常見電信詐騙的套路和方式,增強員工對電信詐騙的識別能力,在遇到類似情況時能夠做到快速反應、防止詐騙事件發生,充分發揮了銀行在預防電信詐騙事件中的最后防線作用,為守好群眾的“錢袋子”和營造良好金融環境貢獻“工行力量”。
文/俞鋒 編輯/陳國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