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家人有事回老家,中午12點把她送上“豫州行”快車,一般4個小時左右就可以到濮陽市臺前縣城。下午4點打電話問到了嗎,結果聽到一通抱怨:“等了半天,沒見縣城回鎮上的公交車,說是沒車啦!”我只好讓她看能不能攔個順路的私家車,給人家點錢捎上一段。
走之前家人還高興地說,現在從縣里回家方便多了,公交車2塊錢就能坐到家,不像以前還按遠近收費。結果這次折騰一圈,到家天都快黑了。我不禁疑惑,好好的公交車怎么就突然沒有了呢?
事情往往就是這么巧,正在疑惑之時,偶然上網就刷到了有關臺前公交的信息,貌似停運了。根據網友反饋的信息,停運的原因是司機被拖欠工資長達一年多,部分職工扯條幅反映訴求,稱公交公司對待員工不公平,有駕駛員發2個月工資,有接學生的車發4個月工資。
真實情況還有待相關部門調查,但現實的情況是公交車確實停運了,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老百姓出行困難。從鄉下去縣城或者縣城返回鄉下,原本花2塊錢就可以,現在不得不自己開車或者花更多的錢打車;周末在縣城上學的孩子回家和返校,也只能父母想辦法接送,這也導致縣城交通更加擁堵。
2019年國慶節期間,臺前融媒曾發文《通了!臺前縣告別無城市公交歷史!》,稱10月1日群眾期盼已久的臺前縣城市公交正式開通試運營,臺前縣城從此告別無城市公交車營運的歷史。彼時,城鄉客車經過改革也成為城鄉公交,方便城鄉居民出行。沒想到僅僅四年,在2023年國慶前夕竟出現了“停運”的尷尬局面。
城市公交是一項民生工程,便民舉措,主要依靠政府財政補貼。但經歷3年多的新冠肺炎疫情,各地經濟發展受到嚴重制約,地方財政緊張,勢必會影響到一些民生舉措的落地效果。近年來,全國多地也都曾出現過公交車停運的情況,其中原因多與資金有關。
這就需要政府對財政資金能有更好的統籌,把有限的錢用到更急需的地方,用到關系老百姓吃穿住行的民生領域。另外,還要反思當初的一些改革是否科學、合理、到位,如何進行優化?例如當年的城鄉客車到公交的改制,是否有不合理之處,能否引入外部資源參與運營等。
希望公交停運事件能夠盡快得到解決,讓老家的老百姓便捷出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